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选秀?!”
王氏递给方佳维渊小酥肉的手瞬间收回,重重的搁置在一旁的小桌上,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看着面前这个男人,但声音却死死的咬在嘴边,不敢叫人听见。
“选秀?怎么会现在选秀?先帝的孝期还未过。”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被方佳维渊扣在怀里的脸不自觉就湿了一大片。
方佳维渊叹了口气,他也不知道宫里头那几个主子是怎么打算的。天家真是既重名声又不叫人说上一句实话的一群人。
可圣旨明日就下发了,他能提前得到消息,还是倚仗这些日子在皇上面前不断露脸得到的优待呢。
“我当初认准了雍亲王,也做过些见不得人的事。如今淳儿进宫是不可避免的,皇上愿意给我一个好脸,不代表曾经那些事就过去了。”
这话王氏能想的明白,自古进入官场,尤其是跟着潜龙办事的,谁人双手不沾染脏东西。成王拜相权势富贵这条路,从来就没有干净过。
只是女儿还小,难免猛然听到消息有些许不能接受。毕竟在王氏的计划里,三年后女儿正值大好年华,这三年自家老爷再尽心尽力一步,也好给女儿撑腰。
若是能进宫一举得男,这后半辈子只要不沾染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安安分分的总能平安到老。
“我知道,只是一时间......淳儿才十四岁,太小了。”
母亲总是能怜惜女儿的不易,尤其到了皇家,这避子的药丸子都是不敢用的,若是被有心人或突然有不相熟的太医发现了,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其实方佳淳意也想过,去散播孝期选秀这个现成的把柄,应当就不用提前踏进那个污浊的名利场。但还是那句话,方佳氏的底蕴太浅薄了。
哪有什么百分百可靠的手段呢,原主是个惦记家人的,拿家里人冒险她肯定不会满意。
他们方佳氏和王氏可不是什么满族的旧亲,说砍头,皇上肯定不带眨眼的。
“皇上知道淳儿还小,我也为她求了恩典,能得一宫主位先养着身子,有一个自己的小厨房安安稳稳的,其余的,我这点本事,也是做不到了。”
其实,若是没有这段时日去皇上跟前露面,再加上那道宅子的消息,方佳维渊是没有底气和皇上请这个恩典的。
也庆幸他这个女儿有些运道,别看咋咋呼呼满脑子只有吃食,但偶尔的做派确实对于外头的人情世故格外的好用。
按照方佳维渊本来的计划,那就根本没想着往皇上身边凑。
毕竟得了肥差就已经很知足了,闷头干活才能得皇上的重视不是?
“皇上开恩,允了淳儿可以带两位贴身婢女进宫,你赶紧给她准备起来吧。进宫后,皇上有意给淳儿配一位嬷嬷负责教导规矩和看护,也算是给足了咱们脸面了。
除了咱们家,满军旗能入选的可能不多,适龄的贵女早在先帝晚年时得了免选的旨意定了亲事。皇上的意思是,淳儿就不用去殿选上浪费力气了,他会直接下圣旨。”
王氏从方佳维渊的怀里站直了身子,擦干了脸上的泪珠恢复了些精气神:“你说的对,我得给淳儿准备上了。”
说着,原本做事不疾不徐的江南大小姐顿时像安装了风火轮一样出了门。
“对了,那是淳儿折腾出来的吃食,你也尝尝。”
方佳维渊的手伸着,连自家夫人的衣角都没碰到。
他摇了摇头,把准备掏出来的银票又塞回到袖子里,落座在他的太师椅上看着桌子上的碟子,脸上露出了疑惑。
这么几根?真的是淳儿特意准备的?不是她们娘俩吃剩的嘛?
