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好几个人都围了上来,说自家也有菜,能不能一起卖了。
白管事客气的婉拒了这些乡亲,这就喊着小厮驾着马车走了。
人才刚走,那些淳朴老实的乡亲顿时变了脸。
“这么好的事情怎么就叫宋金枝给遇上了。”
“一两银子啊!这可怎么花啊!”
“宋金枝这人真不行,有这种好事也不关照着我们这些老姊妹,只自己吃独食得好处。往后谁还敢跟她家来往啊?”
……
宋金枝正跟乔氏和陈守仓收拾着碎落在地上的菜叶子。
这些零零碎碎的,正好拿回去喂老二家的那两只鸭子。
听见最后这一句话,宋金枝站起来,揉了揉发酸的老腰。
“你们有好处的时候也没想着关照我这个老姊妹啊,你们几家来往的时候不也没带着我吗?”
可人家既然能说出这种话来,脸皮肯定是厚的。
被宋金枝当面说起来,这些人还理直气壮的。
“你以前干那些缺德事儿,谁敢跟你来往啊。”
宋金枝两手一摊,“对啊,以前就来往了,那现在更没必要来往了。”
何氏第一个不服。
“我说宋金枝,这一码归一码,你现在怎么这么不近人情啊。”
宋金枝都气笑了。
“那行,一码归一码。你们地里的菜熟了吗?能卖了吗?能卖多少啊?是那些叶子还没长好的大白菜,还是那些还没长成的大萝卜啊?”
此话一出,已经没人吭声了。
整个麓山村,就只有宋金枝和陈守仓地里的菜长成了,其他人家撑死也只能卖个一颗两颗的白菜,长得还没他们两家的水灵。
这一比较,白家肯定是要好的啊。
白家都有这么多好的了,又怎么会要他们这几个歪瓜裂枣。
“以为自己磨磨嘴皮子就能从别人手里得好处?你做梦呢?”
宋金枝摇摇头,喊着乔氏跟陈守仓走了。
何氏落了面子,还想追上去。
村长媳妇儿方氏把她喊住,“行了。人家宋金枝天还不亮就上山找野菜,要么就是在地里忙活。平时她忙得连闲嘴的时间都没有,这钱啊,就该她赚。”
确实,开春之后,大家总是早早的就看见宋金枝从山里回来,身上背篓里随时背着不少山货野菜。
她确实勤快多了。
何氏一开始也觉得有理,可慢慢的才反应过来。
“好你个方氏,你这是在说我嘴欠,一天天光说闲话不干活儿?”
“我又没说错。”
……
何氏哪儿能受这个气,干不过宋金枝,难道还骂不过老实的方氏?
宋金枝他们都走远了还能听见何氏跟方氏吵架的声音,有这么一两声骂得格外脏,连陈守仓这个大男人听着都臊得慌。
他又想起了桂花村里的那一家子恶霸,如果这是在桂花村,何氏敢这么对村长媳妇儿说话?
他们麓山村的人,都太善良了。
长安跟满儿乖乖在屋里玩儿,听见说话声才从屋里出来。
乔氏招招手,把两个孩子都喊到跟前来,又把那些碎菜叶交给他们,让他们喂鸭子玩儿。
“老二媳妇儿,你过来。”
乔氏应了一声,又低头叮嘱两个孩子别凑的太近,要不小手要被啄到的。
进了大屋,宋金枝就直说了。
“老四的伤也养得差不多了,咱们的染布生意得赶紧做起来。”
她把今天得来的那一两银子放在桌上,“这一两银子,我准备拿去买布料。二百四十文钱一匹白布,咱们可以先买个四匹。剩下的,能扯几尺就扯几尺。如果还剩下,咱们三个再分。
今天卖的菜都是我跟老四地里的,但老二媳妇儿你这段时间也帮忙了,到时候我跟老四多分几文,你少分一些,有意见吗?”
乔氏摇头,“我没意见,都听娘的。”
宋金枝点头,又继续说:“这些料子我准备整匹卖掉,剩下扯的那几尺还是做帕子,能绣多少是多少。”
罢了,她又跟陈守仓说:“等那几匹布料的钱卖出去,咱们再重新买个货担,你继续挑着去走街串巷。”
陈守仓也点头,“好。听娘的。”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
她把钱收起来。
“老四,你现在就跟我去杏林镇买布。”
陈守仓立马站起来,“今天就去?”
现在都是下午了,这一来一回的,就算是坐马车,也得晚上才能回来了。
“动作得快一些,要不咱们的料子不好卖了。”
二人去了镇上,掏了钱,正准备上马车,宋金枝却看见了熟人。
“娘,你看什么呢?”
宋金枝指了指那边,“你看那是谁?”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陈守仓目瞪口呆。
大哥?
只见陈守业蹲在饼铺旁,大口大口的吃着饼。
隔着这么远的距离,陈守仓还能清楚的看见他沾了满嘴的油水。
是肉饼。
吃完了手里那一块,陈守业都顾不得擦擦嘴上的油,立马掏出钱,眼睛都不眨的又买了一张饼,一口几乎咬掉了一半。
“诶诶诶,你们上不上车?”
“老四,走吧。”
宋金枝喊着他上了马车,都已经出了镇子了,陈守仓还没回过神来。
他早听说大哥在镇上帮人抄书赚钱,偶尔也帮别人写写家属,能赚得几文钱。
可他没想到,陈守业竟然这么豪气,一口气吃两张肉饼。
马车上还有其他人,陈守仓不好说家里的事。
下了马车,他才敢对宋金枝说:“大哥赚这么多,但好像根本没往家里拿。我今早还看见大嫂跟方婶子借锄头呢。”
宋金枝摆摆手,“人家占便宜习惯了,哪儿舍得买这些东西。”
她催着陈守仓走快些,到了布庄门口,方掌柜正要关门。
“掌柜的,你还记得我吗?我今天来买布。”
方掌柜回头一看,一眼就认出了宋金枝。
“哎哟大娘,你可算是来了。我还以为你那天是消遣我的呢。”
宋金枝喊着陈守仓,一块儿帮她把已经遮上的门板又打开,一边说起了儿子在桂花村遭的事儿。
谁知那方掌柜激动的抓住她,声音突然扬起来,“桂花村?原来去县衙状告胡家的是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