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通在会稽与孙权决战之时,刘备和曹操之间的战争,也在阳平关上拉开了序幕。
时值农历十月,汉中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酷烈。朔风卷着沙雪,扑打着阳平关灰黑的墙垒。
关隘上下,战鼓如雷,杀声震天。
黑压压的曹军如同漫过山麓的黑潮,带着碾碎一切的威压,扑向肃立在风中的高大关墙。弥漫天际的肃杀之气,仿佛要将关前山谷的空气都冻得凝固。
曹军的旌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那帅旗上面巨大的“曹”字,如同一只俯瞰着猎物的巨鹰!
关上的守军,则在汉中大将申耽、申仪兄弟的带领下,依靠高大坚固的关墙,给予曹军大量的杀伤。
……
情况确如诸葛亮所预料那样:
因为从南阳到汉中阳平关的路程,比江陵到阳平关的路程更短,且路况也更好,所以,曹操的军队首先赶到了阳平关。
而汉中此时的兵力极度空虚。
由于此前的“五保策略”,孙权、刘备、曹操三方联盟互保,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王通,刘备仅给汉中太守孟达留下了一万五千人马。
整个汉中才一万五千人,仅够维持地方的治安。就算是汉中的门户阳平关,也只有2000兵力。
这原本也没什么问题。
因为刘备和曹操是盟友,并且,按当时的情况看,孙曹刘三方联盟对付王通,将会迫使王通分别在江东、雒阳、南阳、江东、上郡等五处战场作战,王通多线作战难以应付,必败无疑。
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卯足了劲对王通发起倾力一击。却没想到孙权会败得如此之快,且如此之惨。所以,当意识到无法打败王通时,曹操和刘备便不约而同地想要背刺盟友。
由于南阳到汉中的路程较短,使得曹操率领八万大军,抢先了一步赶到了阳平关,打了汉中太守孟达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孟达还在南郑,并不知道曹军的到来,并且,还以为曹操是刘备的盟友,对曹军没有太多的防备。守在阳平关上的,只有申耽和申仪兄弟带领的两千守军。
骤然打响的战斗极其惨烈!
开战即决战。
曹操一点都没有留手,在赶到阳平关外的第一时间,就对阳平关发起了不计伤亡,不计代价的猛烈进攻。
数万大军一拥而上!
漫天的箭矢如同飞蝗一般,遮天蔽日,带着死亡的尖啸声泼向关墙。巨大的撞城锤在号子声中,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关墙的大门。
关墙上,守将申耽嘶哑地呼喝着,他麾下仅有的两千士卒,在如雨的箭矢中不断有人倒下。密集的云梯已搭在墙上,近似疯狂的曹军在督战队的驱赶下,不惧生死地蚁附而上,怎么杀都杀不完!
有些将士们挥刀的手臂都肿了,城下堆积了大量的曹军尸体,可是,更多的敌军依旧如同附骨之疽,源源不绝地顺着云梯往上爬!
混战之中,一道雄壮如魔神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城墙上,一刀磕开守军刺来的长矛,又纵身跃起,人在空中,却将大刀舞成一团白光,待到那雄壮的身躯落地时,已有十几名守军士卒惨叫着倒在了地上。
“许褚!”
申耽只来得及叫出许褚的名字,刀光已经如惊鸿而至,扫过了申耽的颈脖。
鲜血狂喷,头颅飞出数丈!
“大兄!”
申仪见兄长身死,目眦尽裂,大叫一声,手持长矛发疯一样扑向许褚。许褚不退反进,一刀上撩砍飞申仪的长矛,再一刀横扫将申仪拦腰砍成两段!
主将身死,关墙上的抵抗瞬间瓦解。
残存的守军要么弃械投降,要么被如狼似虎的曹军砍翻死。猩红的鲜血泼洒在冰冷的墙面上,很快便凝结成了一层暗红色的冰。
朔风依旧,大雪依旧。
只有这雄关的主人,已然换成了曹操。阳平关,这座以雄伟着称的汉中门户,因为双方兵力太过悬殊,只是坚持了不到半天时间,便落入了曹操手中。
……
夺取了阳平关之后,曹操率军进入关城。
此时,司马懿来到曹操身边,对曹操道:“兵贵神速,请主公速攻南郑。”
曹操有些犹豫。
因为军队从南阳到阳平关,一路急行两千多里,又经过刚才这一战,所有人都非常疲惫,急需休整。
司马懿见曹操犹豫,又劝道:
“汉中兵力本就不多,其主要兵力集中在郡治南郑城中,其余各县兵力寥寥无几,甚至有些县城都是由衙役在维持治安,连驻军都没有。
主公只要将汉中太守堵在南郑城中,纵然南郑城没有被攻破,其它各县因无人做主,亦可传檄而定。”
曹操觉得极有道理。
遂命乐进为先锋,率五千骑兵急袭南郑城,而曹操自己,也亲率大军,不顾辛劳,急速赶往南郑。
……
(附录图片:汉中地图。)
……
南郑城中,太守孟达接到申耽的求援,大惊失色。
赶紧下令调集兵马,想要前往增援阳平关。
可是,南郑城中只有四千守军,另有四千守军驻守在汉中的第二大城西城县,其它成固、西乡、石泉、旬阳等县,也都兵力不到一千。
而要从西城县调兵到南郑,至少得四天时间。
唯一的办法,就只有紧急征召青壮,用青壮士守城,然后再抽出一部分正规军队前往阳平关增援。
然而,形势的发展远比孟达想象的恶劣。
征召青壮的军令才刚刚发出,乐进就已经带着五千骑兵赶到了南郑城外。
孟达见状,赶紧下令紧闭城门,并将全部军队派上城头,意欲死守南郑,等待救援。不过,仅仅是过了三个时辰,曹操就亲率七万大军赶到了城下。
……
在将南郑城团团围住之后,曹操亲率一队虎卫来到城下。
对着城门楼上的孟达喊道:
“城上的孟达听着,你已经被包围了,反抗是没有出路的。我与你父孟佗,曾是年少时候的好友,不如归顺天子,来朝廷为官如何?”
孟达本是关中右扶风人,是在董卓为祸关中时逃去益州投靠刘焉的。而且,其父孟佗也确实与曹操有些交情。
如今手中仅有五千人马,知道难以匹敌曹操七万大军,遂开城投降。
只是孟达所不知道的是:此时,诸葛亮的先锋关羽,已经带着三万人马赶到西城县。
距离南郑仅有三天的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