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李大能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压出来,带着无尽的悲凉与决绝,“记住……我们是大唐的军人……是邺城百姓的……最后一道防线……”
秦将军的眼眶瞬间湿润,他猛地挺直了脊梁,颤抖的声音中带着坚定:“将军!末将……末将绝不后退一步!”
“好!好!”李大能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缓缓地捡起地上的长枪,用尽全身力气站起身来,“兄弟们!随我……杀敌!”
话音未落,秦将军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的瞳孔猛地收缩,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将军!等等!那……那不是突厥人的旗帜!”
李大能一愣,他努力地睁大眼睛,想要看清那支骑兵队伍的旗帜。
然而,多年的征战和疲惫已经让他的视力大不如前,他只能隐约看到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上面似乎绣着一个巨大的……“炎”字?
“炎?”李大能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努力地回忆着,大唐周边,有哪个国家的国号中带有一个“炎”字?
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道亮光,一个尘封已久的名字浮现在他的心头——大炎!
“大炎?难道是……大炎的军队?”李大能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惊喜。
秦将军也反应了过来,他激动地喊道:“将军!是大炎!是大炎的白袍军!他们来支援我们了!”
“白袍军?”李大能的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想起了一个传说,一个关于大炎北斗将军陈庆之的传说。
传说中,陈庆之率领的白袍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大炎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难道……真的是陈庆之来了?”李大能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紧紧地盯着那支越来越近的骑兵队伍,希望能够看到那个传说中的身影。
就在这时,那支骑兵队伍已经来到了邺城城下,为首的一员将领,身穿一身白袍,手持一杆银枪,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是大炎北斗将军陈庆之!”秦将军激动地喊道,“将军!我们有救了!”
陈庆之策马来到城下,抬头看向城墙上的李大能,朗声道:
“大炎北斗将军陈庆之,奉命前来支援邺城!李将军,速速打开城门!”
李大能闻言,心中大喜,他连忙下令:“快!快打开城门!迎接大炎的援军!”
城门缓缓打开,陈庆之率领着白袍军进入了邺城。
战后的邺城,一片狼藉。
街道上,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焦糊味。
百姓们聚集在街道两旁,看着进城的大炎军队,
“是大炎的军队!他们来救我们了!”
“我们有救了!我们不用死了!”
“感谢大炎!感谢陈将军!”
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向着陈庆之和大炎军队叩拜。
陈庆之翻身下马,走到百姓们面前,将他们一一扶起,温声道:“乡亲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理应守望相助!大家放心,有我们在,突厥人休想再踏入邺城半步!”
百姓们听到陈庆之的话,更加激动,纷纷表示要与大炎军队一起,共同抵御突厥人的入侵。
然而,邺城的官员们却是一脸的忧心忡忡。
太原府官员卢白杨急匆匆地找到李大能,焦急地说道:“李将军,这……这大炎军队入城,恐怕不妥啊!”
李大能皱眉道:“卢大人,此话怎讲?大炎军队是来支援我们的,我们应该感激他们才是。”
卢白杨叹了口气,说道:“将军有所不知,这大炎与我大唐,虽然都是炎黄子孙,但毕竟是两个国家。如今大炎军队入驻邺城,若是他们有异心,我们岂不是引狼入室?”
李大能闻言,沉默不语。
他知道卢白杨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是,他也知道,如果没有大炎军队的支援,邺城恐怕早就沦陷了。
“卢大人,此事我会向陛下禀报,请陛下定夺。”李大能说道,“当务之急,是尽快安抚百姓,重建家园。”
卢白杨点了点头,说道:“将军说的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邺城百姓对大炎军队的欢迎,以及官员们的担忧,很快就传到了青州。
青州城内,百姓们纷纷议论,有人认为大炎军队是救星,应该欢迎他们入关;也有人认为大炎军队是外敌,应该提防他们。
青州大将军李海鹰听到这些消息,心中充满了担忧。
他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诸位,如今大炎军队已经进入邺城,青州百姓议论纷纷,我们该如何应对?”李海鹰问道。
众将面面相觑,一时间没有人说话。
“将军,依末将之见,我们应该立刻派兵前往邺城,将大炎军队赶出去!”一名将领说道。
“不可!”另一名将领反驳道,“大炎军队是来支援我们的,如果我们这样做,岂不是恩将仇报?再说,大炎军队实力强大,我们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大炎军队在我们大唐的土地上横行霸道吗?”
“这……”
众将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李海鹰看着争吵的众将,心中更加烦躁。
“够了!”李海鹰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都给我闭嘴!”
众将吓了一跳,连忙闭上了嘴巴。
李海鹰深吸一口气,说道:“传令下去,严禁任何人议论大炎军队,违者军法处置!同时,派人前往长安,向陛下禀报此事,请陛下定夺!”