整个府邸,知道选秀最平静的就是方佳淳意本人。
利用自己爹去宫里讨那些无关紧要不值钱的玩意儿的时候就知道,皇上是个好奇心再重不过的人。
她爹明明有前期很大的优势,却估错了后续发展的路子,一门心思埋头干活,叫本来有功的也变成了查无此人。
既然是要进宫的,那就没必要矫情皇上的年纪和外貌,多刷一刷存在感,总比进宫后默默无闻要蹭着甄嬛的光得恩宠要好的多。
更何况她这个爹真是一点就通,不仅给她刷了脸,还求了一宫主位和一个小厨房,这个开局已经很好了,年纪小,不用伺候老男人,人设早在皇上心里立住,进宫后折腾些什么都是情有可原。
“皇上既然提点了嬷嬷这个事,那就说明允许咱们找人看护着你。咱们家哪有那样的底蕴能在宫里头安排人,所以还是请了皇上,分了养心殿的嬷嬷给你。”
这些日子方佳维渊也没闲着,他们家底蕴不足,姻亲自然不如高门大户那般得用。
方佳淳意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几分天真和懵懂。
王氏不放心的叹了口气,搂着方佳淳意道:“养心殿的嬷嬷就是皇上的人,只要你好好儿的,别掺和进那些污糟糟的事里去,旁人也害不到你头上。”
大约是皇上对方佳氏的特殊叫皇后起了心思,这殿选都没有头绪的时候,皇后也着人递了口信来。
若是自家老爷在皇上那里不得脸,王氏少不得给皇后一两分口风,最起码能在女儿侍寝前得一些庇护。
但是她家老爷现在看起来挺有用的,那皇后这条船还真不是什么可靠的。
“皇后无子,但皇上这个岁数,只有三个阿哥一个公主总是有些说道的。从前娘总觉得你听不懂话容易被人算计,现在瞧你这憨样子,倒是也挺好。”
王氏有时候也看不懂女儿到底是聪慧还是憨直,尤其是这些日子,总觉得女儿的憨直中带着一丝好运的傻气,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女儿还小呢,进宫有吃有喝的,皇上也不会亏待女儿的。”
方佳淳意仍旧是笑呵呵的样子,天真的眼睛里满是对宫中美味佳肴的向往。
王氏一噎,这样的憨货,送给娘娘们警惕着,怕是也不被人家放在眼里。
外头为了殿选,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绣纺和首饰铺子,凡是走到殿选的格格小姐,谁不是紧张的给自己置办行头采购脂粉。
偏偏方佳氏这个格格是个心大的,年纪小没开窍,满脑子都是吃。
“朕就说你这几日一下值就跑没了影,合着回家种田去了。”
皇上没好气的瞪了下头笑呵呵的方佳维渊一眼。
“臣这是也没招了,臣三哥家的商队都被女儿用上了,带来的那些安息茴香什么的,还真的不错。这次犬子从福建弄回来的土疙瘩又被家中小女瞧上了,当即叫了大夫查看,没发现毒素,又切了喂了狸奴,也没甚大事。
这才蒸熟了给了下人们试了试,竟然味道不错。那香味给小女馋坏了,偏犬子带回来的不多,只能试着耕种,给小女解馋。”
安息茴香成功在几次失败后成为了小酥肉和炸蘑菇的标配蘸料。那味道虽然有些奇怪,但不得不说吃了还想吃。
尤其是从永顺府带回来的番椒和从宫里领回去的番柿都被那馋嘴的方佳格格大胆的尝试过,成功入了菜后,皇上自然也品尝过一二。
虽然不承认自己重口腹之欲,但皇上也不得不承认,那口味他确实挺喜欢的。
“罢了,朕也懒得和你计较。”
皇上能承认方佳格格觉得好味的东西他也馋嘴了吗?那皇上的脸面往哪搁,只能虎着脸假装自己是个大度的皇帝,挥挥手不计较臣子的这些小事。
(红薯在雍正八年由福建海关监督准泰送进京城。雍正下旨把这些红薯苗交给了圆明园相关部门栽种,然后成为了皇室专属御用品。当时的品种为白心,不算特别甜,但纤维少,干爽粉糯。ps:其实作者很喜欢白心红薯,虽然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