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它们的孢子能够在太空里生存漂浮,一旦漂浮到你的母星上,一场灾难就会爆发。
因而赵小侯主持的这个项目组主要就分为了几个部分来研究。
其一就是大面积清理武器,其二就是针对虫族孢子的清杀手段,其三则是后续针对虫族的基因病毒武器。
以赵小侯的智力以及知识储备,学科分数,搞这类研究实际上并不困难。
尤其是在获得虫族尸体以及活体之后,就更快了。
他们很快就对虫族的基因进行了测序。
而基因测序的结果,让赵小侯对虫族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这种虫族的基因和蓝星上的生物并不一样。
它们的基因乃是由两条半的螺旋组成。
之前就说过了,蓝星生物的基因是两条螺旋链相互缠绕组成。
太空大猩猩则是三条螺旋链缠绕而成。
而虫族的基因则是两条螺旋链之外还有半条长出很多触手的螺旋链。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虫子的基因里,那两条螺旋链是相同的,而那半条触手螺旋链的相似度就不同了,有些虫子之间那半条触手螺旋链的相似程度导致整个基因的相似度低于80%。
这就让赵小侯感觉很怪异。
毕竟一个种族的基因虽说会有些轻微的不同,但绝大多数都应该是一样的,这样才能够维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而虫子的基因无疑打破了蓝星传统基因学的框架。
在蓝星上,基因相似度别说低于80%,低于98%都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了。
随后主力舰队又冒险将一些虫族孢子收集送了回来。
当然,实验室的防护等级是极高的,这些虫族孢子不至于能够从实验室里扩散出去。
在研究了虫族孢子之后,赵小侯算是发现了华点所在。
原来这虫族的基因之所以会长成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这样能够更快速的吸收其它物种的基因,从而更快速的进化。
虫族孢子的基因和虫子的基因相比,具有很高的侵蚀性。
在做实验的过程里,赵小侯将一些虫族孢子洒在几头小白鼠身上,这些孢子很快就侵蚀进了小白鼠体内,之后就侵占了小白鼠体内的器官,然后几头小白鼠变成养分,让透明实验箱里出现了一根微型的肉柱。
等到肉柱裂开的时候,里面钻出了一头小巧体型的虫子。
而这头新生的虫子就好似小白鼠和甲壳虫的混合体,具有小白鼠的敏锐嗅觉,体外覆盖着一层厚实的甲壳。
发现这一点之后,赵小侯之后又进行了多次实验,其中的实验品除了小白鼠之外,还涵盖了蓝星上很多物种。
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虫族孢子能够吞噬吸收蓝星生物的基因,然后将其中一些基因嫁接在那半条触手螺旋链上,从而显现出蓝星生物的一些特征。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虫子为什么形态各异,光是见过的虫子形态就有数万种之多。
并且就算是同一种类型的虫子,它们较为相似的形态之下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很显然,这就是虫族吞噬其它星球的生物,吸收而来的基因特征了。
赵小侯这个时候只能庆幸这些虫子没有遇上太空猩猩。
如果它们将太空猩猩吞噬了,吸收了太空猩猩的基因,那简直就是一场恐怖事故。
想象一下吧。
以虫族的恐怖繁衍能力,培育出数十万,乃至于更多带有太空大猩猩特征的虫子,并不是什么问题吧?
漫天的太空大猩猩奔袭而来。
现在的大夏文明恐怕还真心挡不住。
那样的话,那支虫族的文明等级换算就不止3级了,至少在4级或者5级了。
不过话说回来,战争乃是刺激科技突飞猛进的最好猛药,这一点都不假。
那支主力舰队在布防空间虫洞之外后,也没有老老实实的只守在空间虫洞外,而是借着虫族移动速度较为缓慢的情况,又跑出去和虫族打了十多次仗。
战果是极为辉煌的。
至少消灭了超过150亿数量的虫子。
这倒不是说大夏舰队的战斗力下降了,而是那些虫子学聪明了,它们飞过来的时候,将彼此间隔拉得更大,以至于战舰的粒子炮进行攻击时,杀死的虫子会更少。
但太空里正朝着3号行星慢慢飞过来的虫舰至少还有5万艘,也就意味着此时太空里还有500亿以上的虫子。
并且那些已经被虫族占领的行星,小行星也在源源不断的产出虫子。
最让人感觉恐怖的就是,太空战场上的虫子尸体残骸也会被一种体型庞大的虫子吞噬回收,然后运送回那些行星,小行星去。
这些虫子尸体残骸是培育虫子最好的资源。
毕竟从行星上开采的各种资源,还需要那些肉柱不断转化。
而这些虫子尸体残骸的利用率则更高。
要说在和大夏舰队战斗时,很多虫子是留不下尸体的。
只要被战舰的粒子束击中,这些虫子都会在一瞬间汽化升华,变成气体。
但并不是说所有的虫子都无法留下尸体,也有很多虫子是被无人机,太空炮台击杀的,这些无人机,太空炮台的粒子炮威力不足,无法将这些虫子的尸体汽化。
因而太空战场里的虫子尸体残骸数量还是相当惊人的。
至少有十分之七的虫子留下了尸体,而这些尸体残骸又能够转化培育出30%的虫子。
这对于虫族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补充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支主力舰队的频频出战,也是有好处的。
他们给大科学院提供了虫族更多的数据。
这也使得赵小侯带领下的项目组研发速度加快了不少。
这不,也就一周时间,项目组的武器小组就给赵小侯传来了好消息。
他们研制出了3款大面积战场清理武器。
随后赵小侯也兴致勃勃的去观看了他们的武器测试。
怎么说呢,这三款武器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第一款武器实际上就是超级粒子炮的超级清理版本。
科研人员通过削弱超级粒子炮的束缚力度,使得粒子束在发射之后,就会以90度弧度的角度对前方进行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