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子新征程:物联网起步啦》
赵丽刚进车间,就见老周蹲在生产线旁,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划来划去。她凑过去拍了下老周后背:“周师傅,又在琢磨啥新花样?”
老周抬头直搓手:“赵总来得正好!你看这设备数据,要是能跟仓库的库存系统连上,原材料快用完时自动报警,省多少事?”
赵丽蹲下来瞅着屏幕:“这就是你说的工业物联网?”
“可不是嘛,” 老周点开个表格,“昨天跟仓库老李聊,他说上周差点断料,还是大刘巡检时瞅见原材料堆少了才提醒的。要是系统自己能盯着,哪用这么提心吊胆?”
赵丽摸出手机打给大刘:“小刘,赶紧到车间来,你周师傅有新想法了。”
没十分钟大刘就跑来了,手里还攥着半截面包:“赵总,周师傅,我正跟王工请教网络协议呢。”
老周拉他到设备旁:“别啃面包了,你看咱能不能给仓库的货架装个传感器?跟生产线的系统串起来,原材料低于警戒线就亮红灯。”
大刘眼睛一亮:“这不难!我前两天看的资料里就有现成的方案,就是得改改接口程序。”
“钱够不够?” 赵丽掏出记事本,“需要啥设备尽管说,我让采购部抓紧办。”
“不用花大钱,” 老周摆手,“仓库那几台旧电脑升级下就行,传感器我问过了,批量买挺便宜。就是得麻烦仓库的人搭把手,装传感器时得挪挪货箱。”
正说着,仓库主任老李推着叉车路过,听见了就喊:“周师傅,你们要折腾仓库啊?只要能省事儿,我让伙计们天天帮你们扶梯子!”
赵丽笑着招手:“李哥,过来合计合计。你觉得货架上装传感器,会不会影响你们搬货?”
老李蹲下来摸货架钢管:“这铁架子结实着呢,打个小孔装传感器没问题。就是别搞太复杂,我那帮伙计就会用扫码枪,太高级的玩不转。”
大刘连忙说:“李叔放心,操作跟你们现在扫码入库差不多,就多了个红灯报警,一看就懂。”
“那敢情好,” 老李搓手,“上个月丢了两箱配件,查了三天才发现是码扫错了,要是系统能自己对一遍,哪有这档子事?”
赵丽拍板:“那就这么定了!周师傅负责设备对接,大刘搞定程序,李哥安排仓库配合安装。下周一咱先在三号货架试点,成了再全仓库铺开。”
周末大刘没休息,抱着笔记本在仓库跟生产线之间跑了八趟。老周带着两个电工给货架钻孔装传感器,老李指挥着伙计们挪货箱,连食堂大师傅都端着绿豆汤过来:“周师傅,歇会儿再干,别中暑了。”
周一上班,赵丽刚进办公室就接到老李电话,声音透着兴奋:“赵总!成了!刚才三号货架的铜线卷低于警戒值,系统真的报警了!”
她赶紧往仓库跑,一进门就见老周正跟大刘击掌。货架上的红色警示灯还亮着,老李举着扫码枪给她演示:“你看,扫这个码,电脑上就显示还差多少货,连该叫哪家供应商都写着呢!”
赵丽刚要说话,车间的王师傅跑进来:“赵总,周师傅,咱生产线的转速传感器也该升级了,刚才张姐调机器时差点弄错参数。”
老周眼睛一亮:“正好!把设备转速数据也接到系统里,跟仓库的原料数据放一个平台上,这不就是完整的物联网了?”
大刘逃出 U 盘:“我昨晚改程序时留了接口,现在就能加进去!”
赵丽笑着推他们:“快去快去,我让行政部给你们订盒饭。今天不搞定这事,谁都别想下班。”
到傍晚时,车间的设备数据真的跟仓库系统连上了。老周拉着赵丽看监控屏:“你看,这台冲压机转速降了 3%,系统自动算出可能是轴承磨损,还推荐了仓库里备用的型号。”
“神了!” 赵丽掏出手机拍照,“我得发个朋友圈,让其他厂子瞅瞅咱的新本事。”
正说着,大刘突然叫起来:“周师傅,你看这组数据不对!仓库显示有 50 个轴承,可系统算出来只用了 30 个,差 20 个呢!”
老李脸一沉:“不可能啊,我昨天刚盘的库。”
老周让大刘调出入库记录:“别急,一笔一笔查。你看这行,上周三入库时扫成了同型号的旧款轴承,其实是新款的,所以数量对不上。”
“嗨,是小王干的!” 老李拍大腿,“那孩子眼神不好,我说怎么盘库时总差一点。这下好了,系统自动核对,再也错不了了!”
赵丽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突然想起件事:“对了,能不能让供应商也接入这个系统?他们直接能看到咱的库存,就不用咱天天催货了。”
老周挠头:“这得问问法务部,数据给外人看,安全不?”
大刘突然拍手:“可以搞个访客账户!只能看库存数量,其他数据看不到,就像超市给供货商开的查询权限一样。”
“这个主意好!” 赵丽立刻打电话,“张律师,你过来下,咱给供应商搞个数据查询权限,得拟个协议……”
等法务部拟好协议,已经是周五了。老周拿着协议去找常合作的五金厂王总,刚说明来意,王总就拍桌子:“赵总这主意绝了!我上周还跟库房吵架,说你们要的轴承该备货了,他们非说没接到单子。现在系统直接看得到,省多少电话费!”
签完协议的第二天,五金厂就派人来对接系统。大刘在机房里调试时,老周蹲在旁边啃馒头:“小刘,你说咱这系统能不能再加点功能?比如算出来下个月要用多少料,提前让供应商备好。”
大刘敲键盘的手没停:“能啊!加个预测算法就行,就像天气预报似的,根据前几个月的用量算趋势。”
“那感情好,” 老周抹抹嘴,“去年冬天突然降温,塑料件全冻脆了,要是系统能提前算出用量,咱就能多备点耐寒型号的。”
正说着,赵丽推门进来:“周师傅,大刘,销售部刚才说,南方客户想要带湿度感应的产品,你们看能加进生产线不?”
大刘调出产品图纸:“能加!把传感器换成带温湿度检测的就行,程序改改参数设置。”
老周突然笑出声:“你看咱这厂子,现在是客户要啥,咱立马就能调生产线,这才叫智能化呢!”
赵丽看着窗外忙碌的车间,突然想起刚建厂时的样子:“还记得咱第一台设备吗?还是周师傅你连夜从旧货市场拉回来的,现在都成智能生产线了。”
老周望着屏幕上流动的数据,眼睛亮晶晶的:“这才哪儿到哪儿?等年底,咱让所有设备都能自己报故障,工人师傅们就不用天天盯着仪表盘了。”
大刘突然跳起来:“通了!五金厂的系统连上了!你看,他们那边显示咱的轴承库存还有 23 个,自动给他们的生产排期发了提醒!”
三个人凑在屏幕前,看着数据在两个厂子的系统间流动,车间的机器轰鸣声里,好像都透着股新鲜劲儿。老周掏出烟又塞回去:“走,赵总,我请你俩吃碗牛肉面,庆祝咱物联网第一步成了!”
赵丽笑着往外走:“该我请!等全厂子的系统都连上了,我请所有人去吃大餐!”
车间里的机器还在转,屏幕上的数据流得飞快,就像厂子往前跑的脚步,一步比一步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