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
燃雪创联收到来函。
方燃颇为惊讶。
原本以为是欧美的金融机构看上燃雪咖啡。
没想到是一家来自巴西的企业。
科帕卡巴纳咖啡集团。
估值报价3.5亿人民币。
折合美元约5000万。
巴西作为全球咖啡主产国,其本土企业入股燃雪咖啡馆,这就很符合产业逻辑。
借用燃雪咖啡馆为销售渠道卖自家咖啡豆、成品咖啡。
并借此全面进军中国市场。
即可分享燃雪咖啡馆扩张红利。
又比‘拓荒式’开辟市场大幅节省成本。
蛮聪明的。
但让方燃费解。
为何只对燃雪咖啡馆有兴趣。
而却忽略已经形成连锁规模的咖啡小店?
左思右想。
应该对燃雪咖啡调研的时候发现咖啡小店售卖的是速溶咖啡。
可能与企业产品定位有违。
但即使是速溶咖啡也需要咖啡豆啊。
未来几年全国扩张。
咖啡小店对咖啡豆的需求远高于燃雪咖啡馆。
想不通的事就问夏小雪。
夏小雪分析。
“起步阶段的燃雪咖啡馆,巴西这家企业就给出3.5亿估值,加上咖啡小店,燃雪咖啡整体估值至少得翻倍了。”
“如果不是缺钱就是商托。”
“结合奥莉维亚狮子大开口的10亿估值,翻倍7亿,符合‘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谈判逻辑。”
“对这家企业未实地考察,不能百分百认定是商托,咖啡豆也是分品种,高品质咖啡豆作为速溶咖啡原料,只会让咖啡小店巨亏。”
“要真是商托,故意压缩标的范围,为后续加价留空间,这是常规操作。”
“到底是怎么回事进入正式谈判环节就能知晓。”
有个‘火眼金睛’的‘六边形学霸’老婆就是好。
方燃也懒得瞎猜了。
随着双方正式展开谈判。
接触增多。
自然而然就会暴露出真实意图。
在收到来函之前。
燃雪创联也开会统一立场。
将燃雪咖啡剥离。
财大只是小股东,保证预制菜为燃雪咖啡馆唯一供应商,且当前财大拥有预制菜这一品牌。
与燃雪创联仅为合作。
关于燃雪咖啡从燃雪创联剥离独立运营本质属于商业行为。
且将这一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备案。
作为211高校的财大无国有资产流失之虞。
燃雪咖啡被一家来自巴西的企业而非金融机构看上,产业投资比快进快出的纯财务投资更优。
证明燃雪咖啡的成功。
间接提升股东权益。
自然是全力支持。
而投行一门心思想着高溢价退出。
方燃也有强烈减持需求。
燃雪创联股东齐心,积极推动燃雪咖啡与科帕卡巴纳咖啡集团的合作推进事宜。
收到正式来函翌日下午。
便在公司会议室接待科帕卡巴纳的谈判团队。
初次洽谈。
感受到科帕卡巴纳咖啡集团的诚意。
并不是买下燃雪咖啡。
而是根据估值参股。
共同做大市场。
其优势也非常明显。
可提供质优价廉的咖啡豆。
巴西传统咖啡饮品。
具体投资参股多少没谈。
但方燃强调,燃雪咖啡这一品牌包括咖啡小店、咖啡馆,两者无法再度分割。
且财大作为燃雪咖啡馆预制菜指定供应商。
并保留加盟模式。
甩出三张底牌。
科帕卡巴纳咖啡谈判团队没有当场表态。
表示回去之后进一步商议。
之所以初次洽谈就抛出燃雪创联剥离燃雪咖啡的底线,避免浪费彼此时间。
其次。
将会谈纪要报备。
也相当于给暗中虎视眈眈的新国资传递信号。
燃雪咖啡是将咖啡小店+咖啡馆打包。
趁着外企犹豫。
需要补充调研的窗口期。
新国资也有充足的时间商定是否跟着入股。
投行狮子大开口10亿估值肯定偏高。
7亿。
就相当有吸引力。
咖啡小店在中海连锁店过百。
中海之外也就是长三角全都算上。
已经超过150家店。
燃雪创联7月营收突破2000万。
燃雪咖啡占比将近50%。
而燃雪咖啡馆尚未全面发力。
如果不是为了战略转型资本运作。
哪怕投行退出。
也坚决反对燃雪咖啡剥离。
新外资、新国资都有各自的调研团队和商业智囊团。
以占股30%为底线。
只要注资2.1亿。
对比燃雪咖啡高成长、广阔的市场前景。
完全可以断定。
哄抢抬价。
最终恐怕还真就是接近狮子大开口的10亿估值。
回到家。
方燃是电话不断。
如所料那样。
接到最重要的一个电话,明天早上要去参加座谈会。
哎……
燃雪创联获得不少政策倾斜。
将燃雪咖啡剥离。
这是挑动上面敏感的神经了。
饭后。
洗好碗。
模范丈夫方燃擦干手,出了厨房,满脑子想着如何应对明天的座谈会。
老实说有点小紧张。
还是第一次面对比较高规格的领导问询。
就像上小学期末的时候写‘自我评语’。
老爸教导那样。
即使是缺点也要写成优点。
剥离燃雪咖啡内核是自己与投行急于高溢价减持股份,这个肯定不能明说。
冠冕堂皇的说法。
一是燃雪咖啡属于重资产运营,抢占市场需要融资,燃雪创联现有资金远远不足以支撑多省、甚至全国扩张。
二是聚焦互联网主业。
深耕‘到店服务’。
剥离燃雪咖啡更能让燃雪创联轻装上阵。
当前公司净利润最高的业务就是‘到店服务’。
同样也需要快速扩张抢占市场。
“回来就没笑过,还想着燃雪咖啡的事对吧?”夏小雪见不得方燃皱眉头。
方燃快步来到夏小雪身旁。
挨着她入座。
“老婆,下午的谈判,根据你的观察,这帮跳桑巴的是真心实意入股还是商托?”
