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奇怪了?在就听说不少人贩子就喜欢上元节出来,看到好看的男娃女娃掳去卖掉。
难道看上二哥了?这不可能啊,要掳也是掳本小郎君这种白嫩的娃子才对啊。
葛明又敲敲自己脑袋,于是也趴到窗户边上往下看,希望看到二哥的踪迹。要说葛明后世是近视眼,现在总算不用戴眼镜也能看清楚世界了,眼神还真不错。可能跟没有任何电子产品,以及葛明心疼自己不勉强自己天天读书都有关系。
只看到酒楼往南的方向,隐隐绰绰的一个人,光线昏暗看不清楚长相,但是看身形好像就是二哥。二哥旁边还有一个人,比二哥矮很多,身形也非常消瘦,这好像是个女子啊?
葛明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揉了揉眼睛拼命往那边看,只是光线实在太暗看不清楚。不过更加可以确认这是二哥葛仓,正在跟一个女子在说什么话。
二哥有心仪的女子,跟大哥的大大方方有些不同,家里人也不愿意告诉葛明,或者说家里根本就不同意,所以葛明就更加八卦。可惜没有照相机,不然可以留下证据。
家里为何不同意呢?难道是这个女子出身不好?后世的话无非门不当户不对,所以家人反对,其实古代也基本如此,看来还是等到二哥回来再试探一番。
至于丁香等人,开心的站在楼下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完全就没注意到葛仓。
葛明都犯困了,葛仓才回到了楼上。
“二哥,你这个厕所上的时间有些太长了。小弟都已经犯困了。”
葛仓不好意思的说到:“二哥在街上看到一个熟人,随便聊了几句,差点忘记时辰。”
葛明眼珠子乱转,笑嘻嘻的说到:“二哥,你去大街上上厕所去了?”
葛仓刚想说什么,就被葛明打断了。
“二哥,不要欺瞒小弟,小弟看的清清楚楚,那个不会是小弟未来的二嫂吧?”
“明哥儿,可不能乱说。”
“二哥,难不成那是个男子,所以你不好意思承认?”
葛仓一听全身鸡皮疙瘩,旁边的丁香等人也不自然的看着葛仓。
“老四啊,你可不能胡说啊,那明明是个女子。”
葛仓一着急,明哥儿都不叫了,葛明最讨厌别人叫他老四,但是大哥永远都是叫老四,说过多少次了也不愿意改。
被葛明这么一激,果然说出了那是女子。这古代的情人节,两个人在昏昏暗暗的街边诉说衷肠,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不知道为何二哥和家人总是遮遮掩掩的。
“二哥,到底怎么一回事啊?为何总是遮遮掩掩的?你说出来小弟说不定还能帮上忙。”
“明哥儿,你年纪还小,不懂得这些。再说你也帮不上什么忙。”
“二哥,你不说出来怎么知道小弟帮不上忙呢?丁香,你带他们两个出去。”丁香听到葛明吩咐,只好带着小猴子和小丫出门包厢,一副老大不情愿的样子,看来八卦之心人人都有啊。
“二哥,现在可以说了吧?就咱们哥俩。”
葛仓纠结了半天,这才缓缓道来。原来那个女子确实是葛仓心意的女子,只是出身不太好,原本是农户,年幼时父亲就死了,跟着老娘相依为命。
临渝缺少畜力,这家人家里还缺少劳力,虽然有田地但是根本就种不上,后来干脆一狠心把田地都卖了,在城里开了一个小铺子,母女俩卖点炊饼、汤饼之类的东西,这都将近五六年的光景了。
铺子就在县衙附近,葛仓有时候就在外面吃饭,一来二去就熟了,就这样看上了这个姑娘。
葛明还以为多大的事呢,还以为二哥别出心裁,喜欢什么烟花场所的女子,所以家人无法接受。这好像也没什么见不得的人的呀,于是把疑惑说给了葛仓。
“明哥儿,二哥虽然是庶出,但总归是县令家的亲侄子。三叔、三婶都不允许我再跟这个女子来往,说身份配不上咱家。”
“就是因为身份配不上,所以就不让来往?没有其他原因?”
