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千万不能胡说八道,要么得罪人,要么得罪一堆人,结果就是人家都不带你玩,这是葛明不能接受了。
不过今天葛明打算显摆显摆,因为在场的一个是当时最出色的数学、天文学家,一个是太子殿下。在这个时代知识想要普及或者传播,离不开皇家的支持,也离不开当世顶级人才的支持。
“太子殿下,李师兄,在下以为学术上的事情讲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知道两位是否认同?”
李承乾和李淳风都眼前一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两句话说的真好,的确是做学问的态度。当然,葛明只是希望这两人不要说自己是胡说八道,于是先打个底,这叫大胆假设。
“那在下今天就好好讲讲关于大地和月亮的事,要是相信的就相信,要是不信也没关系,但是不准说我胡说八道。”
两人点头,葛明刚想开始显摆,被李承乾制止了。
“葛明,别着急,青雀喜欢这种学问,本宫赶紧让人把他请过来。”
葛明心想也好,李泰是皇家文化人中的代表,智商可能是在线的,说不定李承乾想不明白的李泰能够想明白。
趁着李泰还没来,葛明先把语言组织组织。虽然天文学葛明懂得只是皮毛,但是纪录片看过不少,自己要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把要说的讲清楚。
皇家连个黑板都没有,都不如葛家庄子的学堂。葛明让居小新准备一大块木板,上面贴上了一大张白纸,然后靠在了墙边。
李泰本来也在上课,听到这边有热闹赶紧赶了过来。一身肥肉的李泰这么一折腾,到了李承乾书房的时候已经满身大汗。
李承乾赶紧让小太监拿来毛巾,给李泰擦擦,老宫女献上冰凉的软饮,给越王殿下去去汗。李泰坐下之后说道:“明哥儿,赶紧,不要浪费时间。”
葛明微微一笑,李泰这货还真好学。
葛明拿起毛笔,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大圈,一个小圈,小圈旁边还有个更小的圈。
“如果泰山之上有一只蚂蚁,这只蚂蚁会不会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
葛明先问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三个人都陷入了思索。
李淳风说到:“相对于泰山来说蚂蚁过于渺小,怕是无法知道泰山全貌。”
葛明点点头,说到:“我们对于大地来说,比蚂蚁对于泰山还要渺小。但是我们比蚂蚁聪明,我们会学习、会总结。”
“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天上有无数的星星,这些星星都是大小不同的球体,那怎么可能我们生活的大地会例外呢?”
“当然这个也无法证明大地就是个圆球,但是我们可以从月食、日食上得到结论。”
葛明说完指了指白纸上的大圆圈,说到:“这是太阳,这是我们生活的大地,这是月亮。”
“月亮绕着我们的大地转,我们和月亮一起绕着太阳转。当月亮绕到太阳和大地之间时,就会出现日食的现象,也是就月亮挡住了照到大地上的光,大地处于月亮的阴影之中。有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之分,这是角度、距离的不同造成的,不过不管怎么看都可以看的出来月亮一定是个大球。”
三人听后点点头,月亮是个大球,这个古人早就认同的,毕竟这玩意抬头就看的清清楚楚,尤其是每逢十五的时候。
“要是大地在太阳和月亮之间,月亮刚好在大地的阴影之中,你在仰望天空的时候就能看到月食。月食有月偏食、月全食之分,同样是因为距离、角度的不同造成的。”
“没有月环食,因为大地的阴影比月亮都要大,要么全挡住、要么挡住一部分。”
“月食时月亮如同被人咬了一口的圆饼,变成了月牙,这就说明大地的阴影是圆的,那大地是不是也是圆的?”
李承乾听不懂,有些懵。
李泰听得津津有味。
李淳风陷入了沉思,对于天文李淳风有自己的认识,有无数的猜想,但是从来没有这么直观的知道日食、月食的成因,从月亮和大地的阴影是圆的,推断出月亮和大地都是圆的。
李泰说到:“明哥儿,要是大地是圆的,并且在虚空之中,为何我们不会掉入虚空。”
葛明笑而不语,把矮几上一个砚台扔到了地上。
“惠褒,为何砚台没有飞到天上去?”
