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孟天柱,更是凭着自己那张越来越油滑的嘴,和精明的脑袋,将自家的绿叶菜给推销到了隔壁县城。赚得不可谓不多!
只是即便他后来再有钱,原本的那些被他卖出去的地也买不回来了。
孟家也只能在隔壁县城买上几十亩的水田,那也是因缘际会的结果。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先不表。
且说刘家兄弟拉着一车子菜直接到了州府,根本就不打算在镇上和县城卖了。
放弃了这两个市场,由着村里人去竞争好了。
至于原先他们合作过的那些个酒楼饭馆,自然是交给了几个至亲的人负责了。
像是小陈氏大哥上工的地方,因为她大哥本身住在镇上,家里又没有口分田。
所以这大棚种菜也就和他们家不沾边,于是这一家的生意就给了陈大舅家里对接。
还有另外的几家,也是这般,不是给了几个儿媳的娘家,就是给孟天柱那小子承包了。
镇上的酒楼基本就没有落下的,不过县城里倒是还有几家。
即便是以前的老刘家也没合作过的。还可以留给旁的人。
再有,就是他们还可以到市场上去卖。
只是客人都是散户,每天的收入也不稳定就是了。
即便如此,也还是比卖粮食贵了好些。
更何况冬天原本就没啥事可做,村人们自然也不可能轻易的放弃。
这次往州府去送菜,依旧是由老大老二两兄弟负责,刘长寿更是一趟不落的跑。
谁让杜掌柜和他投缘呢,每次都要拉着他说上半天。
要是他没去,估计另外三个兄弟都不知道要怎么和杜掌柜的攀谈。
看到车上带着的居然还有辣椒,杜掌柜十分的欣喜。
辣椒这东西比较容易坏,因此,即便是之前从京城调货,也没有调过它。
有了这刘家兄弟,就是好啊。
刘长寿不好意思的说:“这辣椒是咱们今年试着种的,不多,也就带来给您尝个鲜。等明年家里多种些,到时候,再给您送来!”
杜掌柜的笑着道:“无碍,有了这么些茼蒿和空心菜,年底我这酒楼估摸着也能多上不少客人了。”
那些个有钱人家的老爷少爷的,都喜欢吃这些新鲜蔬菜。
像大鱼大肉这些老百姓想吃却又吃不起的,他们反倒是都吃腻了。
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杜掌柜吩咐人将菜称了重,都收到了后厨。
而后将银子拿给了刘家兄弟。
兄弟俩收了钱,又对着杜掌柜的客气一番,接着就和对方告辞。
杜掌柜自然不肯放人,二人一个月也就来州府一两次,必须得留下吃上顿饭才行。
于是摆席开宴,三人又喝得醉醺醺的。
喝了酒,刘家兄弟又留宿在了楼上的客房,住了一夜。
话说他们最近这几个月,几乎每次过来都要在这边过夜。
以至于回去后,家里的几个女人对他们都有了些看法。
第二天兄弟俩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在州府的大街上看见有一家新开的铺子,里头此时围着不少的人。
二人将驴车停下,进去瞧了瞧热闹。
只见这是一家卖舶来品的店,里头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二人之前都没见过。
估计这州府的人也没咋见过,一个个看的稀奇。
虽然不知道是啥,不过不影响大家瞧热闹。
刘长寿望着货架上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简直都要挪不开眼了。
他大哥刘长福比他没好到哪里去。
二人这回可真是乡下人进城,开了眼了。
有个妇人拿了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问店家怎么卖。
那店家是个肤色黝黑的中年男子,此时正指挥着店里的小伙计们上着货呢。
听见有人问,就回头来和客人解说。
“这是琉璃,不是宝石。不过这东西在咱们这也是稀有物,因此价钱也不低,夫人要是真心想要,可以给您算便宜点儿。”
那妇人其实也不是什么大家夫人,不过是普通的农妇。
但是听见店老板这么称呼她,还是非常高兴的。
她伸手,将自己耳边的碎发拨到耳后。
然后笑眯眯的说:“既然问了,自然就是真心想要买的。老板只管报价就是了。”
店老板报了价,五百文,价钱不低,不过和真正的宝石比起来,还是便宜不少的。
那妇人爱不释手的将那块圆溜溜的琉璃摸了又摸,最终还是咬咬牙将其拿下了。
有了这头一单,后头的生意似乎顺理成章的就开始了。
大家排着队的开始询问,并买起了东西。
刘家兄弟本想瞧个热闹就走的。
没想到看到这么多人都在买,他们就想着自己也买个两件回去给家里人瞧个热闹。
只是买什么却成了个难题。
这里多是一些琉璃制品,只是大小不一。
小到刚才那位妇人买的吊坠,大到盘子和碗都有。
最让刘家兄弟瞧着稀奇的还要数那些镜子。
也不知道是啥做的,简直比一些个店里卖的那些铜镜照人还要清楚的多!
其中,最小的不过巴掌大,边框好比大家夫人小姐手中拿的团扇可以直接握在手中观照。
而最大的是镶嵌在店铺墙壁上的一面,足有人高!
走到跟前一照,里头看的清清楚楚。
刘家兄弟只怕这辈子都没有如此清楚的观察过自己,不由得看了又看。
心里既是新奇,又些莫名其妙的紧张,也不知道紧张个什么劲儿。
其实不止是他们,这里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见过如此清晰的镜子。
因此,大家进来后,难免都要走到跟前照上一照。
尤其是那些女子,她们看到镜中的自己简直就移不开眼。
可又碍着人多,不大好意思挤到跟前站着不走。
于是就借着拿旁的物件欣赏的机会,从镜子跟前路过,然后顺带着照一照。
只是这镜子价格不便宜,刚才有人问,二人也听见了。
一块小的都要七八百文,最大的这一面估计得要好几两的银子!
兄弟二人想着,大的他们买不起,于是只能掏钱买上一面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