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要教您,只是想说明一下实际情况。”张大山尽力保持冷静,“这些药材都是我们精心采集的,质量绝对没问题。”
“没问题?”那个男人拿起一根黄芪,“你看这个黄芪,纤维粗糙,药效肯定不好。”
“这位同志,您说得不对。”张大山忍不住了,“黄芪的药效主要看内在成分,不是看外表。而且这种纤维状的质地,正是优质黄芪的特征。”
两人的争论声越来越大,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就在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从走廊里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吵什么呢?”老人走到近前,看了看桌上的药材。
“老专家,这个农民送来的药材质量不合格,我正在和他说明情况。”那个男人立即换了一副恭敬的表情。
老人没有说话,而是拿起桌上的药材,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是当归?”他拿起一根当归,放在鼻子前嗅了嗅,“香气很纯正。”
接着,他又拿起黄芪,仔细地看了看断面,“这个黄芪的质地很好,是上等的药材。”
那个男人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人转过头看着张大山,“小伙子,这些药材是你们采集的?”
“是的,老师傅。”张大山恭敬地回答。
“采集得很好,都是难得的好药材。”老人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看向那个男人,“小李,你的眼光还需要提高啊。”
那个男人满脸通红,不敢再说什么。
老人又对张大山说:“小伙子,我看你对药材很有研究,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
张大山想了想,“老师傅,我觉得在药材的处理上,可以考虑一些改进的方法。比如当归的干燥工艺,如果能控制好温度和时间,可以更好地保存有效成分。”
老人眼睛一亮,“说下去。”
“还有黄芪的切制,如果能在适当的湿度下进行,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张大山越说越有信心,“另外,有些药材的储存也很重要,需要控制好湿度和温度。”
老人听得很认真,不时地点头称赞。
“好,很好。”他拍了拍张大山的肩膀,“你这些想法都很实用,我们厂里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那个男人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个农民居然有如此深厚的专业知识。
“老师傅,这些都是我的一些浅见,不一定对。”张大山谦虚地说。
“不,你说得很对。”老人认真地说,“我在这个行业干了几十年,像你这样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人,真的不多见。”
最终,这批药材顺利通过了检验,而且获得了最高等级的评价。那个原本刁难的男人,现在对张大山的态度完全变了,变得客气而恭敬。
回到村里的路上,张大山心情很好。这次的成功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让他在专业领域得到了认可。
“山哥,你刚才说的那些我都没听懂,你是怎么知道的?”刘二柱好奇地问。
“书上看来的。”张大山笑了笑,“多看书总是有好处的。”
夕阳西下,一行人拉着空车,满载着成功的喜悦,踏上了回家的路。**第一章**
李明刚从山里回来,身上还带着露水和泥土的味道,就听到有人在村口喊他的名字。
“李明!李明!”
声音有些急促,李明转身看去,是镇上药材收购站的王老板,这人平时不怎么来村里,今天怎么亲自跑来了。
“王老板,什么事啊?”李明放下背篓,里面装着几只野鸡。
王老板跑得气喘吁吁,摆摆手示意先喘口气。过了一会儿才说:“小李,我这里有个大单子,不知道你能不能接。”
“什么单子?”
“有个客人要熊胆,还有蛇皮、蛇胆、蛇骨,价格很诱人。”王老板压低声音,“熊胆我给你八千一个,蛇胆五百一个,蛇皮按品质给价,好的能到三千。”
李明眼睛一亮,这价格确实不错。平时他打个狍子也就能卖几百块钱,这一单要是做成了,够他半年的收入了。
“有什么要求吗?”
“要新鲜的,越新鲜越好。客人说要做药引子,陈货不行。”
李明想了想,熊胆和蛇类这些东西确实不好弄,但也不是没办法。山里确实有熊,只是不容易遇到。至于蛇,现在天气转暖,正是蛇活动频繁的时候。
“行,我接了。不过你得给我点时间。”
王老板高兴地拍拍李明的肩膀:“好好好,时间不急,一个月内就行。”
李明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怎么进山了。
回到家里,李明把这事跟师傅张大爷说了。张大爷听完,放下手中的烟袋,皱着眉头:“打熊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东西发起疯来,几个人都不够它收拾的。”
“师傅,我知道危险,但是这价格…”
“钱是好东西,但得有命花才行。”张大爷站起身,在屋里走了几步,“不过也不是没办法。打熊得用对方法,硬碰硬肯定不行。”
“您说说看。”
张大爷坐下来,开始给李明讲打熊的门道:“熊这东西,力气大,但脑子不够用。最好的办法是挖陷阱,再用蜂蜜引诱。熊最爱吃蜂蜜,闻到味道就走不动道了。”
李明认真听着,张大爷继续说:“还有,熊虽然厉害,但也有弱点。它们视力不好,主要靠嗅觉和听觉。咱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那蛇呢?”
“蛇倒是好办一些,现在这个季节,蛇刚出洞,行动还不够灵活。不过捉蛇也有技巧,你得找村里的老刘头学学,他年轻时专门捉蛇卖钱。”
李明点头记下了,第二天一早就去找老刘头。
老刘头今年七十多了,住在村尾的老房子里。听说李明要学捉蛇,老头子来了兴趣。
“小伙子,捉蛇这活儿可不简单。”老刘头从屋里翻出一个破旧的木箱,里面装着各种奇怪的工具,“这些都是我年轻时用的家伙什儿。”
老刘头拿出一根长约两米的竹竿,前端绑着一个铁丝做的套子:“这叫蛇叉,专门用来抓蛇头的。蛇这东西,你得控制住它的头,身子再怎么扭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