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听后有些好奇:“师姐,那你有几成把握碎丹成婴?”
林雨柔听后嘴角微翘,笑着开口说道:“怎么了,师弟,这么担心我?”
“对啊,师姐,你可是我的道侣,我当然担心师姐你了。”苏云实话实说。
林雨柔听了心中很是甜蜜。
作为天灵根,其天赋之高,在修仙界中可谓是凤毛麟角。
正常情况下,突破元婴对于拥有天灵根的修士来说,几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如同被保送一般。
然而,作为拥有天灵根的天才修士们所追求的并非仅仅是突破元婴,而是更高品质的元婴。
元婴的品质越高,就意味着其潜力越大,也就说明在修仙之路上能够走得更远。
在渡劫时,修士们往往能够冥冥之中感觉到自己最终会凝聚成何种品质的元婴。
如果能够遵从内心的声音,顺应这种预感,那么渡劫成功的几率基本上是100%。(天灵根)
但若是对冥冥之中的声音不满意,想要挑战更高品质的元婴,那就需要格外小心了。
因为此时,原本的“保送名额”(突破元婴)已经失去了,而且碎丹成婴的渡劫难度也会相应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修士必须拥有足够的底牌,才有可能成功渡过劫难。
一旦成功,不仅能够逆天改命,更能在未来的修仙道路上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然而,如果修士的底牌不够,无法达到渡劫的标准。
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渡劫失败,身死道消,从此与修仙之路绝缘。
当然,在修仙界中,总会存在一些天灵根的倒霉蛋,不知什么原因渡不过去。
然而,总体而言,那些挑战更高品质元婴而最终死去的天灵根修士,其数量远远超过了那些所谓的倒霉蛋天灵根修士。
毕竟,天灵根者皆为天才,而天才往往都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自负。
对于他们来说,老老实实去渡劫显然与他们的身份和天赋不相匹配。
因此,尽管传说中天灵根可以保送元婴期,听起来成功的概率应该高达 99% 以上,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真正能够成功突破元婴期的天灵根修士,其真实概率大约只有 36% 左右。
七成的天灵根修士会选择去凝聚更高品质的元婴,但最终能够成功的却仅有 10%。
假设有一百个天灵根修士。
其中,可能会有 1 个倒霉蛋无法渡过劫难。
而另外 70 个天灵根修士则会选择去追求更高品质的元婴。
然而,最终能够成功的仅有 7 人,其余 63 人都将以失败告终。
最后,剩下的 29 个天灵根修士可能会选择听从那冥冥之中的声音,选择保送元婴期。
……
不过这对于林雨柔都是小意思。
身为天灵根,纯阴之体,姜青黎的真传弟子。
在解决纯阴之体的经脉阴寒刺痛的问题后。
就算没有苏云给的天雷竹和《五彩净心莲》莲蓬。
林雨柔突破元婴期也轻轻松松。
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苏云。
和苏云双修后她丹田内出现的那个阳球解决了她的经脉问题。
只能说再没有纯阴之体的经脉问题后,对于林雨柔来说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两位师姐都是元婴期,过不了多久她也要突破到元婴期了。
到时候小青峰一共四位真传弟子,其中三位弟子都是元婴期。
师弟苏云的修炼速度更快,比她还要快的多。
入门的时间一年不到,细说的话其实不到九个月,现在就已经是筑基期了。
林雨柔感觉以师弟这个修炼速度,可能要不了多少年,师弟的境界就要赶超自己了。
这也是林雨柔感觉有些紧迫的原因。
现在师弟是筑基期一层,自己是金丹期十层。
因为灵力质量不一样。
所以师弟如果丹田缺少灵力的时候,她可以输送灵力轻轻松松的灌满师弟的丹田。
这样让师弟在战斗的时候几乎不会出现丹田灵力不够用的情况。
但是以后师弟的境界上来以后怎么办。
自己是不是就帮不到师弟了,那个时候就算是帮,也是师弟帮自己。
毕竟师弟的丹田大到离谱,这一点她是知道的。
林雨柔猜测,将来师弟突破金丹期一层的灵力储量,可能要超过金丹期十层的自己。
只要这样一想,林雨柔感觉到一股紧迫感。
一种帮不到师弟的挫败感。
自己不能帮助到师弟就算了,难道以后还要拖师弟的后腿?
不行!
修炼!修炼!努力修炼!
林雨柔只能这样要求自己。
……
“放心吧,师弟。”
“师尊给我找了一个适合我突破元婴的地方,突破元婴对我来说不算什么问题。”林雨柔回复道。
看到师弟的眉头微蹙,林雨柔继续宽慰道。
“而且我有你送给我的天雷竹,渡雷劫没有问题,上次我还修炼了炼体功法。”
“还有《五彩净心莲》的莲蓬,就算渡劫遇到心魔也没事,你就放心吧。”
听到此处,苏云放下心来,安心的躺在躺椅上面,意识沉入内世界。
他原来总感觉自己像是忘了什么。
如今听到师姐如此说,终于想起来了。
苏云再次睁开眼睛,手中出现了一节紫色天雷竹。
这一节天雷竹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紫晶色泽,宛如由千年紫玉雕琢而成,却又散发着勃勃生机。
它并非寻常竹子的修长多节,而是仅有孤零零的一节,显得格外奇异与凝练。
苏云手里突破出现的这一节竹身,约莫有常人手臂粗细,长度三尺有余,不偏不倚,直挺挺地矗立着,没有任何分枝,透着一股孤高与傲然。
竹节的两端,截面平整光滑,隐隐可见内部细密坚韧的纹理,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
竹身的紫色并非单一,而是深浅不一,流光溢彩。
深紫如夜空,沉静肃穆。
浅紫似云霞,灵动飘逸。
细细看去,竹身上布满了细密而古老的紫色纹路。
这些纹路并非人为雕琢,更像是天然生长,如同天雷劈落时留下的永恒烙印。
又似某种神秘的符文,闪烁着微弱而威严的光芒,隐隐有电光石火在其中流转、湮灭。
它散发着一股清冽而霸道的气息,既有着竹子特有的淡淡清香,又夹杂着一丝雷电过后的焦糊与金属般的凛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