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非常有可能,绝对有可能。”宁远再三肯定地赞同道:“我们总司令也说过,6.4毫米口径不是最优解,但是军用步枪,不是要用于射击比赛。追求更小的膛压,更小的后座力,更高的初速,是要牺牲有效射击距离的,是要牺牲更优异的弹道性能的,是要牺牲杀伤力的。军用步枪是用来杀人的,不是用来比赛射击的,敌人一般也不喜欢待在你的射程之内,他们会站在更远的地方,藏在遮蔽物后面。够得着,打得穿,才是军用步枪。”宁远感叹道:“没有完美的武器,只有妥协的产物,子弹口径就是如此。”说完,宁远一愣,心中惊叫,这泥马是我自己想到的一句话,感觉好有哲理啊!
“没有完美的武器,只有妥协的产物。”参谋副长马蒂亚斯-金特尔重复道:“我听懂了你的话,你就是在说6.4毫米x42毫米农场步枪,就是最优解。”金特尔笑问:“我说的对吗?”
“至少,目前看来,6.4毫米口径是最优解,我们已经在大凌河战场上验证过了,在奉天战场上再次验证过了,在朝鲜战场上第三次验证过了。”宁远自信地说道:“还是那句话,口径不是越小越好,没有完美的武器,只有妥协的产物。6.4毫米口径,是禁卫军着眼未来战场的大胆尝试。”
不待德国人开口,宁远追加强调:“德军是否改变步枪口径,对禁卫军没有影响,我们只是出于友好合作的关系,提出建议,要不要改,是毛奇总长和金特尔副长,以及在座的列位需要考虑的,不是吗?”
“我们还是先进行两种口径的对比测试吧!”金特尔副长说道:“我们让事实说话,自己亲自体验一下射击感受。”
“好吧!我们去试枪,听听普通士兵怎么说。”毛奇总长直接拍板。
有了毛奇总长的话,代表上午的会谈就到此为止了,所有人的心情都为之一松。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总参谋部第二处处长托尼-克罗斯突然饶有兴趣地问道:“英国的7.7毫米,法国的8毫米,日本的6.5毫米,俄国的7.62毫米,还有我们德国的7.92毫米,这么多口径,你们禁卫军为什么就偏偏选择了6.4毫米,这个非常冷门的口径?是怕敌人捡到直接用,还是为了特立独行,区别于别的国家?”
宁远和王招辉对视了一眼,喟然一笑说道:“禁卫军的步枪口径,决不是草率决定的(其实就是戈辉一个人想当然决定的)。我们禁卫军对英法德日俄,五国现役步枪对比测试之后,结合特区的度量衡标准,最后确定的最优口径,就是0.2寸,即6.4毫米。(完全是撒谎)”
在座的德国人都露出了纠结的表情,显然这个回答并不让他们满意。
宁远进一步解释道:“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按照我们特区的长度单位,0.2寸是6.4毫米,0.3寸是9.6毫米,显然口径太大了,0.1寸是3.2毫米,口径太小了,0.15寸是4.8毫米,口径还是太小了,只能选择0.2寸,也就是6.4毫米这个不大不小,还算规整的数字,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正如圣经上说的那样——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上午,就这样吧!时间也快中午了,休息一下,吃午餐,下午射击测试。”毛奇总长再次说道:“在测试结果出来之前,再多的讨论,都是无意义的。”
下午,在柏林军事学院的射击场,测试7.92毫米口径的FA-1903-c和6.4毫米口径的FA-1903-c。
宁远、毛奇总长、金特尔副长、柏林军事学院的校长,四人围着一张小圆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随意地聊着。
不远处的连续枪声,丝毫不影响他们谈笑风声。
禁卫军代表、德军总参的代表、柏林军事学院的师生,以及毛瑟公司的代表,都在试枪。
枪声响彻校园,响了整个下午,50米、100米、150米、200米,不同距离都做了测试。
最惨的是20头肥猪,它们没有做任丧尽天良的坏事,却被固定在靶位上,结束了它们短暂的猪生。然后,被粗暴地解剖,确认钻入猪体内的子弹,造成的空腔效应。
