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还让人配备了遥控器,一旦丧尸进入楼梯间,他们只需按下按键,合金门就能迅速自动关闭。
门背后还配备了坚固的插销装置,一旦关闭,插销就能准确地落入插口中,将门牢牢锁住。此时,就算丧尸在门后疯狂撞击,也再也无法从里面将门打开。
随着这些防御门的安装完成,雷诺队自己的这个计划也就充满了信心。
连续几天,基地所有人都各司其职,萧炎带着工程队在高新大道加固围挡时,混凝土搅拌车来来回回引来了不少幸存者的注意。
\"兄弟,你们这是在搞什么大工程?\"一个背着登山包的中年男人隔着老远喊道,声音里带着疑惑,但是这人并没有靠近。
萧炎擦了擦额头的汗,示意工人们继续干活。他走到围挡边,看着聚集过来但是并不靠近的十几个幸存者,决定实话实说:\"市中心发现大规模尸群,我们准备将这里阻隔起来。\"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有人觉得不一定是真的。
但是有些人就觉得是真的,不然为什么这么多在这里将这些通过市中心的大路都给围堵了。
一个扎着马尾的年轻女孩脸色煞白:\"那我们这里是不是很危险!\"她身边的同伴紧张的说道:\"要不我们往乡下跑吧?我老家在......\"
\"农村有更危险。\"萧炎打断道,\"上周我们的人在章贡江那边遇到了丧尸鼠群,之前还遇到过丧尸牛!那些比我们看到丧尸更加恐怖!\"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那个提议回老家的幸存者腿一软,直接坐在了地上。
接下来的两天,前来打探消息的幸存者越来越多。萧炎和小付两人一边负责讲解现在末世的情况,一边介绍各自基地的接纳政策。到第三天傍晚,萧炎竟然吸纳了四十多个新成员,其中还包括两个经验丰富的汽修工。
萧炎还带着队友完成了个大工程——清理基地周边的废弃车辆。他们用改装过的拖车把锈迹斑斑的轿车、公交车一辆辆运到围挡处。吊机将这些\"钢铁巨兽\"像积木一样层层堆叠。
\"往左一点...好!\"萧炎指挥着吊机操作员。当最后一辆双层巴士被吊装到位时,整个防御工事已经蔚为壮观:十米宽及八米高的钢铁长城蜿蜒数十米,混凝土泵车正在往缝隙中浇筑速干水泥,几个建筑工人熟练地抹平水泥。
小付拍了拍沾满水泥的防护服,望着眼前拔地而起的水泥城墙,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等到这堵后墙彻底完工,就算尸潮来了,应该也能挡得住吧?\"
萧炎却没有立即回应。他摘下安全帽,用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目光凝重地扫视着周边地形。\"恐怕还不够。\"他指向西侧那片连片的工业园区,\"你注意到没有,高新大道沿线这些厂区都和西边的支路四通八达。如果只在主干道设防...\"
他指着被已经被水泥围墙阻隔的道路说道:\"尸群完全可以从这条的路进入工业园内部迂回过来。到时候我们辛苦建造的防线就会变成摆设。\"
小付被萧炎这样一说,脸色有些不太好:\"炎哥,你的意思是...要把整个工业园临街的围墙都加固?可这样工程量太大了!光水泥就要...\"
\"我知道。\"萧炎打断他,声音低沉却坚定,\"但现在不是计较工程时间的问题。\"他指着工业园区几个重点位置,\"至少要把这几个主要缺口先封死。\"
两人陷入短暂的沉默。远处传来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队员正在工地上来回穿梭。小付咬了咬牙:\"要不...我们先集中力量把主干道围挡完成?工业园的缺口,等这边弄好后再进行...\"
\"你说得对!不能贪多嚼不烂。还是一步一步来吧!工业园内,其实也就是弄些废弃的汽车给堆积阻断就行!”萧炎想着说道。
在附近有大丧尸群的阴影下,这道防御工事的修建与往日任何工程都截然不同,没有层层转包的承包商,没有偷工减料的黑心商人,更没有为了赶工期而敷衍了事的工人。萧炎和小付带领的两支队伍出奇地默契,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在为自己和同伴的生命筑起的一道防线。
三伏天的烈日像熔炉般炙烤着工地,但施工进度却比预期快了许多。两支队伍近几十号人采用了轮班制:三个班次轮流上阵,每个班次严格工作一小时就换岗。这样既避免了中暑风险,又能保证工程白天12小时不间断推进。令人动容的是,即便是最疲惫的工人,在交班时都会主动多干十分钟,就为了让接班的同伴能多准备会儿。
\"汪洋,你们班该撤了!\"萧炎擦了把汗,朝正在加固的汪洋喊道。这个曾经在工业园和雷诺共事的同事,如今倒是萧炎最得力的干将之一。
汪洋应了一声,却没立即停下,而是利落地将混凝土抹平,他带领的第三班组从上午十一点干到正午十二点,每个人后背的工服都结出了盐霜。
\"兄弟们,撤!\"汪洋招呼着班组成员,\"旁边的工业园去吃饭休息,两点准时回来接班!\"工人们拖着疲惫却满足的步伐,走向临时改造的休息区。那里有后勤组刚送来的饭菜——虽然只是简单的盖浇饭,但在末世已是难得的佳肴。
工业园空荡的办公室里,十几张办公桌摆放在一起,汪洋接过后勤人员递来的湿纸巾,痛快地擦了把脸。两个小时的休整时间很宝贵,足够他们吃顿热饭,再小憩片刻。
萧炎坐在路虎车里,车的空调一直在工作,他就隔着车窗玻璃望着有序运转的施工队伍,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看着这些施工人员,原来很多人只是见过工人浇筑,现在是为了生存,不得不一起动手,此刻所有人都在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同舟共济。他摸出对讲机:\"后勤组,给第一班多送两箱电解质水,天气太热了,别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