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虎走后,王邑说:“陛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九人皆是当世良将,每人赏四千钱是不是太少了?要知当年汉武帝北击匈奴,前前后后共赏了卫青、霍去病二人和手下将军黄金二十万斤,这才打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名言。如今国库中还有黄金八十万斤,不妨多赏赐他们一些,再拿出重金招兵买马。”
王莽说:“朕听闻文死谏,武死战。作为武将,难道不应该以战死杀场为荣吗?若是全靠金银赏赐,那哪能体现他们的忠心?你去让这九人将家眷送到宫中,朕要好好的替他们照看,以解他们后顾之忧。”
王邑说:“万万不可陛下,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今大敌当前,以大将亲眷做人质,会寒了大将的心啊。”
王莽说:“就按我说的,去办吧。”
王邑无奈离开,命九虎将把妻儿送进皇宫。
王邑走后,崔发进言说:“陛下,《周礼》、《春秋》上都说,国家遭遇大难,当用大哭来抑制。《易经》也说,先嚎啕而后笑。臣建议当下之计应当以大哭感动上天,祈求神灵庇佑。”
王莽听闻十分高兴,于是率领群臣到长安南郊。
王莽抬头对着天大喊;“老天爷啊,你既然受命朕做这个皇帝,为何不降下神威除灭反贼,如果当真是朕有什么过错,请天降神雷将朕劈了!”
王莽喊完,看到并无神雷降下,于是又喊:“老天爷啊,既然你不劈朕,说明你觉得朕没有过错,那就请神灵降下天罚,消灭这些叛贼吧!”
王莽说完,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百官看的好笑,可无论如何也要装些样子,于是也跪地大哭。周围许多围观的百姓听不清王莽喊的什么,但看到百官都跪地痛哭,也有许多人跟着哭了出来。
王莽看到许多百姓也跟着哭,大为高兴,让士兵找了五六十个哭的声音最大的百姓,封为郎官。
话说九虎将领着十万大军东出长安,正如王邑所说,每人只赏了四千钱,又被扣了家眷,九人均士气低落,无心作战,刚到达战场,就被邓晔、于匡二人杀穿了。九虎头尾不得相顾,四散而逃。
九虎中的史熊、王况为了保全家眷,逃回宫中,以死谢罪。另有四虎不知去向,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余下郭钦、陈翚、成重三虎,收拢残军,退回东关固守。
朱鲔大军攻打东关,一连五六日,毫无进展。
邓晔派帐下校尉王宪,率领三千汉军沿着渭水西进,准备令他渡过渭水后折返回来从后面攻打东关。可这王宪偏偏是个路痴,渭水七拐八拐,他渡过渭水后竟然迷失了方向,一路奔着长安去了。
这一迷路不打紧,三秦之地豪强一看汉军都杀到眼前了,纷纷投靠,几天之间这三千人马竟发展到了数十万。
手里有了兵马,腰杆子就硬了,于是王宪做出了个惊人的决定,放弃打东关,而是直取长安。
王莽原本听说三虎固守东关,汉军数天未有寸进,还以为终于老天开眼,可转眼间数十万汉军犹如神兵天降出现在长安城外,王莽被吓得再次嚎啕大哭。
王邑说:“陛下,如今之计,可效仿秦二世。当日陈胜也是攻破函谷,进逼关中,秦二世派章邯率领骊山囚徒军大败陈胜,并一举杀出关东灭亡陈胜。如今长安附近有囚徒一万多人,这一万人虽未经训练,但各个都是杀过人的,应该是一股不错的力量,陛下可派上将史谌率领囚徒大军迎战汉军。”
王莽听后大喜,认为自己的才能远超秦二世,秦二世都能成功,那自己必然也可以,于是将一万多囚徒聚于长安东郊,杀猪宰羊,饱餐一顿后,王莽亲自来到军前,与囚徒军盟誓:“如有背叛朝廷者,神鬼共诛之!”
可这一万多人都是亡命之徒,哪里会被鬼神吓到,表面上一个个豪气干云,可大军刚过渭水桥,不知谁大喊了一声“跑!”,一万多囚徒立刻四散而逃,一个都没有剩下。
一秒钟,仅仅过了一秒钟,史谌从统帅一万多人的上将军,变成了光杆司令。前一秒他还在幻想自己能够成为章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可后一秒他就变成了蟑螂。毫无疑问史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战败最快的将军,后世两千年无人可出其右。
王宪率领汉军攻入长安城,此时的王莽身穿青赤色龙袍,颓坐在宣室门口,手里拿着三皇五帝之一虞帝的匕首,大声喊道:“朕受命于天,汉军能奈朕何?”
可身边的宫女,太监都在慌乱抢夺宫中财物,并未有人再理会与他。
一夜巷战,王邑率领城中守军拼死抵抗,可终究寡不敌众,防线被一点点的逼退。
王邑一看马上就退到皇城了,于是入宫准备带着王莽撤离。可他还没找到王莽,就看见自己的儿子王睦正在脱去自己的官服准备逃跑。
王邑怒骂道:“你老子是大司马,理应为陛下战死,你这个无君无父的混账,难道要自己偷生吗?”
王睦无奈,只得跟随王邑寻找王莽。二人在宣室寻得王莽后,又带着跑进皇宫的百官退守渐台。渐台四面环水,水中并无船只,仅有一条木桥可通过,王邑命残军拆掉木桥,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王宪杀入宫中后,抓了个逃跑的宫女问:“王莽在何处?”
宫女回话:“陛下已逃入渐台。”
于是王宪命一万人守住皇宫,亲带大军追至渐台。可到了渐台王宪却傻了脸,仅有的一座木桥已经被拆掉,并且没有一条船,于是只得命弓箭手对着渐台射箭,可渐台之中新兵也向外射箭。
新军虽少,可都是皇城御林军,全都身穿铠甲,汉军虽众,可都是临时招募的兵勇,穿的皆为布衣,一阵对射,汉军损失惨重。王宪无奈,只得命汉军先退到弓箭射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