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西,传我命令,行动开始。”
就在九连和渡河敌军打得激烈的时候,在更南边 3 公里处的上游,大批日军正在加紧渡河。
这里河水流速湍急,河水较深,河道虽然不到 500 米,但是渡河难度反而更大。尤其是涉水过河,人很难在河里站稳,河水高过了肩膀,一不留神就会被河水淹没冲走。
从这里渡河的日军是一个步兵中队加上一个机枪中队,额外还有一个伪蒙军迫击炮排,总兵力 400 人左右。
负责指挥的日军步兵中队长内山大尉,他为了快速渡河,挑选了 10 名水性好的士兵,携带绳索先行泅渡过河。这 10 名士兵过河后,立刻在河对岸固定绳索,后面的日军全部抓着绳索涉水过河。
为了避免娇贵的歪把子机枪进水不能使用,日军事先用帆布将机枪严密包裹起来。包括九二式重机枪也是如此,日军特意临时制作了一个简易木筏,专门用来运输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等武器。只是因为时间不足,来不及制作大量木筏,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得涉水过河。
这里没有 786 团的人出现,日军很顺利的就全部渡河。
渡河后,内山迅速整顿部队,随后以步兵中队为前锋,机枪中队和伪蒙军迫击炮排担任火力支援,杀气腾腾的向北全速前进。
此时九连越打越感觉不对劲,怎么今晚的鬼子这么好打?其实如果他能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东岸的敌人看起来打得很猛,但是进攻毫无章法,几乎是乱打乱冲。要是九连能将敌人放近了打,捞到一个敌人尸体,就会明白这其中的原因。
实际上在东岸和九连打得轰轰烈烈的就是伪蒙军步兵营,他们也不是什么战斗意志大爆发,纯粹是一个残缺小队的日军在后面架着武器逼他们进攻。不过好在日军也知道伪军水平,只是让伪军把动静搞大,压根没指望伪军拿下西岸阵地。所以即便是伪军被打得退回来,日军也不会怪罪,只是逼他们重新组织兵力进攻。
九连不知道的是,真正的日军已经在上游成功渡河,正向着他们的团部杀去。
没错,就是团部,柴田给内山的命令就是向一营阵地后方穿插,从后面包围进攻一营。但是好巧不巧的是杨天宇的团部恰恰就在一营阵地后面,距离一营阵地只有 2 公里。最为要命的是团部只有警卫排、特务排和通信排,其余大部分兵力包括迫击炮连都在后面的威东村担任预备队。柴田这一道命令恰好歪打正着,打在了杨天宇防线的漏洞处。
刘小伟作为最早跟随李宏的部下,战场直觉一向很准,他渐渐感觉到了一丝诡异。“老杨,我突然有种不妙的感觉,晚上这一仗我们是不是打得有点太顺利了?”
杨天宇听后,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说道:“刘哥,小鬼子晚上明摆着是要给我们玩声东击西,只不过被我们识破了,我看没什么问题啊。”
王少华也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说道:“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小鬼子很明显是想偷渡,玩声东击西罢了。”
刘小伟却反问:“那也不对,既然小鬼子玩声东击西,可现在已经被我们识破了,他们按照常理就应该退兵,为什么反而发起了强渡?这不是明摆着送死吗?”
王少华说道:“小鬼子虽然被发现了,但不代表他们计策失败了,我们在那里没有设置阵地,小鬼子是有机会强渡成功的,他们不愿意就此放弃也属于正常。更何况小鬼子一向气焰嚣张,不把我军放在眼里,面对我军临时组成的防线,肯定是认为不堪一击的。”
但刘小伟却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道:“老杨,我建议各部应该立刻加强警戒,提防敌人偷袭。”
杨天宇这时候也开始了动摇,敌军的反常也让他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判断。“刘哥,你说有没有可能九连那边才是小鬼子虚晃一枪,真正的主攻方向还是一营这里?”杨天宇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个想法。
刘小伟也不确定,说道:“我不知道,但是让各部加强警戒是必要的,小心无坏事。”
杨天宇听取了刘小伟的意见,立马传令各部加强警戒,进入一级警戒状态,提防敌人偷袭。
凌晨两点,九连已经打退了敌人 11 次进攻,一营方向,日军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四轮炮击,但是战局却依旧没有发生变化。
此时,不止杨天宇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就连参谋长王少华也感觉到了不对劲。
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四周的宁静,紧接着团部南边就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
杨天宇、刘小伟、王少华三人脸色瞬间大变。正当杨天宇准备派人去查看敌情时,警卫排副排长已经急匆匆地冲进了团部。
未等杨天宇开口询问,副排长便开口大声汇报:“报告团长,团部南边暗哨发现大批鬼子逼近,人数不详,已经向我们发起进攻,特务排正在抵抗,我们排长已经带领两个班前往增援。”
刘小伟听后,果断对着副排长下令:“你马上带着人掩护团长和团部撤离。”紧接着转头对杨天宇二人说:“你们先走,我带特务排、警卫排拦住敌人,为你们争取时间。”说完后,不等杨天宇和王少华开口,刘小伟就抄起一支 mp28 冲锋枪,急切地跑出了团部。
杨天宇见状,终于明白了过来,无奈地苦笑道:“小鬼子这是学着当年的兵仙韩信木罂渡军之计,给我来了一手声东击西再击西啊,真特娘的阴险。”
王少华有些惊慌地问道:“团长,那我们是不是要撤退?”
杨天宇摇摇头,脸上露出一副决绝的神情,斩钉截铁地说道:“撤退?老子偏不。少华,传令团部所有伙夫、后勤人员集合,立刻分发武器给他们,准备战斗。同时传令给一营和威东村的预备队,让他们火速调兵增援团部。”
杨天宇很清楚,团部就是整个 786 团的枢纽,一旦团部失守,整个 786 团都会失去指挥,甚至陷入混乱,届时后果不堪设想。只有坚守团部,等待援兵的同时拖住这股敌人,才能稳住局势。
于是,一场血战在 786 团团部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