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曼曼迎着钱多多锐利又带着算计的目光,缓缓点了点头。
“三嫂子快人快语,那这事,就按你说的办。”
“用三叔。”
钱多多脸上的得意几乎要溢出来,她满意地拍了拍黄曼曼的胳膊。
“放心,弟妹!保管错不了!”
“工钱的事……”
“按人头算,一天十五文,专门负责打年糕,你看怎么样?”黄曼曼直接开出了价码。
十五文!
钱多多眼睛一亮!
这可比下死力气伺候那几亩薄田强多了!
“成!”她一口应下,仿佛这活计已经是她囊中之物,“我这就回去跟有金说!让他明儿一早就过来!”
看着钱多多扭着腰,带着胜利者的姿态消失在夜色里,黄曼曼脸上的笑容才慢慢淡去。
第二天一早,消息就传开了。
黄曼曼家要请人帮忙打年糕,一天十五文,定下的是杨家老三,杨有金!
杨富贵听到这消息,直接从地头冲了回来,脸上全是又气又急。
“曼曼!你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了让你二叔去吗?怎么变成有金了?!”
他压着火气,声音却不小。
“他那个人靠不住!你把方子交给他,那不是……”
黄曼曼正在院子里清点昨天剩下的野生稻米,闻言抬起头,神色平静。
“富贵叔,你先别急。”
老宅那边,杨老太听到消息,果然是眉开眼笑,直夸钱多多有本事,能给自己儿子争来这么个好活计。
杨有金更是得意洋洋,仿佛已经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流进口袋。
而杨有福,只是沉默地扛着锄头下了地,他婆娘王秀华,眼圈红红的,躲在灶房里,半天没出来。
谁不知道杨家老二日子过得紧巴?
这眼看有挣钱的机会,却落到了别人头上,还是自己那个不着调的弟弟!
王秀华心里憋屈得像堵了块石头。
晌午刚过,黄翠莲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拉住了黄曼曼的手。
她眼神已经不再涣散了,但语气里带着清晰的难过。
“曼曼……你……你二婶……”
她指了指老宅的方向。
“她……哭了……”
“她说……家里……没米了……”
“孩子……饿……”
断断续续的话语,却让黄曼曼瞬间明白了。
王秀华去找黄翠莲诉苦了。
黄翠莲虽然脑子不清醒,但心是软的,尤其她和王秀华这个妯娌,因为性子都软和,以前关系就比跟厉害的钱多多好。
看着母亲眼里的不忍和祈求,黄曼曼心里叹了口气。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杨家老宅,更是浑浊不堪。
杨老太的偏心,杨有福的懦弱,王秀华的艰难……
她原本想用杨有金和钱多多这步棋,来制衡杨老太,顺便看看钱多多的能耐。
但现在看来,直接把老实巴交的二叔一家排除在外,确实有些不近人情。
而且……
黄曼曼眼神微动。
钱是最好的试金石。
与其让她们在背后猜忌、争斗,不如……都拉到明面上来试试。
她脑海里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出来。
同时,系统冰冷的提示音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需求,刷新系统商店!】
【“糯米晶赋能”已上架,售价:50积分。】
【效果:选定一个石制容器(如石臼、石墩),消耗赋能后,该容器将获得特殊属性。只需将普通稻米与水按比例放入,通过物理击打(如捶打),即可直接转化为对应品质的糯米年糕。若加入其他食材粉末(如红豆粉、绿豆粉),则可直接生成对应口味年糕。】
黄曼曼心中一喜!
来得正好!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五十积分虽然不少,但比起泄露配方的风险,以及现在这个两难局面,简直太划算了!
有了这个“糯米晶赋能”,谁来打年糕,都只是出力的苦工!
真正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她自己手里!
他们就算把眼睛看穿,也只能看到大米和水!
黄曼曼立刻在脑海中确认购买并使用!
