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听蕴婉这么说,面色总算缓和了一点,可心里还是对包衣奴才起了戒心。
“我仔细的回想一下,各个皇子内院,包衣侍妾生的孩子最多,得宠的也大多是包衣侍妾。”
董鄂蕴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缓缓道。
“皇上给儿子赐的包衣侍妾最多,按照概率来算,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不稀奇。”
见九阿哥不赞同看着自己,董鄂蕴婉继续道。
“妾身知道爷担心那四个格格不安分,可只要爷只顾着我。”
“她们四人能挑起的风波就会小很多。”
“没爷的看重,除了至亲之人或者蠢货,没人会帮她们的。”
九阿哥面色这才彻底缓和,他起身托着蕴婉的屁股,把她像抱小孩那样抱起来,笑意盈盈的望着怀中人。
“爷知道了,不过爷把你放在心尖尖上,你也要把我放在心尖尖上,不然爷可不依。”
他的语气尽管带着几分孩子气,可尾音上扬,明显心情很好。
董鄂蕴婉捧着他的脸,在他期待的目光中,轻轻点点头。
九阿哥立刻畅快的大笑起来,笑声从正房飘出去,在正院中飘荡。
*
董鄂蕴婉虽然对那四个格格起了戒心,还是吩咐人给她们每餐加了两个菜。
自己虽然防备着她们,可只要她们不起坏心思。
自己也不会吝啬银子,会让她们的日常生活很舒适。
不过分享丈夫这一项,那就免了。
*
第二天九阿哥的新婚假期就完了,他早早起来去上学。
中午的时候,九阿哥看到周福手里提着的两个食盒。
眼里闪过一抹笑意,转头对十阿哥道。
“看,我就说,你嫂子不会落下你的那份。”
十阿哥接过两个食盒,一边把饭菜往外拿,一边道。
“弟弟听九哥念叨九嫂性子高傲,还以为她像八嫂一样,只能想的到八哥,根本想不到我们。”
两人和八阿哥关系较近,就常到三所吃饭。
不过饭桌上的菜,从来都是八阿哥爱吃的。
九阿哥心大不在意这事,可十阿哥却暗暗记了下来。
九阿哥把食盒里的筷子递给十阿哥,语气带了点淡淡的厌恶。
“八嫂没有亲生的父母教养,安王府的人也只知道纵着她胡闹任性。”
“八嫂没有受过正常的规格教育,对于人情理事这方面,哪里比的上爷福晋。”
“你嫂子哪怕内里孤傲,可大面上却比四嫂和太子妃还周全一些。”
九阿哥等十阿哥接过筷子,用手肘捣了一下,没好气的道。
“老十你九嫂挺好的,关于她脾气傲的这些话,那都是我不懂事的时候说的。”
“以后你可不能提了。”哥哥我还想上床。
十阿哥:“……………”
九哥你不是说等九嫂嫁进来后,会好好教育她嘛!
现在怎么突然变了脸,还有些怕媳妇的意思。
不过九哥平时挺聪明的,自己刚刚那些话的用意,是想让九哥明白。
八福晋不看重他们两个人,可能是由于八哥不作为造成的。
要是八哥愿意作为,以郭络罗氏对八哥的在乎,会这样对待他们兄弟二人。
没见八福晋刚开始不愿意给卫母妃请安,八哥为这事郁闷的醉了一场后,郭络罗氏就改了嘛。
不过既然九哥没反应过来,十阿哥也没有强求。
只是冲九阿哥点点头,表示自己绝不会再把九嫂和郭络罗氏往一起扯。
九阿哥满意了,便和十阿哥开动了,今天的菜式依然是两人没见过的。
提膳的太监周福介绍道,这是水煮鱼,毛血旺,开水白菜,清蒸江团,银丝面。
董鄂蕴婉昨天就发现九阿哥虽然没吃过辣椒。
可很喜欢吃辣的菜,还说十阿哥应该也会喜欢。
(现阶段辣椒只在贵州和两广小范围流传,大部分的时间,人们若想追求辛辣的口感只能借助胡椒和别的调味品。)
十阿哥看着红彤彤的水煮鱼,有些新奇,迫不及待的下了一筷子,随即眼睛一亮。
九阿注意到这一幕,挑挑眉:“看看,我就说这口味你也会喜欢。”
十阿哥又吃了几筷子,才回道:“这口味鲜香麻辣,确实够味。”
两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胃口惊人。
六人份的饭菜,两人吃的七七八八,才依依不舍的放下筷子。
就这,下午董鄂蕴婉派人送来的几盘子糕点,这两兄弟也吃了个干净。
董鄂蕴婉听送膳小太监禀报完,第一次觉得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不是一句空话。
她弟弟符石也是长身体的年纪,胃口就是自己的三倍而已,而九阿哥估计有自己的六倍。
*
晚上,九阿哥挑了帘子进来,见西稍间的书房里面。
蕴婉正坐书桌前下写着什么,看着十分娴静安宁,让人浮躁的心瞬间平静下来。
他走近一看,原来蕴婉是记录各位送的礼单。
九阿哥走到她身后,弯腰趴在她肩上。
“这些东西让账房来弄就行,不用你亲手做这些琐碎事。”
董鄂蕴婉感觉后背和肩膀一重,也不在意。
抬手蘸了一下墨汁,继续记录,抽空回道。
“我想把四所的事物先熟悉一遍,后面再思考如何管理这些宫人。”
九阿哥闻言也不再多说,只是看着礼单上的直郡王和诚郡王。
歪头望着蕴婉,眼神期待:“婉婉,你说爷初封的爵位是郡王还是贝勒。”
董鄂蕴婉:“……………”
九阿哥想的是不是有点多,前几位皇子有军功,初封都才是贝勒和郡王。
九阿哥寸功未立,初封肯定很低,而且他还是一个同母哥哥。
有五阿哥在前面压着,九阿哥的爵位还得更低。
而且康熙自从上位后,对宗室继承爵位的条件一再加高。
以前若九阿哥是贝勒,那他的嫡子就会继承贝勒爵位,其余嫡子继承贝子爵位。
可现在考封制度下来后,嫡长子是爵位降一等承袭。
剩下的孩子还得参加考封,才能得一个微末爵位。
董鄂蕴婉以前听人提起这些事,心里没有多大的触动。
甚至觉得康熙的做法很正确,因为这是削弱宗室权利,加强皇权的必经之路。
可当自己嫁给九阿哥,立场产生了变化。
对这事她的心情也微妙起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