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东赞穿着布鞋,踩在工坊地面的石板上,越往里走,空气中墨香和松木烟熏味就越重。
工坊里,一张张榆木长桌像棋盘一样,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每张桌子前站着三个人,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就好像被一根线牵着的木偶。
禄东赞轻轻屏住呼吸,慢慢凑近离他最近的一个工作台。
中间站着一个大概四十来岁的人,他把袖口挽得高高的,露出古铜色的小臂。
右手握着一个缠着棉麻的枣木滚筒,此时滚筒正浸在石槽的墨汁里,乌黑的油墨顺着滚筒的纹路。
只见他手腕快速翻转,就像拨浪鼓一样,滚筒在蜡纸上“唰唰”地滚了三圈。
紧接着,他单手猛地拎起蜡纸下面垫着的木框。
这时,右边那个系着粗布围裙的年轻人早就等在旁边了,手指像啄米的鸟一样,
快速从木框夹层里抽出一张还带着墨香的报纸,“啪”的一声,拍在桌子右端。
“咚”的一声,禄东赞听到左边传来一个重物轻轻放下的声音。
转头看去,只见最左边的一个少年,正迅速把一张半透明的蜡纸平平整整地铺在木框的网格上,
那动作快得好像在跟时间比赛。
这边中间的人刚把木框压下去,滚筒又在他掌心快速转动起来。
整个过程,也就短短五息的时间,一张字迹清楚的报纸就已经放在桌子上了。
禄东赞猛地抬起头,目光在纵横交错的巷道里扫来扫去。
数不清的工作台后面,工人们忙碌的动作就像刮起了一阵龙卷风。
有人弯着腰往石槽里加墨,有人用竹夹子把印好的纸张码成高高的纸山。
最让他吃惊的是巷道中间来回穿梭的“铁甲虫”:
四个包着铁皮的木轮在地面上滚动,拉车的是个精壮的汉子,
他只用一只手握着车把,车上堆着的纸捆恐怕有三百斤重,
可他拉着车走起来,就像在春风里散步一样轻松,车轮在石板上碾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这是……?”禄东赞喉咙动了动,指甲都深深地掐进了掌心。
禄东赞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震撼不已:
“这蜡纸印刷法,居然如此厉害!几个人几个呼吸就能印出一张报纸。
照这速度,短短几个呼吸间,整个印刷工坊就能印刷上万份报纸。
这生产效率简直太可怕了!只要大唐有足够多的纸张,那得能印刷多少书籍啊?”
想到这儿,他只感觉背后冷汗直冒。
这时,身体现代李承乾走上前来,笑着介绍道:
“大相,这便是我大唐的流水线作业法。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放纸,一人专注印刷,一人进行收报。
待这边印刷完,就会有人送到后的人手里,重新印刷背面。
每个人只做一件事,效率自然提高了许多倍。
中间那人手上拿的是专门用于印刷的特制刷子,这黑色的液体就是特制的油墨。
至于那下面带有四个轮子的东西,叫推拉小板车,有了它,一个人就能轻松运送几百斤的东西。
再看最后面那个角落,是装订区,工人们会把印刷好的《大唐字典》内的书页按顺序整理好,然后装订成书。”
身体现代的李承乾一直在暗中留意禄东赞的一举一动。
看到禄东赞脸上露出震惊的神情,李承乾心中很是得意,立刻走上给他介绍了一下。
他心里可打着自己的算盘,给禄东赞展示了这么多,
禄东赞这辈子怕是别想走出上林苑了,而且以后必定时刻处于监视之下。
要是不乖乖听话,那就只能在上林苑里灰飞烟灭了。
禄东赞心里也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但他表面上很坦然,继续在工坊里四处观察。
他甚至亲自上手,试着印刷报纸,还推了推那小板车。
做完这些后,他站在一旁,拿起一份报纸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难看,脸色也越发凝重。
禄东赞是什么人?只看了一会儿报纸内容,他就明白这报纸的作用了。
此刻,他对吐蕃的未来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心里彻底被大唐的实力折服了。
放下报纸后,他又火急火燎地跑到对面,拿起一本《大唐字典》翻看起来。
身体现代李承乾见状,走上前笑着说:
“大相,这《大唐字典》你怕是看不懂吧?”
禄东赞哼了一声:
“哼,是有些看不懂。”
“这字典可是个好东西,有了它,识字、查字都方便得很。
来,我给你讲讲这上面的拼音怎么读,怎么用它查字典。”
禄东赞白了他一眼:
“哦?那我倒要听听,你可别糊弄我。”
李承乾也不生气,指着字典上的拼音耐心解释:
“大相,你看这拼音,就像我们大唐的一种特殊符号,
每个符号都对应一个读音……按照这个方法,就能查到你想找的字。”
禄东赞本就认识大唐的文字,可当身体现代李承乾详细给他解释《大唐字典》的奇妙之处时,
他瞬间惊得呆住了,周围的声音仿佛都消失了。
身体现代李承乾的话,让禄东赞瞳孔微微放大,身子不自觉地轻轻颤抖起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给定住了。
他心中震撼不已,内心的想法脱口而出:
“这《大唐字典》简直就是神器啊!有了它,哪怕是三岁小孩都能快速识字,
想要看懂书,有这本字典在,就能很快明白其中的意思。
照这样下去,大唐以后的读书人肯定会越来越多,稍微培养一下,这些人就能成为大唐的可用之才啊!”
身体现代李承乾看着禄东赞的样子,笑呵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道:
“大相,以后就安心在上林苑为大唐效力吧,别再对吐蕃抱有什么幻想了。
吐蕃归入大唐版图,那是迟早的事,到时候大家都是自己人。”
禄东赞身子猛地一震,神色骇然地盯着现代李承乾,问道:
“太子殿下,您这话是何意?........”
其实他心里明白李承乾的意思,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
身体现代李承乾却不再理会他,转身朝着正在认真观看《大唐字典》装订过程的李世民走去。
一直默默跟在他们身后的马周与王玄策对视了一眼,那眼神中似乎传递着某种默契,然后也跟着走了过去。
留下禄东赞独自一人站在原地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