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000元中沈晓玉出了3500元,还有彭楚的1500元。
彭楚是主动加入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她早就对沈晓玉做生意的本事心悦诚服,所以才有了这次的‘投资’。
她本身对于赚钱没什么太大的兴趣,要不是开武馆的梦想支撑着她,她可能根本不会给沈晓玉打工。
现在,‘打工仔’彭楚摇身一变,成为了沈晓玉的‘股东’。
“晓玉,你之前说这些票子能卖多少钱一张来着?”
她们二人回到了招待所,等待钟辰过来跟她们汇合。
沈晓玉道:“这些票子要是在咱们家那边卖,估计每张也就卖个200元。”
“但我们要去鹏城卖的话,每张彩电票最少能卖500元。”
“500元!!”彭楚不禁惊呼。
“每张500元,我们这里是1000张彩电票,那就是……50万!!!”
饶是彭楚自小家境优渥,也还是被这巨大的利润惊呆了。
“钟辰那边不知道什么情况,但他带的钱跟我们差不多,应该跟我们这边利润也大差不差。”
“妈呀……两天时间,赚几十万?!!!”
“我们就算一个月来一次,一个月几十万,一年就是——”
沈晓玉哭笑不得,赶紧打断道:“不能这么算,我们不能在鹏城停留太久,没有时间去黑市找买家,如此大量的票子也不好脱手,我已经联系好了一个买家,我们把票子直接卖给他。”
既然把票子卖给‘二道贩子’,那利益必然要折损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利润依旧可观。
沈晓玉又道:“今天那个秦芳以后估计都不会见我们了。虽然秦芳和杨焘不是什么好人,用公家的资产中饱私囊,赚的盆满钵满。但我们这么做也算不上光彩,要想长长久久的赚钱,必须要脚踏实地,本本分分做生意。”
“我们缺少做生意的启动资金,这次才铤而走险。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总不能指望这种事发财,风险太大了。”
彭楚点点头。
也是,这次确实来钱快,但也确实不光彩。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赚过利润如此大的快钱,再回头去做本分生意,太难做到了。
沈晓玉没说的是,这门生意不能长久做下去最重要的原因是,过不了多久上面就会开始对各地的黑市进行清扫。持续了这么久的黑市文化,将在这次清扫中大受打击。
又等了一天,钟辰终于到了沪市。
三人汇合后,又踏上了去鹏城的路程。
这是早就定好的行程,拿着冰箱票和彩电票去鹏城售卖。
至于逛沪市,沈晓玉目前还没有那个心思。
钟辰和彭楚也早就来过沪市,对于逛街毫无兴趣。
三人又来到了沪市火车站。
83年沪市还没有直达鹏城的火车,要先到羊城中转,一番折腾下来,将近三天才到。
好在沈晓玉在火车站门口找到一个小贩,每张票加价3元换成了卧铺。
价格很高,但只有钟辰轻微皱了下眉,三人倒都觉得没什么。
有钱就有底气。
几十万都有了,谁还会计较这点三瓜俩枣?
沈晓玉还在做包子生意的时候,就经常给家里买蛋买肉,做菜的时候,油像不要钱一样的往锅里倒。
就连出身富裕家庭的彭楚都说她奢侈。
但沈晓玉说:“赚钱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要是手里有了钱,还要过以前那种生活,那不是没苦硬吃?”
时间久了,大家都被沈晓玉影响,开始‘享受生活’,平时花点钱都觉得很正常了。
三天后,三人终于进入了鹏城。
从检查站进入鹏城,武警持枪核验‘边防证’,铁丝网外是连片的鱼塘和蕉林。
彭楚拿出彭家帮忙办的三人的边防证,三人终于来到了这个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特区。
地面是碎石铺就的临时公路,卡车卷起漫天黄土,车窗都被蒙上了一层细沙。
远处,几十台塔吊像钢铁竹林刺向天空,十几层的大厦正在建设,工人们如蚂蚁般附着在脚手架上,电焊火花时不时地亮起。
满是尘土的道路上满是行路的人们,农民工已经大量涌入这个城市。
时不时有穿喇叭裤的本地青年倚着摩托,摊开手掌向他们低语:“电子表、尼龙袜,要不?”
眼前的鹏城让沈晓玉忍不住心情有些澎湃。
她有一种预感,她一定会在这里闯出自己的一小片天地。
进入鹏城后,他们三人按照陈柯给的地址,来到一处隐蔽的地方。
这是一个私人聚会场所,地方不算太大,装修却金碧辉煌。
偶尔有往来的人,都颇有气势,看着有种后世私人会所的感觉。
这里的服务员与其他国营企业的服务员不同,态度恭敬满脸微笑。
沈晓玉三人被一个貌美的服务员引领着到一个包间门口,随即就走了。
屋内,正是陈柯帮他们联系的买家,康德寿。
康德寿四十岁左右,保养得当,一看就是有钱的富商。
他态度平和,热情地招呼他们坐。
“既然是熟人介绍,我也不跟你们绕弯子了。香雪海冰箱票鹏城的黑市价是1100元一张,我给你们900元一张。金星彩电票的黑市价500元,我给你400元一张。”
钟辰和彭楚都把目光投向沈晓玉。
沈晓玉想了想,这个价格确实公道,答应下来。
康德寿见沈晓玉这么爽快,再看几人的眼神更亲切几分。
从身旁拿起一个手提箱放在桌上,问道:“你们有多少票子?”
“冰箱票400张,彩电票1000张。”沈晓玉道。
钟辰和彭楚各自把票子放在了桌上。
康德寿没想到这三人竟能搞到这么多票。
他还以为他们最多只有几十张而已。
他把箱子收了起来,讪笑道:“我带的钱不够,这样,咱们吃过饭直接去邮局,我给你们汇款。”
几十万的巨款总不能随时带在身上,沈晓玉善解人意地点点头。
康德寿是个十分健谈的人,沈晓玉了解到,他并非是独立的商人,而是帮老板做事。
他所在的康家在香江十分有实力,他负责康家的一部分内地生意,常年在香江和鹏城往返。
“康家不做票子倒卖这种生意,这门生意是我自己做的。”
沈晓玉没想到这么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商人,背后竟有香江家族背景。
这时候,有不少香江商人看到了内地巨大的商业潜力,开始往内地布局。
香江商人可通过合资形式投资,鹏城特区给予‘三减两免’优惠,吸引了大批香江商人来鹏城。
钟辰和康德寿年纪相仿,又都有着四处做生意的背景,没多一会就聊到一起去了。
沈晓玉和彭楚时不时搭两句话。
这里虽是商务场所,做的本地菜却十分好吃,沈晓玉不知不觉都吃的有些撑了。
“你们来自冀州?说起来我祖上也曾去过冀州的,他们当时去的……去的哪里来着,嗨,我给忘了。”
沈晓玉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众人吃完后就去了邮局。
汇款后,钟辰和彭楚将票子递给康德寿。
康德寿把两沓票子装进手提包,“你们有事就来东方宾馆找我。”
随后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