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可笑!
柳槐懵懂之间,从大帐离开,一路上内心都反复在念叨着两个词。
的确,严渊这黄口小儿不但成了天子认可的严国国君,且爵位还升为子爵。
但严国也丢失了一座镇胡城。
听白氏商号那些护卫说,柳氏商队的人,似乎也已经被严洛俘获!
这意味着今后严国通往北漠的走私通道直接落到严洛手中。
那可是不仅仅是钱财,还是获取战马的重要渠道,若不夺回镇胡城,柳氏一族将损失惨重。
冷着脸将此间情形迅速整理成册,派遣八百里加急前往严城禀报。
柳槐对于许迩这苍髯老贼也是愤恨无比。
可笑王室如今只剩玄京之地,居然还有诸多心思,妄图与天下诸侯为敌,真是不自量力。
等许迩告辞离去,柳槐便迫不及待的来见陈霄:
“陈大人,镇胡城必须夺下,趁着严洛小儿还未防备,还请立刻攻城!”
陈霄却是语气冷淡道:
“柳大人,你这是要违逆天子之旨,陷陈某人于不义?”
柳槐急道:
“镇胡城乃严国门户,不可丢失,陈大人你可别不知道轻重。”
陈霄嗤笑一声:“原来柳大人也知道此城重要,却不知道当日为何不顾轻重弃城而逃,宛若丧家之犬?”
丢下这句话,陈霄便也不理会气的脸色发黑的柳槐,直接下令全军拔营撤退。
......
返回镇胡城中,严洛一直衣甲在身,就是为了避免严国那边狗急跳墙,不顾王室旨意前来攻城。
毕竟眼下王室就是个吉祥物,能存活到现在的诸侯,谁没做过违逆王室的事呢?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严国大军居然就这么撤了!
拔营而走,随后旌旗飘扬之间,便缓缓退却。
合着你们是来秋游的啊,玩呢?
严洛不敢怠慢,晚上睡觉都是警惕性十足。
等到第二天一早,命探马出城一番探索,他才确信严国大军真的就这么撤了!!!
人才!
严洛哭笑不得,但心情也放松了一些,开始进行今天的召唤。
武将卡牌召唤位,刷出了甘宁,心痛。
但只能看看。
花费28召唤点,获得40精锐长枪兵,1万斤麻布,1万斤大豆。
随后严洛便命人乔装打扮,再去附近村镇宣扬,长公子严洛被封国君,镇胡城可正常通行贸易。
既然严国大军撤退,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再继续攻打。
那么趁着这个时间,吸纳流民,鼓励通商赚取钱财才是王道。
随后严洛又将受降城更名为临川城,并在临川、镇胡两城之中都张贴榜文。
百姓可自行开垦荒地,每户按照人丁,可以最多垦荒100亩田地,1亩宅地、20亩桑麻田地。
且一年之内种植产出,皆不收税,多余粮食,会以市价收购。
一年之后,按照二十税一的比例征收田税,今后秦国免除一切人丁税和宅地税。
现在别说严国,大部分诸侯国的税收比例,都是在十税一。
有些苛刻的国家,甚至需要五税一,甚至三税一。
此外每年还要交人丁税,宅地税,服徭役等等。
严洛深知自己最缺的就是人口。
不过好处也有,他现在一穷二白,白手起家,没有任何地主阶级存在。
这意味着严洛可以从零开始,在秦国这张白纸上规划未来。
他这些政策,本质就是吸引各国流民定居,毕竟如此轻的赋税,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具备吸引力的。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严洛主要城池临川位于北漠,这对于很多内陆百姓来说,是蛮荒之地,且有大量异族存在。
当然,只要有不怕死的百姓过来,再经过口口相传,严洛相信细水长流下会有更多人加入秦国。
加上源源不断召唤出来的精锐、物资,比起其他普通诸侯国,秦国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
严国严城,朝会大殿之上,年幼的严渊头戴子爵冠冕,有些无措的端坐在案几之后。
在他身旁有一面屏风,之后坐着如今严国的太夫人,蔡姬。
此女容颜不俗,凤眼顾盼之间凌厉异常,听着下方柳槐的急报,满面寒霜。
大殿两侧的严国文武,也是面面相觑,有人嘴角含笑,有人垂目不语。
位于最首位的老者,须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咳嗽一声,率先说话:
“君上,太夫人!
老臣以为,君上升爵之事,需尽快筹划升爵仪式,以谢天子之恩。
另外,秦国虽为新封之国,但其君乃是君上兄长,两国毗邻,不宜妄动干戈,若能交好,倒也省却严国驻守北方的军粮开销。”
说话的乃是严国陈氏,上卿陈午,也是陈霄的父亲。
此人原本和严洛走的比较近,只是蔡姬掌握大权之后,也并没有表现的十分强硬,反而丝滑转变,认可严渊的君主之位。
所以陈家没有被清算,陈霄当日被迫领军,也算是陈家的一种投名状了。
只是没想到,陈午这老头子此刻却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蔡姬心中恼怒,正要发作,一名内官突然匆匆而至,附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蔡姬脸上浮现出一抹惊讶之色,随即挥退那内侍,淡淡道:
“陈卿老成之言,我倒是受教了。”
陈午的话看似大胆,但也透露出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严渊国君的地位,其实已经非常稳固了。
毕竟受王室升爵认可,且唯一的威胁公子洛成为了其他国家的国君。
这等于让严洛完全断绝了返回严国称君的可能性。
虽然镇胡城被封了出去,但以后再找机会攻取夺回,倒也不算什么大事。
之所以为什么不立刻夺回,是因为蔡姬刚刚知道,与严国一向死仇的梁国,居然在这个节骨眼陈兵边境,一番想要主动出击、收复领土的姿态。
所以蔡姬也不再纠结,同意了陈午的提议。
至于梁国,现在还不清楚对方是故作姿态,又或者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因此蔡姬准备先静观其变,再做打算。
八岁的严渊在母亲蔡姬的示意下,脆生生道:
“陈卿精通礼仪,就由你来主持升爵事宜。
另,何人愿意前往秦国递交国书,以表寡人与兄长结好之心?”
此时朝会之上,真正忠于严洛的人,其实已经所剩无几。
当初上大夫步旸算一个,但已经被腰斩。
其他人,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剩下的也都老老实实地投靠了蔡姬。
半晌,见无人应答,蔡姬便淡淡道:
“阳榷,由你携百金之礼,前往受降城,提交国书!”
一个身材高大,却站在朝会最后面的短须青年佝偻着腰,低声上前道:
“臣遵令!”
群臣看向他的目光,皆是不屑、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