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在丽县(丽姑寨)驻留了半月有余,丽奢府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此时 京山地区的鼠疫被彻底扑灭,韩文博已带领郎中们,来此与刘轩会合。刘轩便没再去京山,率领向左的第四师与焦闯的第十一师直接返回了成都。
路上,刘轩与向左策马并进,刘轩边走边说道:“向师长,你夫人离世已有多年,不知你可曾考虑过续弦之事?”
向左闻言,心中不禁一怔,随即轻轻摇头,说道:“国主,微臣这些年忙于军务,未曾考虑过此事。”
刘轩缓缓说道:“蜀国皇后共育有十位公主,其中尚有三位待字闺中。除了孟欣外,我打算将另外两位公主赐婚于你。这既是我作为朋友对你的关怀,也是作为国主对你的命令。提前告知于你,是希望你能有个心理准备。”
向左又是一愣,侧头望向刘轩,眼中满是惊讶与不解,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十余日后,大军回到了成都,文武百官皆来迎接。城中百姓已知刘轩亲赴京山之事,也纷纷走出家门,欲一睹这位关心百姓疾苦、勇于担当的新国君的风采。
太和殿内,早已准备了筵宴,原朝中二品以上官员,聚集于此,庆祝国主凯旋归来。
被幽禁于冷宫中的孟欣,出乎意料地被召至宴会之中,并被安排坐在了刘轩的身侧。她的目光掠过以周思翰为首的文官们,见他们脸上丝毫没有国灭后应有的悲戚,反而个个口若悬河,对刘轩极尽夸赞之能事,什么“润恩万民”什么“泽被苍生”,其言辞之肉麻,让孟欣几欲作呕。
以前,这些大臣们对她孟欣是何等的恭维,而今她虽坐于刘轩身侧,却鲜有人敢与之搭话,即便是那些曾经忠义的臣子,也只是小心翼翼地以“皇妃”相称,而非昔日的“公主”。
孟欣尚未出阁,这“皇妃”之称,岂不荒谬?而这些人口中的“皇”,所指何人,不言而喻。孟欣心中的怒火愈烧愈旺,表面上平静,内心早已将这些“叛徒”千刀万剐。
然而,孟欣又听了一阵,逐渐从众人的言谈中,得知了刘轩亲赴京山的缘由,以及他因此染病之事。这一刻,她内心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孟欣侧目望向那位取代了自己父皇、端坐于龙椅之上的男子。这一刻,她看到了一个与自己印象中截然不同的君王。身为一国之主,竟然会为了普通百姓,以身犯险。这份深沉的爱民之心与无畏的勇气,让孟欣心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这震撼的同时,孟欣心中又涌起了一股悲伤之情,恢复西蜀,好像没什么希望了。
宴会仍在继续,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舞姬们身着华美的服饰,翩翩起舞,如同仙子下凡。乐师们演奏着欢快的曲调,使得气氛热烈而欢快。
刘轩注意到孟欣坐在一旁,既不吃喝也不言语,心中便明了了几分。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与劝诫:“乐安公主,收起你那不切实际的心思吧。华夏一统,乃是大势所趋,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你若能够乖乖顺从,不仅可以保住昔日的荣华富贵,还能亲眼见证国家统一后,蜀中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日益富足。这可是你们孟家执政,所做不到的。”
孟欣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意,勉强点了点头,终于拿起了筷子。恰在此时,一曲终了,舞姬与乐师们翩翩退场,紧接着,几名身披斗篷、头戴翎子的伶人缓缓步入殿中。
“变脸?”刘轩心中不由一喜,前世他就喜欢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没想到在这一世,竟然还能再次目睹这一绝技。
向刘轩行礼后,为首那名伶人身形一晃,斗篷下的双手迅速舞动,就在这一瞬间,他脸上就多了一张脸谱。紧接着,抬手上挡在头部,随即落下,脸谱从红色变成了黑色,变化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其他伶人也纷纷开始表演,有的从慈祥的老翁变为威严的武将,有的从奸诈的小人变为忠义的英雄,每一次变脸都伴随着阵阵掌声。
刘轩坐在龙椅上,目光紧紧跟随着伶人们的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心中暗想:“这表演虽然精彩,没有音乐相衬,好像差了点意思。”
为首的那位伶人身姿轻盈,绕着场子缓缓行走,他的手臂时而抬起,时而落下,每一个动作之后,都伴随着一张新脸谱的神奇呈现。短短时间内,他已变换了三十几张脸谱,令人目不暇接。
这伶人走到刘轩跟前时,便不再抬手遮掩脸部,而是双膝跪地,张开双臂,头部微微晃动,仿佛在向君主叩首。随着他头部的摇晃,脸上的脸谱竟也随之变化,简直是精彩绝伦。
刘轩面带微笑,聚精会神地欣赏着。突然间,那伶人一张口,一条火柱陡然喷出,直朝刘轩面门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