“是!”众将齐声应道。
然而,李海鹰的命令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青州城内,关于大炎军队的议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开始散布谣言,说大炎军队要占领青州,取代大唐。
李海鹰听到这些谣言,心中更加担忧。
他立刻下令,全城戒严,禁止任何人出入城门。
同时,他亲自率领军队,在城内巡逻,维持秩序。
然而,就在这时,一支逃难的队伍来到了青州城外。
“快开城门!让我们进去!”
“我们是从邺城逃出来的!突厥人要杀光我们!”
“救命啊!救命啊!”
逃难的百姓们哭喊着,拍打着城门。
李海鹰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的百姓,心中充满了犹豫。
但是,他也知道,如果打开城门,让这些百姓进入青州,可能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将军,怎么办?”一名士兵问道。
李海鹰看着城外越来越多的难民,他陷入两难。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仿佛敲打在所有人的心头。
“将军,你看!”一个士兵颤抖着指着难民的后方。
“怎么了?”李海鹰皱眉。
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逃难的队伍如同一群惊弓之鸟,在荒野上仓惶奔逃。
恐惧,如同瘟疫般在人群中蔓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绝望。
“突厥人!突厥人追上来了!”一声惊恐的尖叫,如同引爆了火药桶,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快跑!快跑啊!”
“别踩我!别踩我!”
哭喊声、尖叫声、马蹄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交响曲。
一个妇人紧紧抱着怀中的孩子,跌跌撞撞地往前跑,孩子的哭声微弱,几乎被淹没在嘈杂的声响中。
她能感受到孩子瑟瑟发抖的身体,也能感受到自己心脏快要跳出胸腔的恐惧。
大地在震颤,马蹄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如同催命的鼓点,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
逃难的人们绝望地回头望去,只见远处,一支骑兵队伍正卷起漫天烟尘,如同黑色的洪流,向他们席卷而来。
“完了!我们死定了!”一个老人瘫倒在地,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就在这时,一个眼尖的年轻人突然指着骑兵队伍的旗帜,颤声道:“那…那…那不是突厥的狼头旗!”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望去。
只见那迎风飘扬的旗帜上,赫然绣着一个鲜红的“炎”字!
“是…是大炎!是大炎的军队!”
“白袍军!是大炎的白袍军!”
绝望的逃难队伍中,爆发出一阵惊喜的欢呼。
希望,如同黎明的曙光,照亮了他们绝望的心房。
白袍军,如同一道白色的闪电,划破了灰暗的天空。
他们高举着战旗,口中高呼着“驰援邺城,诛杀突厥!”的口号,如同天神下凡,从逃难队伍身旁呼啸而过。
大地在颤抖,马蹄声如雷,白袍军的气势如虹,势不可挡。
他们穿过逃难的人群,如同一道白色的洪流,涌向远处的战场。
邺城城下,突厥大军正疯狂地攻城。
城墙上,唐军浴血奋战,死死守卫着最后的防线。
“杀!”陈庆之一声怒吼,手中的银枪如同一条银龙,直取突厥主将。
白袍军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刀剑,与突厥大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在白袍军的猛烈攻击下,突厥大军节节败退。
最终,突厥大军溃不成军,仓惶逃窜。
邺城保住了!
白袍军在城下稍作休整,便拔营起寨,踏上了返回大炎的路途。
战后的青州,百废待兴。 重建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太原府官员卢白杨奉命前来青州,负责协调粮草供应。
他以为可以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便私下抬高粮价。
然而,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青州百姓对大炎白袍军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对大唐官员的腐败行为深恶痛绝。
卢白杨的举动激起了民愤,百姓们纷纷抗议,拒绝购买高价粮。
卢白杨的计划失败了,他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太原府。
青州百姓对大炎的感激之情日益高涨,甚至有人提出要迎大炎入关。
“大炎救了我们,我们应该归顺大炎!”
“大唐的官员腐败无能,我们不能再受他们的压迫!”
“大炎皇帝英明神武,我们愿意成为大炎的子民!”
这样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响亮。
卢白杨听到这些消息,顿时慌了神。
他急匆匆地跑到李大能的府邸,脸色苍白,满头大汗。
“李将军,不好了!不好了!”
李大能看着惊慌失措的卢白杨,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卢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卢白杨喘着粗气,颤声道:“青…青州的百姓…百姓们…他们…他们要…”
他话还没说完,便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大炎!大炎!”
李大能脸色大变,他猛地站起身来,快步走到门口,一把推开了大门。
只见门外,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无数的百姓聚集在府邸门口,高举着写有“大炎”字样的旗帜,山呼海啸般地高喊着“恭迎大炎”的口号。
李大能看着眼前的景象,顿时愣住了。
他…他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