“没有其他原因。”
“小弟还以为多大事,就这个啊?你愿意娶,人家愿意嫁,再说你们还是自由恋爱,这怎么就不行了呢?”
葛明笑了笑说到:“等小弟有机会帮你说说,小弟一定帮你。”虽然葛仓不知道什么叫做自由恋爱,但是知道葛明是支持自己的。
“明哥儿,大哥都不支持二哥,你为何会支持?”
葛明站起身来,背着小手说到:“万一小弟以后喜欢上一个出身更差的,父母必定会反对,有了二哥打前,事情就好办很多了。”
葛仓有些无语。
。。。
在整个大唐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时,总是会有一些人站出来捣乱,比如说燕王李艺,闲着没事居然造反。
李艺原名罗艺,就是评书演义中罗成的父亲,民间把燕王也俗称北平王。罗艺在历史上评价不高,虽然勇于攻战,还擅骑射,但是生性凶暴狡黠,刚愎固执,不讲仁义。
不过这人品质到底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对这人的评价是李世民手下写的。罗艺在武德初年就投降了大唐,当时对大唐来说极为重要,河北进入到了大唐的怀抱,也免了河北再受到战乱荼毒。
唐初群雄割据,罗艺当时治蓟县,统辖幽、营二州,势力十分庞大。所以不少人都拉拢罗艺,但是罗艺还是选择了李渊。李渊感念罗艺深明大义,于是赐姓李封燕王,所以罗艺也叫李艺。
罗艺此人看得上李渊,不表示看得上李世民。而且罗艺本就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很多年前还得罪过李世民。等到李世民做了太子心里天天悬吊吊的,每天寝食难安。
贞观元年才过了十七天,也就是正月十七,这人就假称奉密敕,麾兵入朝,一群被骗的手下只好呼啦啦的跟着。
说起罗艺造反,据说还有个小插曲。有个神婆给罗艺老婆算命,算出来富不可言,可做一国之母。而富不可言是因为罗艺带来的,后来又算出来罗艺有天分。
天分这个词在后世经常说,指的是对某个行业有天生的优势,但是古代这个词可不敢乱说,所谓天分指的是有做天子的福分。
就这么糊里糊涂,罗艺带兵入京打算造反,李世民一看差点气死,于是派遣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带兵剿灭,发兵过去罗艺的部队就被打散了。于是罗艺抛妻弃子,带着亲兵往北逃,打算投靠突厥。只是还没到突厥,就被手下干掉了,脑袋被送到了京城,一场胡闹,就这么结束了。
罗艺造反被杀,这个跟葛家自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问题在于罗艺在蓟县盘踞多年,势力根深蒂固。罗艺武德八年领天节将军,镇守泾州,这才离开了蓟县。当罗艺造反被杀的消息传到蓟县时,罗艺在蓟县的儿子罗成感觉事情不妙,带了百十家奴护卫人从蓟县往东,打算出关去辽东投奔高丽。
也不知道这儿子到底怎么想的,往北逃到突厥不是更容易吗?或许是吸取罗艺想要投靠突厥被杀的结果,往西跑是不可能的,距离长安太近。往南跑难度也大,不知道跑多久才能到岭南。
好像也只能往东逃跑了,蓟县往东只需要过几个县城就能出关进入辽东。
才几天功夫,就从蓟县杀到了临渝境内,目前暂时盘踞在大成山,最多三天就能到临渝县城。
这一路上可是需要过几个县城的,奈何县城就没多少拿得出手的人。再说罗艺的家奴护卫,无一不是武力高强者,说是家奴护卫,其实都是一些百战老兵。
不管是武力还是战斗经验,又或者是武器装备,都不是几个县城可比的,这一路居然有些势如破竹之势。
当消息传到葛三爷耳中时,葛三爷早就坐不住了。罗成带着一帮杀才,这一路上烧杀抢掠,已经变得没有了人性。当一个人打算背叛自己的国家时,这个国家的人在他眼中也已经不是人了,下起手来完全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就如同后世电视上的汉奸、二鬼子一般,对自己同胞下手最狠的往往就是这帮人。