所以说,很多时候,不存在对错,很多的生死,也不因为对错,完全在于高阶或者高等的群体,是否想这样做。也不要计较这些结果,这是常态,从地球上出现生命时就开始了。
在柏林军事学院枪声最激烈的时候,锡良的外事局团队,与标洛首相为首的德国政府达成了最后的协议。
晚宴上,标洛首相突然告诉锡良:“就在三天前,英法俄三国谈成了步枪口径统一协议。这里有你们的功劳。”
锡良摸了摸刮的很干净的下巴,半天玩笑道:“老天爷做证,我们没和他们谈过这个事情,就是想谈,人家也未必搭理我们。”
标洛摇头轻笑,说道:“但你们和奥斯曼和意大利,谈成了口径统一问题,然后你们又来到了德国,你们还要去奥匈帝国,你们肯定还会谈这个事情,他们受刺激了。”
英法俄三国确实在三天前达成了半自动步枪口径统一协议。
不是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的7.7毫米,也不是法国勒贝尔步枪的8毫米,而是俄国莫辛纳甘步枪的7.62毫米。
三国的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统一使用7.62x54毫米口径无底缘通用步枪弹。弹壳长度为什么是54毫米?为什么是无底缘?而不是凸缘?其实是因为三国都不想让对方占便宜,尤其是英法两国,坚决不能让对方占便宜。选择无底缘,三国都认为,无底缘步枪弹,可能是未来的趋势。
选择7.62毫米口径,不是为了照顾工业基础相对最差,因日俄战争,经济接近崩溃的俄国,而是0.3英寸,刚好是7.62毫米。还因为三国都不看好小口径步枪,更钟情于口径相对更大的步枪。如果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国都使用6.4毫米口径的步枪,那么英法俄三国的7.62毫米口径,将在射程和威力上占据优势,在战争中将进一步放大优势。
李-恩菲尔德步枪使用7.7x56毫米R(R是凸缘的意思)步枪弹,勒贝尔步枪使用8x50毫米R步枪弹,
沙皇俄国莫辛纳甘步枪的使用7.62x54毫米 R步枪弹,虽然不用改口径和弹壳长度,但R(凸缘)要改掉,这样一来,俄国以前生产的7.62x54毫米 R步枪子弹,还是无法用于新枪。虽然不至于完全作废,但也是非常非常可惜的。英法两国答应提供更先进的机床给俄国,帮助俄国提高加工精度,突破一些技术瓶颈。
子弹的问题统一了,步枪却不统一,三国各有心思。
英法俄三国,并不否认FA-1903是非常先进的半自动步枪,综合性能也非常优秀。但三国都想研发自己的半自动步枪,三国也都认为自己能够研发出性能更先进的半自动步枪。毕竟有FA-1903作参考,哪怕失败了,也有FA-1903兜底。实在不行,就向日本学习,气动结构和设计参数直接沿用FA-1903的,但外型坚持用三十年式步枪,旧瓶装新酒。
那么,英法俄三国真的能研发出自己的半自动步枪吗?显然是能的,明白了设计原理之后,凭三国的研发实力,研发出新枪并不难。
早在1890年,丹麦人就研发出了半自动步枪,丹麦人自己说是自动步枪,其实是半自动步枪,而且不够成熟,需要后续的改进完善,结果成了后世延用至今的麦德森轻机枪。
1903年美国温彻斯特公司也成功研制出半自动步枪,虽然性能拉胯了一些,但确实能用,可以用来打鸟,射击酒瓶子。对性能不满意,那就改进,直到满意。禁卫军改进后的m03温彻斯特半自动步枪,就是一款性能够用的步枪。
有这些珠玉在前,英法俄三国研发出全新的半自动步枪,只是时间的问题。
事实上,两年后,英法俄三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7.62毫米口径的半自动步枪。
英国皇家恩菲尔德(Enfield)兵工厂,联合比利时国家武器公司(即FN公司),于1908年6月,成功定型了EF-1908半自动步枪,点三零口径(0.30英寸),即7.62毫米,使用7.62x54毫米口径无底缘通用步枪弹。很巧合的是,全枪的设计,与后世着名的FN-49半自动步枪,相似度接近80%,为什么这么巧合,谁知道呢?
