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遗爱好不容易把劝学使的事儿敲定,这边水渠修复工程也紧锣密鼓地开工了。他天天在长安城和水渠工地之间来回跑,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高阳公主看着心疼,忍不住唠叨:“夫君,你说你,一天天累得跟狗似的,这改革咋就这么多事儿呢?”
房遗爱一边换衣服准备出门,一边笑着说:“高阳啊,这改革就好比盖房子,哪能一帆风顺呢?一点小波折很正常,解决了就好。我这不是为了大唐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嘛。”
高阳公主白了他一眼:“就你有理。你也注意点身体,别到时候事儿没办完,自己先累垮了。”
房遗爱赶到水渠工地,看到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心里稍微踏实了些。负责工程的官员跑过来汇报:“房大人,您放心,这次我们可盯紧了,绝对不会再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材料都是我们亲自把关,确保质量杠杠的。”
房遗爱点点头:“嗯,这次一定要把质量抓好,不能再让老百姓失望了。对了,进度怎么样?”
官员回答:“房大人,按照目前的进度,再有半个月,这段水渠就能重新修好通水,保证不耽误农田灌溉。”
房遗爱满意地说:“好,辛苦大家了。等工程结束,朝廷一定不会亏待你们。”
离开水渠工地,房遗爱又接到消息,说沿海那边鼓励百姓举报偷税漏税的办法还挺有效,已经抓到了好几个偷税漏税的船主和商户,税收情况有所好转。房遗爱听了,心里总算有了点安慰,心说这沿海税收的事儿,总算是走上正轨了。
可还没等他高兴多久,新的麻烦又找上门来。宫里传来旨意,让房遗爱进宫商议要事。房遗爱不敢耽搁,立刻进宫。
到了宫里,李治一脸严肃地对房遗爱说:“房爱卿,朕刚接到消息,西域有几个小国家,联合起来对我们大唐的边境贸易设置了重重障碍,还扣押了我们不少商队的货物。你说说,这事儿该怎么办?”
房遗爱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陛下,西域诸国此举,无非是想在贸易上获取更多利益。咱们不能轻易动武,否则劳民伤财。微臣觉得,可以先派使者去和他们谈判,表明我们大唐的态度,希望他们能解除贸易障碍,释放我们的商队和货物。如果他们不听,咱们再采取进一步措施。”
李治点头道:“房爱卿所言有理。那就派使者去一趟,你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房遗爱思索片刻,说道:“陛下,微臣推荐礼部侍郎王大人。他精通西域各国语言和风土人情,而且口才极佳,定能不辱使命。”
李治听了,说道:“好,就依你所言。房爱卿,这事儿你要多盯着点,务必妥善解决,不能让大唐的威严受损,也不能让商人们的利益受到太大损失。”
房遗爱领命:“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全力办妥此事。”
从宫里出来后,房遗爱立刻找到王侍郎,把出使西域的事儿跟他说了。王侍郎听后,信心满满地说:“房大人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让西域诸国认识到他们的错误,恢复和大唐的正常贸易。”
房遗爱拍了拍王侍郎的肩膀:“王大人,此次任务艰巨,全靠你了。你准备一下,尽快出发。”
安排好出使西域的事儿,房遗爱回到府中。高阳公主迎上来问道:“夫君,宫里出什么事儿了?看你脸色不太好。”
房遗爱把西域诸国刁难大唐贸易的事儿跟高阳公主说了一遍。高阳公主听了,气愤地说:“这些西域小国,真是太过分了!夫君,你可得好好教训教训他们。”
房遗爱无奈地说:“教训他们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得讲究策略。希望王侍郎此去能顺利解决问题。对了,高阳,你在长安城多留意一下,看看这事儿对长安城里的商业有没有什么影响。”
高阳公主点头:“放心吧,夫君。我这就去打听。”
没过几天,高阳公主就来向房遗爱汇报:“夫君,我打听到了,这西域贸易受阻,长安城里做西域生意的商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些小商家已经开始撑不住了,担心血本无归呢。”
房遗爱听了,心里也很着急。他立刻召集长安城里做西域生意的商家,开了个会。
房遗爱对商家们说:“各位老板,我知道大家因为西域贸易的事儿很着急。朝廷已经派使者去和西域诸国谈判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在这期间,大家不要慌乱,更不要盲目抛售货物。朝廷一定会想办法保障大家的利益。”
一个商家忧心忡忡地说:“房大人,我们也不想慌乱啊,可这一天天过去,我们的损失越来越大,实在是撑不住了。”
房遗爱思索片刻,说道:“这样吧,朝廷可以先给大家提供一些低息贷款,帮助大家缓解资金压力。等贸易恢复正常,你们再连本带利还给朝廷。”
商家们听了,纷纷表示感激:“房大人,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房遗爱又说道:“不过,大家也要做好两手准备。万一谈判不顺利,咱们也得想别的办法开辟新的贸易路线,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西域贸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