姜凡离开的第三天,张涛在课桌上发现了一本黑色笔记本。封面用银色字体烫着\"StAR\"四个字母,翻开第一页是薛珅工整的字迹:
\"观测记录:姜凡离境后小组动态变化研究。参与观察者:薛珅、陈希、张涛。规则:每日轮流记录,内容形式不限。\"
第二页是陈希飘逸的钢笔字:
\"当一颗星暂时隐没,
余下的光芒会如何重新排列?
是争夺空出的轨道,
还是编织新的星座?
——c.h.\"
张涛摸着纸上微微凸起的墨迹,拿起笔在第三页写道:
\"今天食堂的辣子鸡太咸了。姜凡从来不吃这个,他总是点最清淡的套餐。窗边那个位置空着,我们三个都没去坐。——S.t.\"
合上笔记本,他抬头看见薛珅站在教室门口,金丝眼镜后的目光若有所思。张涛举起笔记本晃了晃,薛珅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
午休时间,张涛发现笔记本又回到了他桌上。薛珅在下面添加了一段:
\"数据分析:姜凡离开后,班级平均噪音水平上升12.7%。可能原因:1)姜凡的沉默气场消失;2)张涛走神频率增加导致周围同学放松警惕;3)陈希朗诵诗歌的音量随情绪波动而增强。建议:控制变量进一步观察。——S.S.\"
再往下是陈希的新诗:
\"沉默是一种传染病,
从第三排靠窗的座位开始蔓延。
我们试图用数据填补,
用诗句填塞,
却依然听到,
那个空位传来的回声。
——c.h.\"
张涛的眼眶有些发热。他刚想写点什么,教室门突然被推开,林小雨怯生生地站在门口。
\"能...谈谈吗?\"她的声音比蚊子还小。
走廊拐角处,林小雨递给张涛一个U盘:\"姜教授办公室电脑里的文件。我叔叔是学校的It维护...\"
张涛瞪大眼睛:\"为什么帮我?\"
林小雨的指尖摩挲着手机边缘,锁屏亮起——是张她和唐老师的合影:\"姜凡...曾经是我唯一的朋友。\"她深吸一口气,\"唐老师说...有时候帮助别人的方式,就是给他们选择的自由。\"
U盘里的文件让三人当晚聚在薛珅家彻夜研究。大部分是姜凡从小到大的成绩单和竞赛记录,但最后一个加密文件夹里,藏着一份医疗报告。
\"焦虑症?\"陈希皱眉,\"姜凡?\"
\"不。\"薛珅滚动鼠标,\"是他父亲的。诊断日期...是姜凡母亲去世那年。\"
张涛想起姜凡曾提过母亲早逝,但从未详谈。报告显示姜教授在丧妻后出现了严重的焦虑症状,并将所有不安转化为对儿子完美的病态要求。
\"所以他不是在培养天才...\"张涛轻声说,\"是在防止自己崩溃。\"
薛珅推了推眼镜:\"这解释了为什么姜凡的反抗会引发如此极端的反应。对姜教授而言,姜凡的'不完美'等于再次失去控制,等于—\"
\"等于再次面对妻子的死亡。\"陈希接话,手指轻轻抚过屏幕上\"丧偶后应激障碍\"的诊断字样。
三人沉默地看着屏幕,各自想着那个远在瑞士的少年。突然,张涛的手机震动起来——一条国际短信:
\"安全抵达。学校像座监狱。发现有趣的事,下次详谈。密码:Ag2o + h2o2 → ? ——J.F.\"
\"是姜凡!\"张涛把手机递给其他人,\"但这个化学方程式...\"
薛珅立刻打开笔记本:\"氧化银加过氧化氢...产物是氧气和银。\"他眼睛一亮,\"o2 + Ag...他在说'氧气和银',还是...'o2Ag'?\"
\"看元素周期表。\"陈希迅速搜索,\"o是氧,Ag是银...但组合起来...\"
张涛突然明白过来:\"不是化学式,是密码!o2Ag——'only two Are Good'?还是...\"
薛珅摇头:\"太抽象。等等...\"他快速输入几个字母,\"o2Ag...重新排列...是'Go2A'...Go to A?A代表什么?\"
讨论持续到凌晨,三人最终决定将这条信息与U盘里的发现一起保存,等待姜凡的下一封信。离开时,薛珅递给张涛一个小盒子:\"追踪器。缝在书包里。以防...姜教授那边有什么动作。\"
陈希则塞给他一张纸条:\"我姑姑在瑞士有朋友。随时可以帮忙。\"
走在回家的路上,张涛摸出那枚金牌,月光下\"国际化学竞赛冠军\"的字样闪闪发光。他突然明白了姜凡留下它的意义——不仅是承诺会回来,更是将自己的过去托付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