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以利用这段假期回家去看看,享受一下家庭的温暖。
而赵小侯则是抽出时间,参加主持了这一届的大科学院科技大奖的颁奖大会。
和以前一样,赵小侯即便是拼命推辞,但大科学院科学家联席会议还是给了他一个一等奖。
有一说一,如果不是看在系统会给奖励的话,他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毕竟自己既是颁奖主持,又是获奖人员,看上去怎么都有点走后门的嫌疑。
这次大科学院科技大奖的举办地还是在大夏地表京北举行的。
参会成员除了大夏的很多科研人员,学者之外还有不少外国科学家参加。
他们一部分是加入了大夏大科学院的外籍科学家,一部分则是从国外过来的获奖者。
另外还有众多的国内外记者参与。
这并不奇怪,现在的大夏已经和其他国家在各方面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各国的老百姓做梦想都要移民到大夏来。
因而大夏搞什么重大活动,尤其是像这种顶级科技大奖的颁奖大会,来参加的各国记者就特别多,甚至于已经超过了诺奖的颁奖典礼。
毕竟各国老百姓现在爱看这个,各大媒体自然就会加大报道力度。
等赵小侯很不好意思上台领取那个一等奖后,系统的声音就在他脑海里响了起来:“叮!恭喜宿主获得大科学院科技一等奖,系统奖励6000自由分数,6000自由科研点,残缺的空间折叠技术。”
嗯?
坐回自己座位上的赵小侯都有些愣神。
空间折叠技术?
这名字和空间折叠跨越技术很相似啊。
赵小侯随即就查看起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技术资料。
良久之后,大会结束,旁边的秘书提醒了他一下,他才缓缓回过神来。
要说这空间折叠技术看上去名字和空间折叠跨越技术很相似,但实际上,空间折叠技术比空间折叠跨越技术要高深很多。
之前就说过,空间折叠跨越技术实际上就是将空间进行折叠,使得两点之间的距离无限缩短,最终达到类似于空间跳跃的目的。
而这空间折叠技术则是将一部分空间折叠之后固化在某件东西上。
如此一来,这件东西就近乎于乾坤袋一样的存在,能够在小小的体积内存放入远超过这个体积的物资。
除此之外,还能够将一个东西进行空间折叠,将这个东西缩小,进行储存。
当撤掉空间折叠之后,这个东西又能够完全无损的恢复原状。
就算是傻子都能够看出,空间折叠技术以上两个方面的应用,前景有多么广大。
当然,赵小侯也知道,饭得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想要将这空间折叠技术补全,搞出来,就得先将前面的路走完。
现在就是先将空间虫洞利用技术研究到一定程度才行。
结束了颁奖大会之后,赵小侯还有几天假期,他也没有回去香炉市,而是留在京北,和青花的一些同事吃了吃饭,顺便还到处走了走,了解了一下现代科技对民间的影响变化。
毕竟作为大科学院的执掌人,每年大科学院的科研整体计划都是由他来制定的。
他也不能完全坐井观天,闭门造车,需要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科技产品,怎么才能利用科技让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更幸福。
假期结束时,他就返回了2号星际太空站。
空间虫洞利用技术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们也回来了,享受了假期与家人一起的幸福快乐生活之后,他们的精神状态可要比之前强太多了。
不过想要将空间稳定放大器的直径进一步放大,难度还是很大的。
就现有材料而言,基本上是做不到了。
不过还好,几天后,赵小侯就接到了好消息。
电磁场固化项目组传来了好消息,他们攻破了一种波长为200纳米的紫外线固化技术。
准确来说,这种波长200纳米的紫外线介于远紫外线和中紫外线之间。
其固化之后形成的材料拥有极为强大的物理性能,乃是目前在硬度、韧性等等方面最为出色的材料。
简单来说,如果用这玩意来制造太空电梯的主绳索,那么只需要将绳索直径做到2毫米就足以承受太空电梯所带来的巨大拉力。
由此可见这种材料的性能有多么恐怖了。
毕竟空间稳定放大器想要稳定住放大之后的虫洞,就必须承受着持续不断的空间波动。
这种空间波动实际上能够摧毁绝大多数材料的物理稳定性。
赵小侯很快就赶到了电磁场固化项目组,旁观了这种紫外线固化材料的测试实验。
而实验测试报告里的数据,也让他很满意。
这种材料无疑就是空间稳定放大器的最好外壳材料。
很快,赵小侯就批准了大批量生产这种材料的申请报告。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紫外线固化材料生成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想要将其加工为自己所需要的形态,这个加工成本就要比其生产成本高上数百倍不止。
没办法,到目前为止,想要加工这种材料唯一的手段就是利用收束之后的超高能粒子对材料进行冲击。
说白了,就只有现在最先进的粒子炮才能够对这种材料进行加工,并且需要长时间的粒子束冲击。
为此,赵小侯还不得不批准了一大笔信用点券,用建造专门的粒子束加工机器。
当然,这点钱只是一个开始,实际上之后的加工才是大开销。
这么说吧,下一代空间稳定放大器的外壳只用了1个月时间就制造了出来,但其消耗掉的能量丝毫不亚于一支主力舰队持续不断开火一个月!
也就是说,仅仅这个空间稳定放大器的外壳,所消耗掉的能量就和之前在太阳系外边缘地带,三支主力舰队与歼星号战星与外星舰队大打出手的能量消耗差不多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粒子束加工机器所消耗的能量是直接从太阳吸能站转移过来的部分电能,而不是反物质。
毕竟电力转换为反物质,反物质再转换为电力,期间几次转换,所损耗的能量可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