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上面会经常派人来检查的。”
“你要是做不好,不用我说,你自己也知道后果。”
丁伟笑着打趣道:“要是我真做不好,不用上面动手,我自己找棵树吊上去得了。”
乐慧珍听了点了点头。
接着她又说:“爱华电子厂里的显示屏厂也得拆分出来。”
“它也归到新厂里。”
“赵刚,你来负责这块。”
赵刚响亮地回应:“是,乐总!”
乐慧珍继续说:“新厂里还得成立个研发中心。”
“我需要很多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按照老家的标准,至少得六级以上水平。”
在座的十三个人齐声回答:“没问题!”
乐慧珍微微一笑:“那咱们的新厂就算正式成立了。”
“我是厂长,董事长是李云,成员包括许正阳和你们十三位。”
李杰、赵刚、丁伟三个人都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这么大的爱华电子厂,拆分后居然全归到这十六个人的小厂了?
他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而那十三个人却乐开了花。他们知道李云和乐慧珍完全懂上面的意思。
有人笑嘻嘻地问:“乐厂长,咱们新厂叫什么名字好呀?”
乐慧珍随口一说:“李总说按老家的习惯,应该叫老家五厂。”
十三个人更高兴了!
无中生有,五通无!
老家五厂!
这就像是上面给李云开了绿灯。只要是挂着“老家”
名号的地方,没有一个是例外的——全都是央企。而这老家里的五厂更是特别,那些从老家来的十三个部门的人,只是负责协调,根本不会插手管理。真正的管理和决策,还得靠李云和乐慧珍。
李杰参加会议还算正常,可赵刚和丁伟高兴得差点要跳起来。他们对“五”
这个数字的理解实在太深了。就像天上的飞机,所有型号都是以“五”
开头的,以前的老型号根本就没有!
乐慧珍轻轻摆了摆手:“好了,五厂的干部留下开会,其他人先出去吧。”
李杰、赵刚、丁伟这三个大厂长只好乖乖地出去了。从亲信关系上讲,他们本可以留下旁听的,但论职位,他们确实还差得远呢。
李杰瞅瞅身旁两位同事,笑道:“老赵,老丁,你俩今儿个满面春风?”
赵刚憋着笑,嘴角微微上扬。
丁伟可不含糊,直言不讳:“能不开心嘛!咱们晋升啦!”
李杰纳闷:“咱厂不是要被拆分吗?这算哪门子晋升?”
丁伟咧嘴一笑:“老李,你不了解咱老家的规矩。老家五厂成立了,咱们现在是它的直属单位,性质大变,不再是私营,而是央企啦!”
李杰眉头紧锁:“可咱厂还是爱华集团的。”
丁伟瞅瞅四周,小声透露:“你还不明白?乐总或者李总,把厂捐出去了!”
丁伟盯着李杰,生怕他接受不了,说不定还得闹情绪。没想到李杰一脸淡定:“原来如此。”
这回轮到丁伟愣住了:“你怎么不惊讶呢?”
李杰奇怪地瞅瞅他:“我为什么要惊讶?不就是做善事嘛。”
丁伟急了:“那可是年创汇六百五十亿的大厂!说捐就捐了……你不觉得可惜吗?”
李杰笑着摇头:“你是不了解李董事长的脾气。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十三部门派来个这么高级别的联络员了。原来如此!”
李杰对李云的做法心领神会。想当年,李云身价才五十亿,就舍得拿出二十亿给老家做善事。如今他腰缠万贯,捐的钱也越来越多。再说,李杰还记得自己和徐夕给海里送绝密技术的往事,这些都是李云的壮举。捐个厂算什么?哪怕它现在外汇收入高达几百亿……
那些机密资料哪是钱能比的?捐个厂算个什么!
赵刚和丁伟对这事佩服得五体投地。几百亿美元的外汇,换算成老家货币就是几千亿,这么大一笔钱,说捐就捐?
什么叫真心实意?这就是!他们真想亲眼瞧瞧李云董事长到底有多牛。
话说回来,会议室里,乐慧珍的工作仍在继续。
“谁能告诉我,咱五厂的地盘有多大?”
有人麻溜地递上一幅地图。
“我来的时候,上面交代了,”
她说道,“只要咱觉得有必要,想划多大就划多大。”
当然,前提是得干出成绩来!乐慧珍问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那人笑着说:“能要多少咱就要多少。”
乐慧珍满意地点点头:“这事就交给你了。”
“咱往上争取多少,就敢要多少。”
“地方偏点没关系。”
“交通不便,咱就自己修路搭桥。”
“但水一定要有!”
“以后咱研究院建起来,要研究的项目多了去了。”
“其中有些项目对环境要求特别苛刻!”