“因为砚台很重,所以飞不上去。”
“那砚台为何重?”
三人又陷入了沉默,这个问题着实难以回答,为何砚台重,什么是重,为什么重?
葛明说到:“因为大地对砚台有吸力,所以砚台才是重的,于是才会落到地上。大地对我们也有吸力,所以我们不会掉入虚空。”
“如果有足够大的离底摆脱这种吸力,我们就能飞到天上去,从天上俯瞰大地。这还不算,到时候砚台就会悬浮在空中。”
李泰张大了嘴巴,满脸都是吃惊。
李承乾和李淳风也好不了多少,同样都是吃惊的表情。
李淳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开口说到:“葛明,就算大地是个大球,也在绕着太阳转,那为何会有昼夜之分,那应该一边永远是白昼,一边永远是夜晚才对。”
“这是因为大地不但绕着太阳转,自己也在转。大地绕太阳一圈是一年,大地自转一圈是一天。虽然大地旋转很快,但是因为吸力的原因我们也不会被甩出去,甚至感觉不到大地在旋转。”
李泰问到:“那你又如何证明大地在旋转?”
葛明嘿嘿一笑,说道:“这个很简单,以后我会证明给你看。”
李泰一听来了兴趣,说到:“明哥儿,要是需要什么本王可以提供给你,本王也要参与。”现在自称本王,难道是用自己身份压自己不成?
“好好,到时候一定叫上你。”
李承乾和李淳风也赶紧说也要加入,这怕是学术上的盛世啊,怎么可能不参加?
葛明又解释为何会有四季之分,跟大地一样绕着太阳转的还有好几颗星星。要是有足够大的千里眼,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李淳风到现在才算豁然开朗,不管是四季更替还是昼夜更换,或者是日食、月食的成因,都可以用大地是圆的,并且在转动来解释。为何不同季节看到的天象也会不同,同样可以用转动来解释。
当无数的现象都指向了一个原因,那这个原因可能就是真理。
李淳风站起身来对葛明施了一礼,说到:“袁师说的没错,你就是生而知之的那种人。”说完对李承乾和李泰施礼,居然走了,葛明今天讲的东西不少,李淳风要赶紧回去记录下来好好研究。
李泰竖起大拇指,说到:“明哥儿,没想到你对天文有如此深的了解。咱们到底什么时候证明大地是圆的,而且还在转动?”
大地是圆的,自己不能抢了袁老道的功劳,所以一定要等袁老道回来,拿到观测到的数据才行。其实计算地球的周长、直径很简单,只是不太精确而已。
无非是在一南一北的同一天测量下影子的角度,在根据两地的距离就可以大致测算出周长来,那么直径也就计算出来了。
“惠褒,不用着急,这需要准备很多东西。”
李泰点点头,虽然不知道怎么测量,但是测量大地怎么可能那么简单,一定是要准备很多很多东西的。李泰想到这里就有些兴奋,这种大事自己能够参与,实在是幸事。
李承乾说到:“明哥儿,今天我才知道你不光有诗才,对于天文还有这么深的理解,本宫居然有些佩服。”
“高明,惠褒,不过是从现象看到本质而已。我们看不到风,但是伸手可以感受到,也可以根据麦浪、树叶摇晃知道有风。世间万物一定是有道理的,只是很多我们不知道其中的原理而已。”
“算学是顶级的学问,喜欢的会沉迷,不喜欢的会打瞌睡。高明,惠褒,你们一定要学好算学,因为冷冰冰的数字虽然没感情,但是最真实。”
李承乾一听打瞌睡,不由得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只要算学自己都打瞌睡。但是李泰有些不同,对算学比较有兴趣。
李承乾说到:“李淳风教授的算学实在过于枯燥,授课也不如萧师、孔师有意思。”
其实数学也可以有乐趣,看来是李淳风的授课过于枯燥了。
葛明说到:“算学本来就是枯燥的,正因为枯燥非贤者才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
李泰点点头,觉得葛明说的对,自己对算学有兴趣,可见是个贤者。
李承乾说到:“既然明哥儿精通算学,不如明哥儿授课如何?”