法国的圣艾蒂安(Saint-étienne)兵工厂,于1908年末,也成功定型了SE-16半自动步枪,SE是圣艾蒂安的法文缩写,16是第十六次改进型的意思。同样是点三零口径(0.30英寸),即7.62毫米,使用7.62x54毫米口径无底缘通用步枪弹。不知为什么,SE-16半自动步枪的设计,与后世法国研发的mAS-49半自动步枪,极度近似,为什么会这样,天知道为什么。
俄国图拉兵工厂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联合研发,于1909年初,定型了m-1909半自动步枪。点三零口径(0.30英寸),即7.62毫米,使用7.62x54毫米口径无底缘通用步枪弹。最神奇的是,与二战时期着名的SVt-40半自动步枪的设计完全相同。二战时期的名枪,提前问世了。从而也充分证明了俄国工程师研发能力毋庸置疑。
很多人不理解这样的巧合存在,认为不可能这么巧。
其实,路,就在那里,一直在那里,有人提醒之后(FA-1903),他们提前几十年走上了那条路,有了后来的结果,就是所谓的巧合。
人类的大脑很神奇,错误可能会千奇百怪,正确却能殊途同归,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大家刚好想到了一块,不分时代,跨越时代。
你能理解更好,不理解,我等你慢慢理解。
噢——锡良重重点头,脸上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然后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你们会考虑步枪口径统一的问题吗?”
“应该会吧!因为这是好事儿。”标洛首相不假思索地说道:“但是,是不是向你们的步枪口径统一,我不是参谋总长,我说的不算。哪怕是毛奇总长同意了,也需要威廉二世陛下最终拍板才行。”
“事实上,我们也只是建议,你们做与不做,对我们没有影响。”锡良强调道:“我们之所以这样建议,是着眼于未来。如果有一天,老欧洲的矛盾集中爆发,需要用军事手段解决,统一的步枪口径,能让盟国之间的支援问题,变得简单许多,仅此而已。”
“欧洲的矛盾由来已久,长期存在,未来也不会有消除的一天。”标洛说道:“因为经济、政治、历史等原因,国与国之间有矛盾是正常现象。通过军事手段解决矛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一点都不稀奇。”
“同意你的观点,但是英法俄已经达成了口径统一协议,未来很有可能在军事上结成同盟,你们打算如何应对呢?”锡良问道。
“原则上,既然英法俄这样做了,德国也会联合可能的盟友,考虑同样的问题。”标洛说道:“但是,如何选择,怎么做,相信总参谋部的毛奇总长,肯定会有自己的考虑。”
锡良举杯:“祝我们合作愉快!”
