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有型,比平时好看多了。”
小伙子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越看越满意。“行,我要这条。”
有了第一个顾客,其他人也开始跃跃欲试。很快,试衣间前排起了长队。李明心里暗暗高兴,看来这个策略是对的。
电影播放到一半,已经卖出了二十多条牛仔裤。李明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招呼顾客,一边盯着电影播放。
“小李,你这招真绝!”王大海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我干了这么多年纺织,从来没见过这样卖衣服的。”
“王主任,这叫创新营销。”李明擦了擦汗,“消费者需要的不只是产品,还需要体验和感受。”
正说着,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中年男子拿着一条牛仔裤大声嚷嚷:“这裤子不是正宗的牛仔裤,明明是用劳保布做的!”
李明心一沉,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周围的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些已经买了牛仔裤的顾客也开始怀疑。
“大哥,您这话说得不对。”李明走过去,语气平静但坚定,“牛仔裤本来就是用斜纹布做的,我们用的是同样的材料,只是之前用来做劳保服而已。”
“那能一样吗?劳保服的布料能做时装?”中年男子还是不依不饶。
“大哥,您看看这个。”李明从包里拿出一条省城买来的牛仔裤,“这是正宗的进口牛仔裤,您摸摸料子,再摸摸我们的,有什么区别?”
中年男子半信半疑地摸了摸两条裤子,确实感觉不出太大差别。
“而且,”李明趁热打铁,“我们的裤子比进口的还要结实。劳保服的布料本来就是按照高标准生产的,用来做牛仔裤绝对没问题。”
周围的人听了这番话,开始重新考虑。一个老师傅站出来说话了:“小李说得对,劳保服的布料质量确实不错,我们厂的工人都知道。”
危机暂时化解,销售继续进行。电影播放结束时,五百条牛仔裤已经卖出了三百多条。李明看着手里厚厚的一沓钞票,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小李,你真是个人才!”厂长老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现场,满脸笑容,“这一晚上卖的钱比我们平时一个月还多。”
“厂长,这只是开始。”李明收好钱,“明天我还要继续,争取把剩下的也卖完。”
连续三个晚上,李明都在广场上放电影卖牛仔裤。消息传开后,附近几个厂区的年轻人都跑来买裤子。第四天晚上,五百条牛仔裤全部售罄。
更让李明意外的是,还有很多人专门跑来询问什么时候有新货。显然,这种销售模式已经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小李,你这个想法太好了。”老刘拍着李明的肩膀,“不但解决了库存问题,还打开了新的市场。”
“厂长,我觉得我们应该继续扩大生产。”李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牛仔裤的市场前景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主打产品。”
老刘点点头,“你说得对。不过单靠牛仔裤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产品线。”
“我已经有想法了。”李明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我想做老爹裤、夹克衫,还有连衣裙。这些都是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老刘翻看着李明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产品的设计思路和市场分析。
“小李,你这个脑袋瓜子真好使。”老刘合上笔记本,“我决定了,让你全权负责新产品的开发。”
李明拿着厂长的任命书,心情复杂。成为产品开发部主任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并不会一帆风顺。
“恭喜你,小李。”王大海走过来,脸上挂着笑容,“以后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兄弟。”
“王主任,这话说的。”李明收起任命书,“我们还是要并肩作战的。”
正说着,厂长老刘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女孩。女孩穿着一身朴素的蓝色工装,扎着马尾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有书卷气。
“小李,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老刘指着女孩说道,“这是我女儿刘晓雯,刚从纺织学院毕业,学的是服装设计。我让她来协助你工作。”
李明打量着眼前的女孩,心里暗自嘀咕。厂长的女儿,这个身份可不简单。不过既然是学服装设计的,应该对工作有帮助。
“你好,我是李明。”他伸出手。
“刘晓雯。”女孩礼貌地握了握手,声音清脆,“听说你最近搞的牛仔裤很成功,我很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好啊,我们找个地方详细聊聊。”
两人来到会议室,李明把牛仔裤项目的整个过程详细介绍了一遍。刘晓雯听得很认真,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刘晓雯合上笔记本,“不过我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
“哦?你有什么想法?”李明来了兴趣。
“比如说版型,我觉得应该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体型特点。”刘晓雯拿出一支笔,在纸上画了几个草图,“还有颜色搭配,不能只是单一的蓝色,应该增加一些变化。”
李明看着草图,皱了皱眉头。刘晓雯的设计确实很专业,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小刘,你的想法很好,但我觉得太保守了。”李明直言不讳,“现在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他们追求的是个性和时尚。你这样的设计虽然稳妥,但缺乏冲击力。”
“个性和时尚?”刘晓雯有些不以为然,“服装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实用性和舒适性,过分追求所谓的个性只会哗众取宠。”
“不对,”李明摇摇头,“你说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当然重要,但这只是基础。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是情感认同和身份象征。”
两人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刘晓雯坚持认为服装设计应该以功能性为主,款式要经典耐看。而李明则认为应该紧跟时尚潮流,大胆创新。
“你看港台电影里的服装,哪一件不是充满个性的?”李明举例说道,“消费者买的不只是衣服,还有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那些都是包装出来的,”刘晓雯反驳道,“真正的设计应该回归本质,追求永恒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