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说这些有什么用,如今最要紧的是处理三个胎儿。”
剪秋:“福晋,汪格格没什么心机,不应该躲得开奴婢的安排,是不是有其他人在帮她。”
王格格是包衣出身,手底下有人。
周庶福晋有心机。
两人能躲开她的药,可以说得过去。
剪秋实在想不明白汪氏一个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人如何躲得开她的药。
宜修不以为意:“曹氏刚过府时低眉顺眼的,要什么没什么,府里最没底气的人就是她,谁能想到她有今天,看人不能只看表面。”
周季汪三人原先的出身各不相同,但她们皆是背后的主家从各地搜罗过来,特意记成了府里的嫡女,给她们提升身份。
在外人面前,这三人要么是江南商户之女,要么是官员之女。
总之三人明面上的身家底气不管哪一个都比生下三位阿哥前的曹琴默足。
应该说府里的妻妾每一个都比初入府的曹琴默有前程。
结果人家硬是凭着脑子与肚子在后院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了居福晋及两位侧福晋之下的头号人物。
有了这些事情,宜修的行事谨慎了很多。
剪秋:“是,奴婢知罪。”
宜修在呵斥剪秋不中用时,真轮到她时,也拿汪王周三人的胎儿没办法。
汪王两人的胎是曹琴默特意弄出来给温宜挡灾的,不会让宜修轻易除去。
周梦手中有钱,经常买大把东西来分散宜修的注意力,让人猜不出她真正要用的东西是哪样,同样躲过了宜修的手段。
加上正在几位妾室肚子里的三位格格,温宜前面就有六位格格了。
曹琴默觉得够用到她儿子上位。
搞完这单,就不打算弄了。
宜修的打胎行动在查出三人怀的是女儿时,停了下来。
宜修:“弘晖是男孩子,喜欢跟弟弟玩,这三个妹妹留下来亦无妨。”
剪秋松了口气,三人太棘手,要是福晋坚持要打了她们的胎,她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得手。
剪秋:“福晋说的对。”
宜修:“也就这三胎了,后面我不想再看到这种情况,新人进来的第一件事你清楚要做什么吧?”
剪秋:“奴婢知道了,请福晋放心。”
汪王周三人诞下格格不久,剪秋趁着几人在坐月子精力有限,难免有顾忌不到的地方,终于找了机会顺利将三人绝孕了。
包括周梦在内,这次同样没能逃过剪秋的手段。
康熙六十一年,四爷于灵前即位,曹琴默等人开始了哭灵日常。
每天哭完回来,都累得不行。
好在这种跪一天的哭灵只需七天,后面的守孝就简单一些。
七天跪完,后院几位妾室都请了府医。
曹琴默随大流的请了人,顺利把出了一个多月的身孕,是温宜无疑了。
音袖喜滋滋道:“庶福晋在这样的重要关头传出孕信,肯定能拿到一个更好的位份。”
曹琴默心里盘算着应该是贵妃,她的家世是低,架不住她的孩子多呀,加上肚子里这胎可是有四个。
如果这都拼不到一个贵妃之位,其他人的位份只会比原身那世更低。
曹琴默:“大行皇帝新丧,你的神情收敛些,莫要让人抓了把柄。”
音袖立马撤回一个笑脸,换上了一副难过的神情:“庶福晋教训的是,奴婢定不会拖庶福晋的后腿。”
曹琴默提点道:“进了宫,事情会更多,你身为我的贴身侍女,必得稳重些,平时没事,多跟安寿聊聊。”
安寿曾经遭受过打压,性子沉稳。
音袖自从跟了曹琴默,一路顺风顺水,没有原身那世的音袖踏实。
送完府医进来的安寿听到这话,问道:“庶福晋要音袖跟奴才聊什么?”
曹琴默:“音袖的性子有些欠妥,我想让你平时多提点她一些,后宫事情远比王府后院复杂,一个不慎,我们都将地位不保。”
安寿心知她说的是真的,若是真有事,曹琴默有四个孩子傍身,不至于要命,他们这些下人就不一定了。
安寿:“奴才平时会多看着些音袖。”
音袖:“庶福晋放心,奴婢会跟着安寿好好学,不给您惹事。”
曹琴默有孕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宫中。
正在拟定位份的宜修对于曹琴默这个眼中钉是没有半点折子,狠狠的在她的名字下面写了贵妃的位份。
剪秋:“娘娘,曹庶福晋只是个六品官之女,给个贵妃的位份,不是在抬举她吗?”
曹琴默连生三子,四爷为了让自己儿子的外家不太难看,有想过提携曹家人。
只是曹琴默似乎将曹家的智慧全部透支完了,余下的人都不怎么中用。
包括有着秀才之名的曹父。
曹父从小读书,读了几十年,依然是个万年秀才。
四爷提了几次,曹父仍是一副书呆子的样子,不懂变通。
其‘清纯’的模样看得四爷差点心肌梗塞。
他想不通曹琴默性子谨慎细致通透,怎么会有一批‘纯’成这样的家人。
如同他想不明白自己明明聪明过人,怎么会生出三阿哥这种‘纯’人一样。
无奈之下,四爷只得想办法给曹父谋了个六品礼部主事的差事,做到了父凭女贵。
他领着主事的官衔,实际上只是在礼部跑跑腿,实事没干一件,纯纯的混日子。
好在礼部的人知道他的来头,只要他不闹事,便懒得管他。
宜修不甘心道:“她的出身是低,可她能生,膝下有三位阿哥,肚子里又怀了一个,压过了府里所有的妾室。”
“就算本宫不给她这个贵妃的位份,到了皇上那里,也会给她提。她以前过府时,本宫没将她放在眼里,没想到如今却成了本宫的心腹大患。”
她巴不得妃嫔们的位份越低越好,可这是她能决定的嘛,但凡曹琴默少生一个阿哥,她都有理由给个妃位。
没得选择的情况下,她先给曹氏个贵妃位份,总比让皇上认为她心胸狭窄,故意打压妾室好的多。
宜修拿着拟好的册封名单到雍正这里做最后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