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琢磨着晚上搞点什么海鲜,沈母喊了他两声才应。
沈母:“想什么呢?”
沈文:“这是团圆饭,我想晚上赶海抓点好货。”
沈母点点头:“那行。”
“晚上是大潮,你最近运气好得很,应该收获会不错。”
沈文点点头,问道:“下午家里有什么活吗?”
沈母摇摇头:“没啥事。”
“我看你还把菜地浇了水。”
“歇着吧。”
“凌晨还要爬起来去赶海。”
说着话,起身走出屋。
沈文也呆不住,屋里闷热的很,一点风都进不来。
沈母又坐到家门口阴凉地里做渔网,顺便看着砖瓦沙石。
他从屋里面搬了躺椅,就在沈母旁边的树荫下躺着乘凉。
娘俩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买来的这些材料就堆放在门口空地,是别人家的宅基。
没有起房子,而是种了一些树荒着,天热的时候树下乘凉挺不错的。
后来。
村里这样子的闲散空地越来越少,到处都起了房子。
房子是越建越多,越建越高,邻里之间的联系,反倒是变少了。
不像现在。
旁边邻居也过来做渔网,人越来越多,一开始沈文还觉得挺好,听她们说八卦,热热闹闹的。
但很快,他就觉得吵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不要说这几个三四十岁的农村娘们。
那嘴都跟机关枪一样,贼能叭叭,还声音很大。
什么都聊。
还有人和他搭话。
“阿文,今天晚上大潮,你去赶海吗?”
“去啊。”
“那带着婶子一起啊。”
“行。”
沈文是无所谓的。
反正到了地方走着走着基本上都会散开,该是他的谁也抢不走。
他也没有打算搞多少货,够明天家里面喝酒吃的就行。
聊着聊着,大家又开始羡慕沈母。
说沈母现在这日子好过了。
大女儿嫁得好,儿子现在又懂事正干,小女儿也是聪明乖巧。
这么多天也不见沈母起早贪黑的赶海,人看着都年轻了好多。
这是实话。
不用熬夜赶海,风吹日晒的,再加上每天还都涂抹防晒霜。
沈文还给买了大宝,让她每天都抹,还有手,都看着没那么糙了。
沈母说道:“就那个百雀羚,用着比蛤蜊油要好。”
一问价格。
其他人都说太贵了,这谁舍得买。
夸沈老三对沈母好,沈母说是沈文买的,又夸沈文孝顺。
沈文听的脚趾头都扣紧了。
花花轿子人人抬,沈文懒得理会,把蒲扇盖在脸上躺着装睡,顺便翻阅一下记忆。
虽然他记得所有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刻意去想的话,有些记忆也不会主动冒出来。
可实在是太吵了。
他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去回忆。
但是要说走,他也不愿意挪窝。
树荫下有风吹着,还挺凉快,回到屋里闷热的厉害,即便是扇风扇,吹在身上的风都是热的。
正头疼,叶大娘来了。
还带来了村里最新八卦,说是李安全回到家里,和张绣汶大吵了一架。
骂张绣汶没事臭显摆什么。
张绣汶气的不行。
质问李安全,她怎么就不能显摆,当儿子的还说教当妈的。
倒反天罡了。
在院子里,娘俩差点打起来。
沈文竖起耳朵听。
你要讲这个,那我可就不觉得吵了啊。
有人问:“那打起来了吗?”
叶大娘叹口气,遗憾的喊道:“张绣汶气的要揍李安全,结果李安全这小子居然直接就要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
“不至于吧?”
“谁家孩子有出息,当妈的能不显摆?”
沈母一听,翻了个白眼。
啥意思。
点我呢?
“就是。”
“你看看桂枝。”
“桂枝都显摆成啥了,阿文不也一句话没说。”
沈母翻了个白眼,心说,她才不想显摆,可实在藏不住啊。
“李安全这小子怕是心里有鬼,趁机跑路了吧。”
“不是说有养殖场的青蟹被偷了,阿文还给警察调查了吗?”
“是啊,打来电话问了村子里面好多人。”
“那没准就是李安全堂兄弟偷的啊。”
“我看像。”
“八九不离十。”
“造孽啊,干什么不好,还偷人养的青蟹。”
“张绣汶才可笑,儿子偷人家青蟹,她不帮着遮掩,还这么满村子宣扬。”
“这叫啥,这叫大义灭亲。”
“就是,你们懂什么,人家张绣汶觉悟高。”
“哈哈哈。”
沈文忍不住跟着笑。
看看。
说闲话,阴阳怪气,正话反说,戳人家心窝子。
什么叫专业?
这就是专业。
这些农村老娘们的嘴,都跟淬了毒一样。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说没准是个巧合,人家李安全就是想闷声发财。
大家各执一词。
沈文被喊,这些娘们让他也说说看。
“对,让阿文说。”
“阿文,你说说看。”
这是让沈文当裁判,只要沈文偏向谁,那么这一场争论基本上就宣告是谁赢了。
那就跟打了胜仗差不多。
要是输了的人,能气得吃不下饭。
这可不是开玩笑。
严重点,他这个裁判还要被人记恨。
这可不是开玩笑。
上一世,他可没少看因为一点不相干的事情,老头老太太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动手的。
沈文才懒得当裁判,想了想说道:“大家还真不要随便瞎说,我听那些警察说这个案子涉嫌的金额不小,属于大案子。”
“要是提供了有用的线索,还有奖励。”
一帮娘们眼睛顿时亮了。
“真的假的?”
“能奖励多少钱?”
“真有钱拿?”
沈文咳嗽一声,说道:“要是涉及到咱们自己村子里的人,无论奖励多少钱,这钱肯定我是不会赚的。”
大家纷纷点头。
“阿文说的对。”
“一个村子的那肯定不能随便举报。”
“阿文不愧是混社会的,肝胆义气的很。”
大家纷纷附和。
沈文坐起来,一抬头就看到黑仔跑过来,远远的就喊:“哥,我看到李安全和李彪俩人拎着行李箱,刚出村了。”
沈文“哦”了一声。
有一说一。
李安全警觉性还挺高,知道张绣汶这么一宣扬,他肯定会被警察调查。
而他跑路,也相当于是变相承认,他抓到那些青蟹的确来路不明。
挺好。
有好戏可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