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大明宫。
作为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这里平日里庄严而肃穆。
然而,今日的大明宫,却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宫门前的禁军,甲胄鲜明,刀枪出鞘,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来往的每一个人。
关于西市“仙人”再现,并出现在杨家的消息,早已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长安,自然也传到了皇宫之中。
李隆基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批阅奏折,手中的朱笔猛地顿住,墨汁滴在了奏章上,洇开了一团刺目的乌黑。
那个“妖人”!他竟然又回来了!
李隆基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不知道程宇此番回来,是敌是友,是福是祸。
但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甚至可能影响到他大唐的命运。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身影,缓步走向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
守门的禁军远远地就看到了他。没有随从,没有车马,只有一个人,闲庭信步般走来。
然而,正是这份特立独行,以及那周身萦绕的淡然气度,让禁军们心中猛地一跳。
尤其是当他们看清那张俊美得不像凡人的面容时,许多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握着兵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是他!是那位真正的谪仙!
禁军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惊惧和犹豫。
是上前阻拦?还是……放行?阻拦?
他们想起那日西市数百同袍诡异昏迷的景象,想起将军王忠嗣那狼狈不堪的模样,一股来自本能的恐惧让他们双腿发软。
放行?这可是大明宫!
是天子居所!
擅闯宫禁,可是杀头的大罪!
就在他们进退两难之际,程宇已经走到了门前。他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平静地向前走去。
那些原本挡在门前的禁军,被程宇外放食炁所推开,身不由己地向两侧退去,让出了一条通道。
他们瞪大了眼睛,看着程宇从他们中间穿过,连衣角都没有碰到他们一下,却让他们感觉像是被山岳压过一般沉重。
程宇就这样,在数百名禁军的目送下,如同在自己家中一般,坦然地走进了大明宫。
宫道两侧,巡逻的卫队、匆匆而过的宫人,也都看到了这个不速之客。他们先是惊愕,随即便是深深的恐惧。没有人敢上前阻拦,也没有人敢大声喧哗,整个宫城仿佛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程宇那不急不缓的脚步声,在宽阔的宫道上回响。
就在程宇朝着含元殿方向走去时,迎面走来了一行人。
为首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着紫色官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一股洞察世事的智慧和温和。
他身后跟着几位同样是朝廷大员模样的人物,正一边走一边低声交谈着。
这位老者,正是刚刚致仕不久,却依旧深得李隆基器重和百姓爱戴的开元贤相——张九龄。
张九龄素来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原本已经在回家乡的路上,却又被李隆基召了回来。西市“仙人”之事,他自然也有所耳闻,并且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探究。
此刻,他正与几位同僚谈论着此事,分析着这位“仙人”的来历和目的。
突然,他看到了迎面走来的程宇。
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本人,但那超凡脱俗的气度和俊美绝伦的容貌,与坊间传闻的“西市仙人”形象瞬间重合。
张九龄心中一震,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他身后的几位官员也停下了脚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也露出了惊讶和警惕的神色。
程宇也看到了他们。
张九龄直视程宇,礼貌询问:“请问……阁下可是仙……人程宇?”
张九龄啊?!
程宇脑海里瞬间接了一句“能温席”。
大唐开元盛世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以诗文名扬天下,更以其正直敢谏、举贤任能而备受后人称颂。
他曾力主改革,推行开元新政,为大唐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他也是那个“一日杀三子”悲剧的亲历者,曾因劝谏李隆基疏远奸臣、亲近贤臣而触怒龙颜,最终被贬官离京。
在他看来,张九龄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士人。
出于对这位贤相的敬意,程宇停下了脚步。
“正是在下。敢问老丈是……”
“老朽张九龄。”张九龄自报家门。
“果然是张九龄!”
程宇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语气也变得真诚了几分,“久闻张相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程真人客气了。”张九龄捋了捋胡须,心中有些好奇程宇怎么知道他的名字的,“程真人此番入宫,可是有要事面见圣人?”
“正是。”程宇点头。
“既然如此,老朽正要入宫议事,不如一同前往?”
张九龄发出邀请。他心中对这位神秘的程真人充满了疑问,希望能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二。
程宇欣然应允:“求之不得。”
于是,在几位大唐重臣略显紧张和好奇的目光中,程宇与张九龄并肩而行,朝着含元殿方向走去。
一路上,张九龄看似随意地与程宇攀谈,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试探。
“程真人,老朽素来对玄学道术颇感兴趣,只是资质愚钝,始终未能窥得门径。”张九龄微笑着说道,“不知真人那日西市所展露的神通,可是道家仙法?”
“并非道家仙法,不过是些许微末伎俩罢了。”程宇轻描淡写地回答,并未深入解释【胡旋乐】的原理。
“微末伎俩?”张九龄哑然失笑,“程真人过谦了。能以琴音退敌数百,如此手段,若非仙法,又当如何称之?”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程宇平静的侧脸,又问道:“程真人既然能有此等通天彻地之能,不知对当今朝局,有何看法?”
来了。
程宇心中暗道。张九龄不愧是贤相,话题很快就引向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