“所以咱得提前做好准备!”
大家纷纷点头赞同。
乐慧珍继续说道:“咱们新建的五个厂,得给上头一点信心才行。”
“这次广交会,咱们是非去不可。”
有人好奇地问:“有新产品展示吗?”
乐慧珍笑眯眯地回答:“当然有!”
“正阳,把画册拿来给大伙儿瞧瞧。”
许正阳随即拿出一本画册。
大家纷纷围了上来,好奇地翻看。
没想到,画册里竟是一套房子的内部装修和布置图。
从进门的玄关开始,每一件物品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大家看得目瞪口呆,惊讶地问:“这些都是咱们要推出的产品?”
乐慧珍点了点头:“没错!”
“这些都是李董事长用设计软件做出来的效果图,全是西边大洲家庭生活中需要的东西。”
有人指着厨房里的厨具疑惑地问:“这么多厨具,真的都有必要吗?”
乐慧珍肯定地回答:“当然有必要。”
“电饼铛可以用来烙饼、做苹果派。”
“煎蛋器能煎出各种形状的鸡蛋。”
“削皮刀能轻松应对各种难削的蔬菜水果皮。”
“万能开罐器能打开各种罐头和酒瓶盖子。”
“空气炸锅简单烤点东西也不在话下。”
……
乐慧珍介绍了半天,大家听得目瞪口呆。
部门负责人鲁熊觉得乐慧珍说得头头是道,也跟着附和:“这个电饼铛不就是两块烙铁夹在一起嘛,成本也就三块钱,卖十块钱应该不成问题吧?”
参会的十三个部门联络员都是从基层一步步提拔上来的。
乐慧珍叹了口气说:“你们的观念得改改了。”
“这么实用的电饼铛,做馅饼简直不要太方便。”
“绝对是欧美家庭主妇的好帮手!”
“十块钱?你这是小看谁呢?”
咦?
大家一听,都愣住了。乐慧珍冷笑一声:“这东西在广州交易会上的出厂价可是二十九块九美元!”
天哪!
鲁熊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暗惊:这也太黑了!一个成本才三块的电饼铛,转手就能卖到二十九块九美元?利润翻了至少一百多倍!
可商业部的联络员钱有为却兴奋不已:“乐厂长,那其他产品的定价也由您来定吗?”
乐慧珍看了看鲁熊说:“当然!”
“你们,根本不懂做生意!”
鲁熊没有反驳,只是催促道,“那还等什么?赶紧把李董设计的产品都生产出来,找个合适的工厂先做出样品来!”
快点!一百倍的利润!现在不抓紧,还等什么时候?
这十三个部门的人个个人脉广泛,手上都有上百个工厂的联系方式。弄几件样品简直易如反掌。
乐慧珍提醒道:“多找几家工厂,每种产品至少要找三家。”
鲁熊不解地问:“是为了对比吗?”
乐慧珍点了点头:“这些东西技术含量不高,做样品很容易。但我们老家的第五厂存在的意义可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要是只为了钱,直接把爱华集团扩大不就好了?”
“从这些样品里,咱们能看出各工厂的态度!”
“关键是要支持那些真正值得扶持的工厂,这才是关键!”
大家纷纷默默点头。
乐慧珍接着讲:
“这些不过是些小打小闹,”
“我手头现在有几个大项目,得找人去做。”
大家一听,眼睛都亮了。
刚才他们还合计了一下,这些所谓的“小项目”
赚的外汇也不少呢!积少成多,说不定能打破个不小的记录。
但乐慧珍眼里这些都不算什么,那还有什么能入得了她的法眼?
乐慧珍先抽出一张图片:
“这是液晶彩色电视。”
“咱们要做的头一个项目就是它!”
大家都愣住了。
现在老家电视都没怎么普及呢,主流的还是14寸的黑白电视。
想买彩色的,只能买进口的。
市面上主流的是日本产的12寸彩色电视!彩色电视无疑是高科技中的尖货。
鲁熊急着问:
“乐厂长,咱们这儿有核心技术吗?”
乐慧珍奇怪地看着他,
“有!”
“你们不知道吗?”
鲁熊一脸茫然,
“知道什么?”
乐慧珍解释说,
“咱们生产的爱华牌个人电脑,17寸显示屏,”
“稍微改动一下就能变成世界上最好的电视!”
什么?!
大家都惊呆了。
鲁熊惊讶地问:
“这……是真的吗?”
乐慧珍点点头,
“干嘛要把显示屏制造厂从爱华集团分出去呢……”
“因为咱们的显示屏技术领先全球二十年!”
“你们可能不知道,”
“好的显示屏改装后能变成好的电视。”
“但好的电视不一定就是好的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