【叮!积分-50,当前积分:36.5。】
【“糯米晶赋能”购买成功!请选择赋能目标!】
黄曼曼意念一动,锁定了院子里那个用来舂米、现在准备用来打年糕的大石墩。
【赋能目标:石墩。确认赋能?】
“确认!”
【赋能中……赋能成功!石墩已转化为特殊物品!】
黄曼曼走到那石墩旁,仔细看去,石墩表面似乎和原来没什么两样,但隐隐约约,仿佛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光泽。
心中大定!
她转身,看向还在担忧地看着她的母亲。
“娘,我知道了。”
她又看向匆匆赶来的杨富贵。
“富贵叔,我改主意了。”
杨富贵一愣:“改主意?不用有金了?”
“不,”黄曼曼摇摇头,“用,都用!”
“都用?”杨富贵更糊涂了。
“嗯!”黄曼曼语气肯定,“二叔,三叔,都请!专门负责打年糕这道工序,一天工钱十五文,谁来都一样!”
这下,不仅杨富贵愣了,连刚刚得了信,正要过来“上工”,顺便刺探一下情况的杨有金和钱多多也愣在了院门口。
请两个?
一天就是三十文?
这黄曼曼是疯了还是傻了?
杨有金和钱多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贪婪和一丝不解。
消息再次传回老宅。
杨老太先是震惊,然后是狂喜!
两个儿子都去挣钱!一天三十文!这得是多少粮食啊!
她看向王秀华的眼神都和缓了许多,仿佛那也是个能下金蛋的鸡了。
王秀华又惊又喜,不敢相信地看向杨有福。
杨有福也愣住了,黝黑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激动。
十五文!
他也能去挣十五文了!
“富贵叔,这事就这么定了。”黄曼曼不给杨富贵再反对的机会,“你去跟二叔说一声吧。”
杨富贵张了张嘴,看着黄曼曼笃定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他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侄女了。
但不知为何,他隐隐觉得,她这样做,一定有她的道理。
很快,杨有福和杨有金两兄弟就并排站在了黄曼曼家的院子里,准备上工。
杨有金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眼神却不住地往屋里瞟,想看看黄曼曼到底是怎么“点米成糕”的。
杨有福则显得有些局促,但更多的是期待和认真。
黄曼曼也不藏私,直接舀了一瓢处理好的野生稻米,又加了适量的水,倒进了那个被系统赋能过的石墩里。
“二叔,三叔,你们看好了。”
她拿起特制的木槌。
“打年糕,没什么秘方,就是把这米,打烂,打透,打出韧劲儿来。”
她一边说,一边开始捶打。
咚!咚!咚!
木槌落下,看似寻常,但每一次和石墩接触,黄曼曼都能感觉到一股微弱的能量在米粒间流转。
“要用力均匀,保持节奏。”
“像这样,一上一下,要有连贯性。”
黄曼曼示范了几下,然后把木槌交给了他们。
“你们试试。”
杨有金抢先一步拿起木槌,学着黄曼曼的样子,嘿咻嘿咻地砸了起来。
杨有福也拿起另一个木槌,默默地开始捶打。
起初还有些生涩,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活好像……没那么难?
随着他们的捶打,石墩里的米粒肉眼可见地变得粘稠、融合,渐渐散发出一种诱人的米香。
根本不像他们以前尝试的那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出来的还是夹生的米疙瘩!
“嘿!还真行!”杨有金惊喜地叫道。
杨有福虽然没说话,但眼睛也亮了,手下的力气更足了。
黄曼曼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卖力捶打,嘴角微扬。
她教的,确实只是最基本的发力技巧和节奏把握。
至于为什么这普通的米和水,在他们的捶打下,就能变成香软弹牙的年糕……
那是石墩的秘密,是系统的秘密。
而这个秘密,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看着两个叔叔脸上露出的喜悦和满足,黄曼曼心中安定。
这样也好。
有钱一起赚,矛盾摆在明面上,反而更容易掌控。
至于杨老太和钱多多的那些小心思……
呵,走着瞧吧。
只要核心技术在手,她有的是时间和方法,让他们明白,谁才是真正说了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