葛三爷从来都不怕打仗,可对面可是百十悍匪,杀人不眨眼,还有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这让葛三爷也不免有些为难。自己死了是小事,无数人跟着丧命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
县里人手不够不说,也没有面对正规军的经验。虽然去年剿灭了盘踞在临渝东南燕山上的一群土匪,但是土匪凶悍也不过是土匪,罗成带的这帮人可是军人出身,在平地冲杀几乎毫无胜算。
葛三爷思量了片刻,让县衙里的衙役去家里把刘义、刘福两人叫来。
当两人听到阿郎在县衙召见时,就知道事情肯定不小,两人连忙放下手里的事,一起赶往县衙。
等到两人见到葛三爷时,葛三爷简短的把事情做了介绍,两人都倍感事情严峻,临渝已经平静很久了。
福伯说到:“阿郎,县里人手明显不够,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府里还算有些余财,不如重金招募一些不怕死的勇士。”
葛三爷说到:“老夫确实有这个意思,战场上老夫从未惧怕过任何人,这次也不例外。罗成小儿想要从临渝通过,必须把小命留下。”
福伯满脸严肃,说到:“那请阿郎出张告示,老仆负责勇士招募。”于是葛三爷叫来县衙里的文书,福伯拿着告示出了县衙。
葛三爷又对刘艺说到:“刘义,你骑马去趟葛家庄子,把事情转告给张禄,然后立即返回,张禄会知道怎么安排。”刘义领命也出了县衙。
福伯拿着告示,小跑着去了食为天,这个酒楼现在已经成了县城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特点就是来往的人很多。
让酒楼的伙计抬了一些桌椅出来,旁边挂好了告示,一会功夫就围了不少人。不识字的人占了大多数,不过有识字的人在旁边帮忙解释。
此时县城里的人才知道有一伙反贼到了临渝境内,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葛明府誓把反贼剿灭在临渝境内。招募擅武的勇士,凡是被录取者奖励铜钱五百,剿灭反贼之后还有奖励五百,如果战死五百铜钱将会发给母亲妻儿。
一千个铜钱啊,这可是钱啊。此时壮劳力辛苦一整天不过两个铜钱,算学再不好的人也知道这是好多天才能赚回来的,于是就有一些壮汉跃跃欲试。
可是毕竟是卖命,所以始终没人报名,不过事情马上就有了转机。
从酒楼出来了一个大胡子,一看就是胡人模样,上前对福伯说到:“刘管家,俺梅知辉愿意参加,还有俺手下的三十多人。”
原来正是负责草原商道的梅知辉,自从葛明给了一张贵宾卡,每天都喜欢在食为天吃饭。福伯一看是梅知辉,不由得心里欢喜。这梅知辉是奚族没落的贵族,手下的人也都是草原上的勇士。
还没等福伯说话,梅知辉又接着说到:“俺们也不要钱,算是报答小郎君把这条商道给了小人。”
人家都不要钱,福伯自然没话说了。不过福伯知道,不要钱就欠了人情,以后付出的代价可能比这些铜钱更多,不过此时人手不足,有了这三十多草原勇士,稍稍有了一点胜算。
“梅知首领高义,老仆在这里代替阿郎和小郎君万分感谢。”说完还给梅知辉施了一礼。
梅知辉侧身避了一下,然后转身对看热闹的人说到:“俺们草原上的人从来就不怕死,俺梅知辉在临渝多年,早就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故乡。为了父老乡亲而死,死的值得,俺这就去把人带来。”说完潇洒的走了。
在场的人一听差点气炸了肺,连个胡子都不怕死,那我们还能不如胡子?等到葛家下人把一箱箱铜钱搬到现场时,这些人就再也忍不住了。一个个上前报名,想要赚这个钱也不是谁都行,想要把命卖掉也需要起码是个壮汉才成。
当然也不是光为了钱,葛家为了临渝拿出了家财。再说葛三爷也好,葛明也好,对临渝做了不少事,眼看着整个临渝都能受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