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示意两人入座,吩咐婉儿奉上茶水。待婉儿退下后,刘轩详细的把文帝的旨意,和高顺透露的信息复述一遍,然后端起茶碗,缓缓喝了一口,问道:“你们对此有何见解?”
单治国已对刘轩佩服的五体投地,决意全力辅佐,迫切希望得到刘轩的认可。听刘轩发问,便抢先说道:“王爷,属下认为圣上给王爷的几条禁令,只是做样子给朝中那些大臣看,并不想过多干预王爷在封地如何施政。比如,圣旨上规定王爷在晋北最多养兵两万,却对契丹、丹州及友谊县等地只字未提,这无疑为王爷在这些地区增兵留足了空间。圣上禁止王爷擅自带官军离开封地,却没限制王爷带私兵,也没说王爷不能派手下带兵出征。”
刘轩点点头,看向秦修,问道;“秦先生可有不同见解?”
秦修道:“属下赞同单先生的看法,圣旨中提到皇上将派一百名各级官员管理契、丹二州,表面上是限制王爷的权利,实则是给王爷送了一份厚礼。两州新定,正需要一些有经验的官员来治理,这些人正好可以为王爷出力。”
单治国面露疑惑,不解地问道:“秦先生,这些官员之中,定然有很多太子的人,让他们管理契、丹两州,必会对王爷阳奉阴违,为何反倒是好事呢?”
秦修微笑道:“漠北指挥使虽只是个虚职,但名义上确是两州最高官员,王爷完全有能力将其变为实权。若这些官员心怀异志,王爷只需以贪赃枉法或不作为为由,杀他几人,其余之人自会心生畏惧,不敢再违抗王爷之命。漠北远离京城,他们还能飞过友谊县去京城告状不成?”
单治国抚掌称妙,道:“秦先生所说极是。”
刘轩道:“二位想法和我不谋而合,那些官员来晋北还有些时日,这事倒不着急。本王此次出征漠北,俘虏了六十多万羯人,其中成年男子,大多带到了丹州。这些人对我华夏没有什么认同感,如何安置他们,倒是有些头疼,你二人可有良策?”
单治国略作思索后说道:“王爷,羯人面貌习性与我华夏截然不同,不易消除族群观念,如由着他们聚居,迟早会生出事端。不如将他们分散到各地,让他们学说汉话、写汉字。再以他们全部姓石、重名太多,户籍管理麻烦为由,令他们改名换姓。这样断绝他们文化的传承,估计几代之后,他们族群观念变会淡化,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我华夏民族。”
刘轩道:“我也曾这么想过,只是要将他们分散开来,契丹旧地和晋北又显得有些小。再者,如今羯人尊我为汗,我已许诺他们,只需做三年劳工,便让他们返回旧地生活,本王不想失信于人。”
秦修道:“王爷,羯人难以教化,属下认为应该禁止他们同族婚配,羯人女子只能嫁给汉人或契丹人,成年男子大多有罪在身,应令他们服劳役或兵役十年后才能娶妻,至于那些男童……就让契丹人把他们都阉了,送到宫中好了,谁让他们把契丹皇宫中太监都杀了呢。”
刘轩抬眼看了一眼秦修,心想:“此人好狠,竟然要把数万男童全部阉割。月月说他行事果决狠辣,果然没错。就是让羯人男子十年之后再娶妻之策,也甚是阴毒。此方法虽不直接取人性命,但若依计行事,不出三十年,羯人或许就灭绝了。
秦修见刘轩犹豫不决,便道:“王爷,成大事者心怀天下而不拘小诺。王爷尚有许多重要事情要做,不能被这些羯人牵扯精力。他们以人肉为食,本就有违天和,落得灭族下场,也是咎由自取,乃天意使然。”
刘轩不由心动,他穿越前的历史上,羯人确实灭绝了。也许让这个族名在历史长河中消失,还真是天意。相比赫赫有名的“杀胡令”,秦修的方法已经算是相当仁慈了。
刘轩本就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念及于此,便道:“好!羯人的事情,便依照你二人的意见去处理。不过,那些羯人孩童该如何处置,我要再考虑一下。”
单治国也觉得全部阉割羯人男童有些残忍,听刘轩如此说,顿时长长吐出一口气,道:“如此甚好,契丹皇宫中一下子多了几万小太监,恐怕六夫人也会发愁。”刘轩和秦修闻言,一起笑了起来。
三人又聊了一会如何治理、发展契、丹二州之事,不觉中时至中午,刘轩便留两人共同用餐。席间,刘轩谈笑风生,说的都是此去契丹遇到的一些趣事,秦修和单治国颇为意外,没想到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刘轩,在私人场合,竟然丝毫没有亲王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