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流水,一天一天又一天,日夜不停地向前。
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
袁备、孙备、公孙衍以及云达四军之间的摩擦与矛盾愈演愈烈。
为了抢占先机!
为了尽可能地阻碍他人的行军速度!
四方明知道,这是秦政这边的阳谋,明知道秦政这边巴不得见到他们四方互相起冲突,但——
他们还是不约而同的派遣了小股精兵,伪装成其他诸侯的样子,不停地进行各种袭扰。
时而抢粮,时而纵火。
加上秦政这边,廉颇,王翦以及霍去病三人,也在不停的带着小规模的进入骑兵不停袭扰,使得四家之间的猜忌和仇恨一日重过一日。
有时是孙备的兵马夜袭袁备粮道;转头又听说云达的骑兵劫掠公孙衍的辎重……
不过!
饶是如此。
四方之间却始终强行压制着心中的怒火。
越是靠近隆城,他们就也是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
四方都清楚,一旦两方之间开战,那么必然会被另外两方渔翁得利。
因此!
哪怕暗地里钩心斗角,明面上仍保持着最后的克制——
一切的矛头,依旧指向隆城。
……
而就在袁备四方为了抢先一步占领隆城而钩心斗角之时!
隆城以东,荒野官道之上。
两百余万百姓的迁徙队伍,如同一条蜿蜒长龙,在官道上缓缓蠕动。
此地,距离西乾关已不足两日路程了。
这十多天来的行路虽然艰辛,但与最初相比,百姓们的精神面貌已然大变。
毕竟自迁徙之初开始,秦政就给所有的百姓们,提供了一日三餐,早中晚都可以吃一顿!
从现代的角度来说,一天吃三顿,早饭,中饭以及晚饭,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
有的人在吃三顿的基础上,下午还要吃个下午茶,晚上还得吃个夜宵,相当于一日五餐。
但是,对于眼下这个时代的百姓们而言,一天只吃两顿。
所以当他们发现,早饭吃了一顿,中午又吃了一顿,以为晚上没得吃后,曾闹出过不小的慌乱。
一个个都惴惴不安。
但是!
等到了傍晚时分,当他们看到熟悉的马车到来,看到那些披坚执锐的甲士们再度到来,再度垒灶生火煮粥之时,一个个都惊呆了。
一天三顿,每一顿都可以吃到热气腾腾,刚刚煮出来的白米浓粥,还可以搭配爽口的榨菜,关键是,你想吃多少就可以吃多少,一碗,两碗,甚至三碗四碗,只要你能吃得下不浪费,可以一直吃。
试问,百姓们怎么可能不震惊?怎么可能不激动?怎么可能不——感激!
加上。
每一次,给他们施粥的甲士们,都会反复不停地给他们说以下那些话语:
“这些都是陛下的旨意!”
“陛下仁爱,关心百姓!”
“尔等莫要忘了陛下的恩情!”
事实上。
最开始的时候。
百姓们虽然一个个嘴上都喊着类似的话,都在感激秦政,但其实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但随着一碗又一碗的米粥下肚,心中的恐惧与不安开始逐渐消散。
离乡之痛、无根之苦、对未来的忧虑,伴随着一碗又一碗热粥下肚,被快速熨平。
百姓们不再愁眉苦脸,不仅如此,甚至还可以听到孩子们的笑声,可以看到小孩们在迁移过程中嬉戏玩闹的身影。
百姓们甚至还非常主动的捡起了柴火,然后在甲士们准备生火之时,小心翼翼地将柴火递出。
甚至还有一些妇孺以及青壮们,更是在得到了允许后,兴高采烈地加入了垒灶以及淘米煮粥的行列。
妇孺、老人、青壮……人人的脸上都带上了笑容,眼里则是闪烁起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
夜里,人们会围坐在篝火旁的,这样轻声议论着:“到了京州,会不会也有这么好的日子?”
“陛下既然能让我们吃饱,定不会亏待咱们……”
“有吃有喝,比在隆州受苦要强!”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
在白粥榨菜管饱的攻势下,那原本惴惴不安,对秦政强烈不满的两百余万百姓们,如今的心中,已经对秦政感恩戴德的不行了,他们如今对秦政,都已心悦诚服。
……
时间匆匆。
眨眼!
两天后,黑夜,夜色如墨。
隆西,孙备大营。
营帐外,风声猎猎,风儿透过门帘吹进账内,吹得灯烛摇曳。
此时此刻!
整个营帐内巅峰气氛却异常凝重。
孙备负手踱步,忽然重重一拍案几,沉声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绝不能让袁备那厮抢先一步占据隆城!周先生,你以为,我军现在该作何打算?”
下首,谋士周亮当即拱手,满脸正色道:“那袁备乃主公平生劲敌也。昔日十八路诸侯共讨李氏时,袁备就因兵多将广,力压了主公一头,成为了联盟盟主,而主公不得不退步成了个副盟主。虽说如今他狼狈逃窜,但毕竟在隆州经营多年,一旦让他重新掌控隆城,不仅可迅速恢复元气,更能借讨伐暴君秦政之机,名扬天下,得天下世家青睐。如此一来的话,主公的大业定将蒙尘!故属下认为,主公,我军必须即刻发兵,与袁备彻底撕破脸皮,直接开战,绝对不能让他先行抵达隆城!”
孙备眉头紧锁,眼中略有迟疑:“可若此刻与袁备开战,岂非正中秦政下怀?届时公孙衍与云达坐收渔利,我等岂不为人作嫁衣裳?”
周亮摇头,语气坚决:“主公,袁备才是我军争夺天下最大的障碍。虽则现下他失了隆州,处境狼狈,但底蕴犹在,兵力不弱,若让他先得隆城,必将再度压制我军。公孙衍、云达虽也虎视眈眈,却根基浅薄,威胁远不如袁备。与其让袁备坐大,不如趁其立足未稳,将其击溃。只要不是袁备的隆城,无论公孙衍还是云达得之,主公皆有翻盘之机!”
孙备闻言,沉吟片刻,最终目光一凛,郑重点头:“有理!周先生说得好!只要不是袁备得到隆城,那就足够了!”
诸侯之间,终于是要彻底撕破脸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