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宋明婵两眼一黑,差点撅过去。
好一会儿后,她才缓过神来,伸出手,颤颤地指着萧允。
“你可知你若坚持娶她,会面对多少非议,会遇到多少阻力?”
萧允挥开桌上碎裂的茶杯,拿过一旁空置的茶杯,重新为倒上茶。
“儿臣知道,这些阻力可以来自朝堂,可以来自民间,但不能来自儿臣的亲人。”
他将倒好的茶推到宋明婵面前。
“儿臣的屠刀可以挥向无关的人,但儿臣不想挥向你们。”
“母后,别逼儿臣。”
宋明婵脸色愈加惨白,看萧允的目光如同看一个怪物。
“如果我们阻止你,你就要杀了我们吗?”
萧允没有回答,但眼里的坚决已说明了一切。
宋明婵无言以对,只能无助地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下去。
热茶入腹,她才感觉自己的身体温暖了一些,神思也清明了不少。
“为什么这么护着她,就因为她救过你的命吗?”
萧允想了想,如实说道。
“儿臣一直以为自己很强大,5岁时便能挡在母后身前,替你和珏儿抵挡后宫的冷枪暗箭。儿臣也曾深以为豪。”
“直到后来,儿臣遇见她,才发现,被别人护着的感觉也不错。”
宋明婵怔住,双眸定定地看着萧允。
“母后一个成人,面对他人欺凌,只能躲在一个幼儿身后,靠他翻身做主。”
“宋轻瓷一个弱女子,面对拿刀的歹徒,却敢挡在儿臣身前,为儿臣遮风挡雨。”
宋明婵眼里泪光闪动,两滴泪无声地从眼角滑落,没入衣领。
她一脸愧疚地忏悔。
“对不起,都是母后无用,才会让你小小年纪,便受那么多苦。”
萧允没有理会她的眼泪,继续说道。
“她也不会像母后一般,靠着儿臣的残暴嗜杀翻身,却又指责儿臣嗜血残暴,不够仁善。”
宋明婵闭上眼,无言以对。
“母后就疼疼儿臣吧,这些年儿臣一直护着你和珏儿,你们既无心也无力护着儿臣,便让愿意护着儿臣之人陪在儿臣身侧。”
宋明婵睁开眼,透过朦胧的泪眼,看向自己的儿子。
他那般清俊,那般优秀,也那般叛逆。
他不是自己想要的乖顺听话的儿子,可也是他,让自己坐后位,得享今日后的荣华富贵。
“母后不会阻止你和她在一起,但母后也不会帮你。”
“母后改变不了你父皇和珏儿的想法,也改变不了朝臣和百姓的想法……”
这些年,她什么也改变不了。
就连她的命运,都是靠儿子改变的。
萧允轻笑一声:“好。”
他本来也没奢望宋明婵能改变什么。
她软弱惯了,便是别人拿刀抵在她胸前,她也只会无助落泪。
她靠着自己坐上后位,后又靠着萧珏坐稳后位,从来没靠过自己。
他不怨宋明婵护不了儿女,但也不希望她拖儿女后腿。
宋明婵脸色灰败,看向萧允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沧桑。
“母后阻止不了你,但也想劝你一句。你既喜欢她,就别让她成为众矢之的。你再强大,也只有一个人,对抗不了整个天下。”
萧允想要让宋轻瓷当太子妃,困难重重,全是阻碍。
萧允点头:“多谢母后提醒,儿臣自有分寸。”
从他决定对宋轻瓷上心开始,便在谋划。
逆大势虽难,但事在人为,总有成功之日。
萧允离去前,叮嘱宋明婵。
“儿臣想让宋轻瓷当太子妃之事,母后先帮我瞒着珏儿和父皇吧,待儿臣准备好了,会亲自与他们说。”
萧珏和嘉明帝都是强势之人,做事我行我素。
宋明婵虽懦弱,但胜在心软,从无害人之心。
他相信这事她会替自己瞒着,甚至在宋轻瓷面对他们的刁难时,出面维护她。
这也是他敢直接和宋明婵表明心意的原因。
宋明婵有些无力地看着他。
“珏儿和你父皇都心细如发,聪明绝顶,他们很快会察觉你的心意的。”
萧允倒也不慌,自己的父亲和妹妹,他一直很了解。
“母后能瞒一日是一日吧。”
宋明婵失魂落魄地目送萧允离开凤仪宫。
宋轻瓷在东宫待了两日,身体稍好,便迎来了萧珏。
萧允回宫后还没去过她府上探望,她等不及,便亲自来东宫探望萧允。
萧允正在御书房与皇帝议事未归,萧珏于是来到了偏殿见宋轻瓷。
宋轻瓷正在殿中画画,看到萧珏前来,急忙放下了画笔,亲自去殿门口迎接萧珏。
萧珏也不把自己当外人,进了殿中便直接走到桌旁坐了下来,开门见道。
“宋姑娘几日前说要搬离东宫,似乎食言了。”
宋轻瓷从她语气中听到了几分不客气,赶忙解释道。
“民女这几日身体不适,太医说需要时常诊治,且需要宫中名贵药材调理。殿下体谅民女身体,允民女调养好再搬。”
萧珏挑眉看她:“哦,那你若身体一直不好呢?”
宋轻瓷轻声道:“民女今日身体已恢复不少。”
萧珏淡笑一声。
“是吗?那过两日来公主府参加雅集吧,正好,本宫有位朋友,是宋姑娘的故人,想必宋姑娘有兴趣认识。”
故人?
宋轻瓷有些奇怪,她和萧珏的共同熟人,应当只有萧允一人才对。
见宋轻瓷面露疑惑,萧珏轻笑道。
“放心,宋姑娘是哥哥的救命恩人,本宫不会害你的。”
她让下人将请帖递给宋轻瓷,扔下一句“两日后,宋姑娘可一定要来,本宫会一直等着宋姑娘的”后,便施施然离开了。
不多时,萧允回来了,得知萧珏邀请宋轻瓷去公主府参加雅集,他也没当回事。
萧珏好热闹,日常无聊时经常举办各种宴会,他早已习惯了。
只是听闻萧珏说要介绍故人给宋轻瓷认识,他神色微怔,随即又了然一笑。
见宋轻瓷神色间似有不安,他握住了她的手,安抚他。
“别担心,两日后我陪你一起去。”
“这位故人,想必你很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