三天后,也就是6月29日,禁卫军与德国达成了半自动步枪口径统一协议,德军的步枪口径,向禁卫军的步枪口径统一。6.4毫米口径将成为德军的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的共同口径,6.4毫米x42毫米(0.2寸x1.3寸)农场步枪弹,将成为德军的通用步枪弹。
德国毛瑟公司(mAUSER)将生产德国毛瑟版FA-1903-c(20发弹匣、带V形缺口的弹匣井),即dG-06半自动步枪,d是德国(德语里德意制的首字母),G是步枪试验委员会(Gewehr-prufungskommission,G.p.K.)的首字母,06是1906年。
毛奇总长握着宁远的手,感慨道:“年轻人不简单啊,你们成功的说服了我们这些思想固执的老家伙。”
“这是毛总长和总参谋部智慧和远见的选择,我们只是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宁远谦虚道:“我们清国有句老话,酒越陈越香,您的智慧之光,永远指引着我们年轻人前进的方向。”
步枪口径统一协议只是一个开始,其它的军事合作项目,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谈谈停停,艰难地完成了细节确认,厘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个别合作项目,还做了少量的修改。
比如与德国克虏伯公司合作研发160毫米口径的重型榴弹炮项目,德方坚持150毫米,禁卫军坚持160毫米。德方认为,150毫米的炮弹,就已经接近士兵搬运重量的极限了,一名士兵连续搬运十颗八颗就已经很累了。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炮兵必须快速装填,160毫米的炮弹,重量接近60公斤,这种炮弹如果连续搬数十颗,能直接把人累趴下,不可取。
经过双方反复沟通之后,在火力、操作、成本上找到了“甜蜜点”,同时也是为了双方武器口径统一,双方互相妥协,口径确定为155毫米。火力够用,不浪费。155毫米炮弹炸开,20米内基本没有活人,300米内冲击波依然能伤人。这威力对付大多数目标都够了。再大口径,破坏力增加不多,但造价蹭蹭涨,简直是在烧钱,后勤运输也会十分头疼。
这也是戈辉给宁远的底线,低于155毫米,禁卫军放弃合作,独立研发。之所以与德国合作,是因为禁卫军需要德国的炮管制造技术,特别是身管自紧技术,禁卫军的FA-160性能不稳定,射程和精度不平衡,炮架和炮管都有问题。
还有二次开发FA-80步兵炮的项目,德方认为FA-80步兵炮,射程过短,相对于Nd-80迫击炮,除了能直瞄以外,优势并不明显,也不精准。FA-80应该有更远的射程,接近米是一个合适的射程,而且还要向山地化改进,方便拆卸和组装,适应更复杂的山地作战环境。80毫米大口径带来大威力的同时,炮身重量也极大增加,向山地化改进,必须减重,缩小到75毫米口径是最直接的办法。
还有,禁卫军为德军训练300名特种兵。虽然德军拿着禁卫军提供的训练手册,也在训练特种兵,但总觉得差点什么,觉得自己没有学到原汁原味的禁式特种兵。宁远没有拒绝,欣然同意了,还提出禁卫军也会派学员来德国,参加特种兵训练。毛奇总长对此表示欢迎,他认为这个提议非常好,互相学习,增加互信。
另外,关于柏林军事学院与朝阳陆军讲武堂合作办学一事,宁远还是作了最后的争取。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连续三次与德军总参谋部、柏林军事学院沟通合作办学一事。
还面见了德皇威廉二世,沟通了整个下午。宁远强调,朝阳陆军讲武堂要引用柏林军事学院的全套教材,教学大纲,学校管理制度,要成为柏林军事学院的远东分校。
7月3日,德皇威廉二世批准,柏林军事学院与朝阳陆军讲武堂合作办学。任命已经退出现役的施利芬伯爵担任讲师团团长,率领柏林军事学院的100名高级讲师去朝阳陆军讲武堂。施利芬伯爵将担任朝阳陆军讲武堂学术副校长,主管教育教学相关的一切事务。
施利芬认为:“胜任军官学校校长职务,不仅要具备管理专家的能力、军事家的素养,还要具备教育家的远见卓识,这是创建一流军事院校不可缺少的因素。不懂教育的校长,是缺腿的校长,不按教育规律办学的校长,是盲干的校长。如果让我当校长,必须这样办。”
宁远,作为朝阳陆军讲武堂的常务副校长,在与学术副校长意见冲突时,如果问题偏教育教学,必须要以学术副校长的意见为主。宁远,无条件同意。在他看来,只要施利芬愿意,学校常务管理都可以交给施利芬。
到此,宁远的德国之行,已经百分之两百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