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星光点点洒落在莫高市的戈壁边缘。光伏板在微弱的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银辉,仿佛一片静默的海洋。林海阳站在指挥室门口,望着远方那片曾经荒芜、如今却生机初现的土地,心中涌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平静。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秘书发来的信息:“沙特代表团预计明天上午十点抵达机场,随行人员包括能源部官员和技术专家共十二人。”
他轻轻合上手机,抬头望了眼天际线,那里已经开始泛起淡淡的灰白。新的一章,正悄然翻开。
第二天清晨,林海阳已站在机场贵宾通道前等候。风有些大,吹得他的衣角猎猎作响。接待团队已经就位,翻译组也提前到位,准备迎接这次意义非凡的国际访问。
飞机缓缓降落,舱门打开,一行身着西装的外国官员走下舷梯。为首的一位中年男子面容沉稳,目光锐利,在看到林海阳时微微颔首致意。
“欢迎来到莫高。”林海阳用流利的英语开口,语气温和却不失力度,“我们期待已久。”
对方点头回应,伸出手与他相握,掌心温热有力。“感谢您的热情款待,林市长。我们此行,是为了亲眼见证这片土地上的奇迹。”
行程安排紧凑而有序。由于代表团临时更改了到达时间,原本计划的午间休息被取消,直接进入首日考察。林海阳迅速调整方案,将重点放在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并特意安排了一场现场演示。
午后,阳光炙热,风沙却意外地大。当车队抵达光伏生态区时,部分光伏板表面已积了一层细密的尘土,影响了发电效率和视觉展示效果。
“启动自动清洁系统。”林海阳果断下令。
技术人员立即操作,数台喷淋装置开始工作,水雾洒落在光伏板上,冲刷出一道道清晰的轨迹。与此同时,无人机升空,将实时画面投射到讲解屏幕之上。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远程监测与维护系统。”林海阳指着屏幕上不断变换的画面解释道,“不仅可以实时监控每一块光伏板的工作状态,还能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整体运行效率。”
一位沙特技术官员仔细观察着画面中的数据变化,时不时低声交谈几句,神色凝重。
次日上午,考察团前往沙漠边缘的试验田。这里种植的是耐旱牧草,也是“板下养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只羊正在光伏板下悠闲吃草,毛色光亮,神态安详。
“这些牧草不仅能提供饲料,还能防止沙土流失。”林海阳一边介绍,一边引导他们走到一处围栏边,“我们与本地牧场合作,由村民负责日常管理,企业支付固定费用,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循环。”
一位官员蹲下身子,随手拔起一株草,仔细观察根系长度和土壤湿度,随后点了点头。
“你们是如何确保这种模式长期有效的?”他问道。
“这正是我们邀请您参观的原因。”林海阳示意工作人员递上一份合同副本,“这是与当地村民签订的合作协议,明确责任与收益分配,保障双方利益。”
那位官员接过合同,翻阅片刻,目光在几个条款处停留许久。
考察的最后一站是项目控制中心。在这里,林海阳展示了项目的整体规划图和未来扩展模型,并播放了一段模拟视频,详细说明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和预期成果。
“根据我们的测算,第一阶段建成三万亩即可实现初步效益。”他指着屏幕说道,“后续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确保资金和技术的有效利用。”
代表团成员纷纷点头,显然对这个方案表示认可。
然而,就在会议即将结束之际,一名沙特代表提出了一个附加条款:“我们希望三年内能建成十万亩光伏绿洲,并要求贵方派遣长期驻地专家协助管理。”
会议室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个要求明显超出了当前项目的能力范围,也隐含着一定的政治意图。
林海阳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调出历史施工数据,投影到屏幕上。
“过去五年,我们在莫高的平均年建设面积为两万五千亩。”他语气平稳,“考虑到气候、资源调配等因素,建议分阶段实施,第一年完成三万亩试点,逐步推进。”
短暂沉默后,那位沙特代表轻轻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建议。
签字仪式定于当天下午举行。但在前夜,一封匿名邮件却打破了这份宁静——消息称沙特内部存在反对声音,可能会影响最终决策。
林海阳连夜联系外交部门核实信息来源,同时通知法务团队做好应对预案。
次日,签字仪式如期举行。林海阳在致辞中主动提及此事。
“我们理解任何国际合作都可能存在分歧,但我们的项目始终秉持公开、透明、互利的原则。”他环视全场,语气坚定,“我们愿意接受监督,也欢迎各国共同参与,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会场响起掌声,代表团团长起身鼓掌,随后郑重签署协议。
500亿美元的投资正式落地,沙特政府决定引入该项目,并任命林海阳为线上顾问,协助后续推进。
签字完成后,林海阳低头看了一眼文件上的印章——“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字样清晰可见。
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成功,更是中国经验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仪式结束后,代表团陆续离开,林海阳站在签字台前,久久未动。
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小奕。
“你今天表现得很好。”她轻声说。
林海阳转过身,露出一丝微笑。“这只是开始。”
他望向窗外,远处的光伏板依旧静静地伫立在风沙之中,仿佛永远不会倒下。
风吹过,扬起一片细沙,掠过他脚边的一株幼苗,叶子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