没等葛明回答,李泰就拍手说到:“好啊好啊,就这样决定了。”
葛明心说决定个蛋,本小郎君是侍读不是教授,待遇是完全不同的,除非把待遇提升来,否则没门。
“高明,惠褒,酒楼还开不开?以前不知道你们真实身份才拉你们入伙,如今怕陛下不喜你们参与酒楼这种事。”
李承乾说到:“开啊,怎么不开?父皇说天下子民士农工商全都有,不了解商道怎么行?”
李泰说到:“开,一定要开,去自家酒楼吃饭硬气。”
李承乾眼珠子一转,问到:“不会让你随便教教算学还要好处吧?难不成想要减我们兄弟的份子?太子和秦王都跟讨价还价,明哥儿怕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葛明:。。。。。。
葛明心里苦啊,酒楼李承乾、李泰、尉迟家各占三成,自己就一成,虽然没指望酒楼能多赚钱,但是只赚吆喝谁愿意?
最终三个人决定,以后的算学课让葛明来上,当然还是侍读的身份。葛明其实有个问题一直没好意思开口,那就是侍读有没有俸禄?就算侍读没有俸禄,帮李淳风上课了要不要把他的俸禄分自己一些?
虽然葛明不差钱,但是总不能贴钱上班吧?侍读到底有没有俸禄?好像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侍读这个职位是起源唐代的,有记载有俸禄的朝代是清朝。
为何没有俸禄?这个很简单了,自从李世民打算设立这个太子侍读的岗位,不少勋贵都想把子弟弄进来,别说不要俸禄,每年倒贴万贯都愿意,就为了子侄能陪在太子身边。
一天的课就这么结束了,上午三节课、下午一节课,葛明不愿意在东宫多待,因为不太习惯,还是自己家随便一些。
李承乾和李泰还想斗地主,百般挽留下葛明还是打算早点出宫,临走的时候好撂下一句话:以后不要准备本侍读的饭食,从今往后本侍读自己带饭。
李承乾无奈,从怀里掏出来一块令牌递给葛明,告诉葛明以后凭借这个令牌可以随意出入东宫。
葛明出了东宫,远远就看到寿伯已经在等着了。看到葛明一路小跑,笑着说到:“小郎君,咱不着急,这大热天的别跑了。”
“寿伯,这大热天的你以后也不要接送了,这么近我自己回去就是了。”葛明看到寿伯晒得“冒油”就知道等的时间不短了,这让葛明有些不忍。
“小郎君,那怎么行?以往您身份没有公开,现在开始不同了,别忘了裴家不是什么好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寿伯的身手葛明是看过的,难怪不是福伯负责接送,福伯的武力就是渣渣。
葛明点点头,笑着说到:“寿伯说的对,不过尉迟叔叔家中事务不少,以后让其他人接送就是了。”
“小郎君放心,要是老仆忙的话就让其他人来。”
葛明上了马车,一会功夫就到了尉迟家大门。
下了马车才发现尉迟恭、葛三爷、福伯、丁香等人全都在大门口等着。
“父亲大人,尉迟叔叔,这是要闹哪一出啊?”
尉迟恭握着葛明的手说到:“太子侍读,以往就没有人担任过,这可是国朝头一个。你父亲为你高兴,非要在这里等着你回来,叔叔也只好陪着了。”
“啧啧啧,贤侄啊,你这身衣服太失礼了吧?屁股蛋子都没用袍子遮住。”
葛明:。。。。。。
葛明挠挠头,对尉迟恭这个大傻子不想理睬,对葛三爷施礼到:“父亲大人,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太张扬了。”
葛三爷说到:“也就这么一会,想什么呢?难道老子每天都来迎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