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谁敢!\"郑怀仁猛地掀翻桌案,从底下抽出一把连弩,\"今日谁动一步,就让他变刺猬!\"
僵持之际,元盛突然抬手射出一支响箭。
\"嗖,啪!\"
箭矢在房梁炸开,漫天石灰粉簌簌落下。兵部众人顿时呛得睁不开眼。
\"动手!\"
埋伏在屋顶的玄甲卫破瓦而入,弩箭精准点射持弩武士的手腕。郑怀仁刚要后退,却被元盛一个箭步掐住喉咙按在墙上。
\"郑大人。\"元盛凑近他耳边,\"知道为什么特意选今天吗?\"
郑怀仁嘴角溢血:\"你...你...\"
\"因为每月初一,兵部值守的都是你的人。\"元盛从他腰间扯下钥匙串,\"正好一网打尽。\"
地下密室里,周锐撬开第三个铁箱,倒吸一口凉气:\"殿下!是军饷账本!\"
元盛翻看几页,突然冷笑:\"好一个'吃空饷'!三千人的编制,实际只有八百?\"
\"不止。\"周锐又搬出个木匣,\"这些是冒领军饷的名单,涉及十二卫...\"
话音未落,密室突然剧烈震动!
\"轰隆!\"
入口处巨石坠落。郑怀仁的狂笑声从缝隙传来:\"殿下慢慢查!下官先走一步!\"
元盛踹了脚堵门的巨石:\"周锐,找找有没有其他出口。\"
\"有!\"老工匠突然指着墙角,\"那是...排水道?\"
排水道出口在护城河边。元盛刚爬出来,就看见郑怀仁的马车正往西门狂奔。
\"追!\"
马蹄声惊破黎明。郑怀仁回头看见追兵,竟然不逃了,反而停在城门处大喊:\"太子谋反!关城门!\"
守城校尉迟疑片刻,突然被郑怀仁一刀砍倒:\"废物!\"
眼看城门缓缓关闭,元盛突然从马鞍解下绳索,甩出个铁钩挂住城垛。借着冲力腾空而起,在城门闭合前最后一刻滚了进去!
\"你...\"郑怀仁见鬼似的后退,\"你别过来!\"
元盛缓缓拔剑:\"最后给你一次机会,束手就擒?\"
郑怀仁突然狞笑:\"我若不肯呢...\"说着猛地咬碎牙齿。
\"啪!\"
元盛一记手刀劈在他下颌:\"早防着你这招。\"说着扯下腰带塞进他嘴里,\"押回去,慢慢审。\"
三司会审当天,郑怀仁的供词掀起轩然大波。
\"兵部这些年克扣的军饷,都用来养私兵了?\"刑部尚书胡子直抖,\"整整三万精锐?\"
郑怀仁瘫在刑架上:\"都...都藏在北山猎场...\"
\"北山猎场?\"刑部侍郎赵诚突然拍案而起,\"那不是先帝赐给平王的围场吗?\"
郑怀仁嘴角溢出黑血,含混不清地狞笑:\"现在...知道...晚了...\"
元盛一把掐住他下巴:\"解药!\"
\"没...没用...\"郑怀仁瞳孔开始扩散,\"王爷...早就...\"
话未说完,人已气绝。
元盛盯着尸体脖颈处突然浮现的青黑色纹路,心头一凛,这毒他见过。
\"周则!\"他猛地转身,\"立刻带兵封锁北山猎场!\"
北山猎场外围,元盛勒马远眺。看似平静的围场里,连声鸟叫都没有。
\"殿下,不对劲。\"周锐压低声音,\"太安静了。\"
元盛从马鞍取下个铜管,拉开后凑到眼前,这是按现代望远镜原理打造的\"千里眼\"。镜筒里,猎场深处的草丛隐约反射着金属冷光。
\"弩阵。\"元盛冷笑,\"传令,用'那个'。\"
三十名玄甲卫立刻卸下背上竹筒,组装成特制长竿。竿头绑着浸满火油的棉团,点燃后突然\"嗖\"地弹射出去!
\"轰!\"
火团落在百丈外的草丛里,瞬间引燃隐藏的弩机。埋伏的弓手惨叫着窜出来,转眼被玄甲卫的箭雨覆盖。
\"推进!\"元盛一马当先,\"注意地下!\"
猎场中央的驯兽栏下,找到个隐蔽的入口。撬开铁门后,扑面而来的是浓重的铁锈和汗臭味。
\"老天爷...\"周锐举着火把的手微微发抖。
地下空间大得惊人,整整齐齐排列着数百顶帐篷。练武场上,木人桩还带着新鲜的刀痕。灶台里的炭火甚至还没完全熄灭。
\"刚撤离不久。\"元盛踢翻个木箱,里面滚出几个铜牌,\"看看这个。\"
周锐捡起铜牌,脸色骤变:\"这...这是皇陵守军的腰牌!\"
元盛攥紧铜牌,突然想到什么:\"去粮仓!\"
粮仓最深处,堆着上百个贴封条的木桶。撬开后,里面全是黑火药!
\"不止...\"元盛用刀尖挑起些粉末嗅了嗅,\"掺了硫磺和硝石,这是...\"
\"开山用的炸药!\"周锐骇然,\"他们真是囤积了不少啊?\"
元盛用火把照亮木桶上的标记:\"看这个'庚'字印记,是兵部武库司的编号。\"他猛地转身,\"传令!即刻查封武库司!\"
武库司大院,主事吴科正指挥差役搬运账册。见元盛带兵闯入,手中算盘\"啪嗒\"落地。
\"殿、殿下...\"
元盛一脚踹开库房大门,霉味混着火药味扑面而来。本该存放箭矢的架子上,堆满了贴着\"茶叶\"标签的木箱。
\"打开!\"
箱盖撬开的瞬间,周锐倒吸凉气,全是边塞国制的狼牙箭!
吴科扑通跪下:\"下官冤枉啊!这都是...\"
\"是什么?\"元盛抓起支箭抵在他喉头,\"是不是又要说你不知道?\"
箭头突然被掰断,露出中空的箭杆。元盛眯眼细看,里面藏着卷绢布,赫然是武器制作图!
\"拖下去!\"元盛厉喝,\"所有库房,给本宫翻个底朝天!\"
三日后,兵部衙门,元盛将厚厚一摞供词拍在案上:\"兵部上下七十三人,吃空饷的二十八人,倒卖军械的十九人,通敌的二十六人!\"
新任兵部侍郎黄诚额头冒汗:\"殿下,这...这要如何处置?\"
\"按《大魏律》,通敌者诛九族!\"元盛冷眼扫过堂下跪着的官员,\"但本宫给你们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死囚们猛地抬头。
\"第一,供出同党;第二,退回赃款;第三...\"元盛突然提高声调,\"去边关当三年苦役!\"
堂下顿时炸开锅。一个满脸横肉的郎中突然暴起:\"老子跟你拼了!\"袖中寒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