夏小雪断然回道。
“为了自身利益与金融资本勾连的商托!”
方燃不质疑夏小雪的判断。
只是出于好奇。
追问。
“为什么?”
夏小雪身子往左一倾。
大长腿搭在方燃的腿上。
“桑巴军团发言,那个长得有点像大罗的家伙,来了一句‘可向燃雪咖啡馆提供质优价廉的咖啡豆’。”
“没有深入展开,马上就被同伴岔开话题。”
“咖啡豆等级通常根据瑕疵率、大小、海拔等因素划分,如严格高海拔豆Shb、优质商业豆hb等等。”
“速溶咖啡选择咖啡豆的核心标准是成本效益和风味稳定性,一般会拼配不同产地的咖啡豆,允许使用部分低价豆子,就是那种低海拔商业豆与少量高价豆混合,保证口味的同时降低整体成本。”
“一家来自全球咖啡主产国的咖啡集团,速溶咖啡原料加工并不难。”
“会后,我跟奥莉维亚闲聊了几句,奥莉维亚告知,科帕卡巴纳咖啡集团的咖啡豆品类很全,速溶咖啡所需的常选用罗布斯塔种虽然少量种植,但与越南、印尼的咖啡豆生产商都有密切合作。”
“绕开多环节的中间商,直接给咖啡小店提供速溶咖啡,完全没问题。”
方燃感叹内鬼的可怕。
仅仅是聊咖啡豆。
看似很正常的商业探讨。
就暗中透露科帕卡巴纳咖啡集团存在蹊跷了。
不是投行在背后支招。
就是另有资本密谋策划。
“可别觉得痕迹明显,这招才是高明,故意留下破绽,倒逼中海本土资本加速进场。”
夏小雪轻轻一叹。
颇为感叹地说。
“曾经大学毕业就加入这家投行,对他们的行事风格很了解,巴莱克必定是与其它金融机构暗中勾连。”
“找来需要进军国内咖啡市场的科帕卡巴纳咖啡集团,先压缩标的范围,为抬价留空间。”
“巴莱克投行根据咖啡小店的运营数据,给出非常全面的评估报告。”
“下次谈判,至少就是7亿全品牌估值,若中海本土资本不跟,未来燃雪咖啡就是外企了。”
“跟,那就得继续加价,估值提升至10亿左右,科帕卡巴纳咖啡集团多出的钱,巴莱克投行与勾连的金融机构会在其它方面补偿。”
方燃明白了。
无论是正常估值还是溢价估值。
洋鬼子们都不会亏。
燃雪创联当然也不会亏。
巴莱克投行本身就坐在燃雪创联这条船上。
等于是同进退。
谁亏?
一旦急着跟进被迫接受高溢价的中海本土资本呗。
“老婆……”
“投行这样有点不地道啊。”
“它全面套现跑了。”
“等中海新的国资高溢价接盘。”
“即使留足充足的成长盈利空间。”
“接盘的新国资一旦醒悟,心里恐怕不舒服,洋和尚跑了,我这个庙里的‘方主持’今后就尴尬了。”
“万一认定我联合境外资本坐庄割国资的韭菜。”
“给我换双36码的鞋子。”
“以后走路都硌脚!”
夏小雪若无其事地安慰。
“怕什么?”
“有我在。”
“谁也不能给我老公穿‘小鞋’!”
“不管是正常估值还是高溢价,也无论是巴莱克投行、科帕卡巴纳咖啡集团、接盘的新国资,都得对你说声‘谢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