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始皇派他去祭祀山川祈福去了。
所以赵高才能瞒住始皇的死讯。
胡亥想着杀了扶苏就放过蒙恬,也没打算杀蒙毅。
可老话说得好,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
赵高和蒙家人有仇。
赵高做了犯法的事,蒙恬刚正不阿想把他办了,始皇却舍不得又把赵高放了。
从此埋下祸患。
赵高就对胡亥道:“蒙毅可是个奸佞小人,曾经在始皇帝面前说陛下的坏话,反对陛下被立为太子。”
胡亥一听,那还了得,杀了吧。
蒙恬见扶苏按遗诏自尽,心有疑虑,想上书反驳。
却被关了起来。
胡亥杀了蒙毅就派人来杀蒙恬,欲斩草除根。
被派来行刑的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理应连坐于你。”
蒙恬道:“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
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先主就是指始皇帝。
直到此时,他也不愿辱没先祖的教诲。
不愿辜负秦始皇的信任。
使者却淡漠的道:“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给陛下。”
沉默良久,蒙恬吞药自杀。
但凡蒙家生在其他朝代,手握重兵不早反了。
像他和岳飞这样的人,品格贵重,忠君爱国,宁死也不会反的。
越是如此,越让后人尊重、敬佩。
铁骨铮铮就是形容他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蒙家都对得起大秦,反而大秦负了蒙家。
始皇的复杂心绪无人能懂。
看到忠心耿耿的蒙恬,始皇是心安的。
比李斯强百倍。
可千言万语,百般情绪都堵在了喉咙。
顾七七清楚得看到始皇帝身藏在袖下握紧的拳头。
还好了,她来了,一切悲剧还没有发生。
“安排一下,明日一早启程回咸阳。”
“臣蒙恬遵旨。”
蒙恬其实有些懵。
这么急让他带兵回来,见了面,陛下却未多说什么。
有点让他摸不着头脑。
顾七七看得直乐。
她不光看,还拍。
这可是名场面,她要录下来。
嘻嘻!
太好了,明天就要回咸阳了。
咸阳宫我来了!
随即又想到了墨家。
人还还没到沙丘,就得半路折返吧。
真折腾人,可她不敢说呀。
始皇也不知道顾七七在心里正吐槽他呢。
他正想着扶苏呢。
这个儿子他是寄予了厚望的,可他们父子一直政见不合。
扶苏的性格跟他一点也不像,过于宽和、软弱,他不喜。
可是,扶苏是他的长子呀。
始皇揉了揉眉头,宣了扶苏。
当顾七七真正见到扶苏公子本人却对他有了些许改观。
从面上看扶苏确实谦谦君子的模样,而且一点也不弱,相反,看着还挺勇武刚毅。
可能性格过于温和吧,当然,也是跟始皇相比而已。
一个人性格大变一般都是极端情况下发生的,她不认为扶苏会轻易改变思想。
而且为了避免君老子健的悲剧发生,扶苏还是当他的大公子为好。
一生平安顺遂,大富大贵,也没有太大压力,不见得是坏事。
起码比他的历史结局不知道强多少倍。
如果始皇帝练不出合适的小号,再考虑孙辈也不是不行。
一起培养呗!
优中选优。
顾七七一想到嬴姓都消失在历史之中,就替始皇难过,扶苏过于迂腐,害了?家。
就算是为了大秦或是先祖也不能不问问就自杀呀,以为是忠义,结果成了赢氏罪人。
果然,始皇越看越气,随手拿起竹简就朝扶苏砸去。
扶苏也不躲,脸色也未变,就静静的生受了。
这种无声的倔强简直是火上浇油。
果然老话说的对:“淹死会水的、打死犟嘴的。”
始皇看到扶苏一副就静静看你无理取闹、暴躁狂怒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想拔剑。
他固然恨胡亥,,可胡亥不是杀了吗?
始皇也恨扶苏,虽然扶苏登上帝位也不会太过改变什么。
但也不至于赢氏子孙全军覆没啊。
他可是最放心扶苏的,死前可是给他留了遗诏的,就那么不信任亲生父亲吗?
他哪里对不起扶苏。
越想越气,就想砍死这个孽障算了。
顾七七也不能眼看着不管呐。
一个箭步就冲上去了。
她力气太小,只能死死抱住始皇的腰,连忙安抚。
“算了,算了,真杀了他,你会后悔的,性子能掰就掰过来,掰不过来就培养孙子或曾孙也不失一个办法。”
始皇听着顾七七的劝进之语都气笑了。
扶苏却听得一头雾水。
“父皇,儿臣听不懂。”
始皇帝甩甩袖子转身欲上坐。
可还是回复了扶苏的问题。
“听不懂就不要听。”
顾七七看扶苏听罢,又变成一副淡然平静的模样也生气。
这个死后被葬在陕西绥德的秦国大公子还不知道吧?
全靠我。
不然你的坟头草也要发芽了。
可是怎么说得出口啊。
领不到秦国大公子的情了。
绥德是个好地方。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听说缓德的汉子都勇武刚毅。
哇哦!
几个世界了,她好像都没去过绥德。
始皇看顾七七又神游了。
气也消了。
罢了。
不跟自己过不去。
他还有整个天下等着掌舵呢。
将佩剑插上剑鞘,始皇又坐了到了案几后静静审视扶苏。
扶苏是真倔,而且有些痴。
都拔剑了,也不见扶苏求饶、不辩解,一副任君宰割的模样。
始皇突然觉得他不会教育孩子,没一个成才的。
胡亥至死他都没有看清,他真的眼瞎心盲吗?
他有些怀疑起顾七七的建议了。
他真能练出合适的小号吗?
要不把孩子都交给顾七七教育试试?
看顾七七就知道后世的孩子教育得多好。
他相信后来人的智慧,肯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办法,就这么定了。
顾七七还不知道她即将成为大秦幼儿园园长呢。
始皇看着扶苏一副时刻准备英勇就义的模样,疲惫的挥了挥手:“退下吧,明早一起跟朕回咸阳,以后不必去监修长城了。”
“儿臣遵命。”行了一礼,扶苏一言不发就走了。
这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可让顾七七开了眼。
冷暴力啊。
顾七七不知道扶苏就这个性子还是跟始皇有心结,反正扶苏别着一股劲儿的模样。
看着疏离的父子二人,顾七七也没辙呀。
果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历史对刘邦、项羽、张良、韩信、萧何如何评价。”
顾七七给始皇的历史书按编年纪事,内容没全到写下所有,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顾七七知道此刻她手里掌握着许多历史名人的命运。
可她也不能撒谎呀。
她只需客观的评价就好,至于他们的命运说到底还是掌握在始皇手里。
她是个小人物,这些历史责任轮不到她背负。
“其实只要陛下安康,他们没一个敢造反的。刘邦现在还叫刘季,是沛县的亭长,萧何和他算同僚关系。”
“沛县啊!”
顾七七心里一激灵,汉高祖请自求多福啊!
“如今刘季年纪几何。”
顾七七也不知道始的问题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如实回答。
“刘邦只比陛下小三岁。他在历史评价中非常不错,而且他并不算造陛下的反,反而继承了陛下的遗志和政策,不然华夏走向何方还真不好说。”
汉族晚晚晚晚晚辈顾七七,只能帮大佬到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