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客厅里,晴晴正专注地搭着积木城堡,小嘴嘟囔着谁也听不懂的“建筑指令”,夏夏则被苏婉蓉抱在怀里,咿咿呀呀地啃着自己的小拳头。
叶轻瑶坐在柔软的羊毛地毯上,背靠着沙发,膝上摊开着那本印着林枫封面的财经杂志。
她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丈夫那张棱角分明、意气风发的脸上,指尖无意识地描摹着封面的烫金标题。
骄傲与满足如温润的泉水,在她心底流淌。
她的男人,刚刚带领“青丝一号”打赢了一场硬仗,站在了更耀眼的位置。
这份欣赏,如同往常一样,自然而生。
然而,当她的视线从光彩夺目的封面移开,不经意间瞥见对面光洁如镜的电视屏幕时,屏幕上映出的那个倒影,却让她唇角的笑意微微凝滞。
镜中的人,穿着柔软舒适的米白色家居服,素面朝天,长发松松地挽了个低髻,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垂在颈侧。
因为昨夜夏夏闹觉,眼下带着淡淡的青色阴影。
虽然眉目清秀依旧,皮肤也还算光洁,但整个人的状态,却透着一股被生活细细打磨后的温润与……沉静。
沉静得几乎看不到棱角,就像一块被溪水长久冲刷、磨去了所有锐气的鹅卵石。
“老婆,你这样就很美。”林枫夸赞叶轻瑶的话,总是在叶轻瑶的耳边响起。
以至于让她忽视了自己到底是哪样的了。
她放下杂志,不由自主地站起身,走到玄关处那面更清晰的穿衣镜前。
镜中的女人,眼神温柔似水,那是看向孩子们时特有的光芒。
但这份温柔之下,似乎少了点什么。
是过去在画室熬夜赶稿时,盯着设计图那种专注又带点倔强的神采?
还是刚毕业时,谈起未来设计梦想时眼底跳跃的火焰?
她的身形,尚未完全从孕育双胞胎的状态中恢复,家居服掩盖了细微的曲线,显得有些宽松随意。
低头看看双手,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指缘却因为频繁接触水和婴儿用品而有些干燥。
她已经记不清上一次精心描摹眉眼、穿上凸显腰身的裙装和高跟鞋是什么时候了。
衣帽间里那些象征着另一个“她”的战袍,似乎连同那个“她”一起,被悄悄封存了起来。
林枫的爱意,是毋庸置疑的港湾。
他的拥抱依旧温暖有力,他的亲吻落在她疲惫的额角时,那份珍视和感激从未改变。
他总说“这样就很美”,说她“辛苦”,是“最好的妈妈”。
这份爱,是她甘愿投身于家庭琐碎的动力源泉,也是她面对一切风雨的底气。
但是……
叶轻瑶伸出手指,轻轻触碰着冰凉的镜面,指尖落在镜中自己略显平淡的眉宇间。
这份深沉的爱,是她扎根的沃土,却不应是她停止生长的藩篱。
她不仅仅是林枫的妻子,晴晴、夏夏的妈妈,她还是叶轻瑶。
那个曾经在帝都大学的画室里,为了一个灵感可以废寝忘食,画笔下流淌着对世界独特理解的叶轻瑶。
那个也曾设想过,要在某个领域,用自己的名字,留下独特印记的叶轻瑶。
生了晴晴和夏夏,是意外,更是惊喜。
为了这两个早产的小天使能健康长大,也为了当时林枫肩上那几乎压垮人的重担,她毫不犹豫地按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暂停键。
后来贝贝的到来,更是让她全身心地沉浸在这份“母亲”的天职中。
一年多的时间,在尿布、奶瓶、咿呀学语和无数个不眠之夜里悄然滑过。
她爱得无怨无悔,这份爱塑造了她生命新的维度。
然而,当外界的风暴平息,家庭的航船驶入宁静的水域,当林枫重新披上战甲,在属于他的战场上光芒万丈时,叶轻瑶内心深处,那个被精心呵护却也悄然沉寂的角落,发出了苏醒的轻鸣。
她看着镜中温婉却稍显模糊的自己,又看看茶几上封面上那个锐利清晰的林枫。
一种强烈的、想要“清晰”起来的渴望,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顶开了覆盖的泥土。
不是因为林枫不爱她了,恰恰是因为深爱,她才更需要找回那个完整的、独立的叶轻瑶。
她不能让自己的世界只剩下奶粉的刻度、辅食的温度和孩子们睡觉的呼吸声。
她不能让自己的名字,仅仅作为依附于“林枫”或“孩子们”的附属品而存在。
林枫的光芒,是他奋斗的勋章,不应是她黯淡的阴影。
他们是伴侣,是并肩同行的两棵树,各自扎根,各自向着阳光伸展枝叶,才能共享更广阔的风景。
一股沉寂已久的力量,带着微弱的电流感,从心底深处悄然复苏。
那是对创造的渴望,是对自我价值重新定义的决心。
她轻轻走到婴儿床边,夏夏已经吃饱玩累,在苏婉蓉的轻拍下又沉沉睡去。
晴晴的积木城堡歪歪扭扭,却充满童趣。她俯身,在两个宝贝光洁的额头上印下轻柔的吻,动作充满了爱怜。
“宝贝们,”她的声音轻得像耳语,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妈妈永远最爱你们。但妈妈……也想重新认识一下,那个‘画画很厉害’的自己了。”
她没有立刻打电话给林枫分享这个决定,而是走到书房角落。
那里放着一个不起眼的纸箱,落了一层薄灰,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
她蹲下身,拂去灰尘,打开了箱子。
一股淡淡的纸张和铅笔木屑的味道扑面而来。
里面,是她封存的设计梦想。
几本厚实的素描本,边缘已经有些磨损;一叠用文件夹精心收纳的灵感图片和布料小样,颜色依旧鲜活;
几支她惯用的绘图铅笔,笔尖被削得尖尖的;
甚至还有一个大学时用硬纸板和布料做的、有些粗糙却充满奇思妙想的迷你建筑模型。
她拿起最上面那本素描本,沉甸甸的。翻开扉页,是她当年稚嫩却飞扬的签名。
再翻,一页页,是流畅的线条,大胆的构图,充满张力的时装草图,还有对空间结构的奇思妙想……
那些笔触,那些色彩搭配,那些天马行空的创意,瞬间将她拉回那个在画板前专注忘我、为每一个细节反复推敲的纯粹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