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身殿内。
朱元璋送走朱标后,依旧专注地伏在龙书案前处理公务。
许久之后,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抬头一看,原来是贴身太监总管刘和走进来。
“奴才该死,惊扰圣驾,请皇上治罪!”
刘和赶紧跪下请罪。
“罢了,你向来谨慎稳妥,若非有要事,怎会贸然打扰?”
朱元璋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在意,接着问:
“说吧,什么事?”
刘和开门见山地汇报:
“启奏陛下,韩国公求见,特命奴才通报。”
朱元璋听后,眼神微动,却未显惊讶,只冷冷地道:
“知道了,让他进来吧……”
话音未落,只见刘和欲言又止,朱元璋不禁疑惑地追问:
“何事?”
刘和神色古怪地答道:
“禀陛下,韩国公此次入宫,还背着一根荆棘。”
“有趣,这老狐狸是来演负荆请罪的戏码了?”他眯着眼打量,语气淡然地说道,“看他耍什么把戏,传他进来。”
“臣领旨!”
刘和立刻应声而出,快步转身引领李善长入内。
不一会儿,只见李善长身形佝偻,手持拐杖,步伐沉重地缓步而入。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他那瘦削的脊背竟还背着一根显眼的荆条,显得格外萧瑟可怜。
然而,朱元璋冷眼旁观,神色毫无波澜。
他对李善长太了解了,这位看似风烛残年的老人,实则城府极深,狡诈至极。
相比胡惟庸,此人更是深不可测,眼前这一切不过是伪装罢了。
可惜,他不是曹爽,怎会被轻易欺骗?
“臣李善长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寿无疆!”
在朱元璋平静的目光中,李善长踉跄前行,艰难跪下,郑重行礼。
“平身吧!”
朱元璋摆摆手,假装嗔怪道:“你年事已高,又是跟随多年的功臣,何必如此拘礼,快起来说话。”随即又挥了挥手,命其起身。
“刘和,杵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给韩国公赐座!”
“老奴遵旨!”
刘和急忙搬来一个绣凳,放在李善长身旁。
李善长微躬身致谢。
随即,他正视朱元璋,神色郑重地答道:“礼仪不可废,这是君臣尊卑之分。
为人臣者,须时刻铭记于心,绝不可越雷池半步。”
“韩国公一如既往地谨慎啊!”
朱元璋眸光微动,带着几分戏谑赞赏道。
随即冷哼一声,语带深意地道:“若我朝所有臣子都像韩国公这般知礼守分,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只是有些人偏偏不知天高地厚,不安本分,结党营私,肆意妄为,一心只为私利,全不顾江山社稷和百姓死活!对这种人,宁可错杀,也绝不姑息!”
说到此处,朱元璋的语气已锋芒毕露。
他盯着李善长的眼神也愈发犀利。
然而,李善长依旧镇定自若,毫无波澜。
朱元璋暗骂一声“老狐狸”,随即不再多言,直奔主题。
他故意露出惊讶之态,看着李善长背着的荆棘,问道:“倒是让朕分神了,竟忘了问韩国公此次入宫所为何事?这荆棘又是何意?”
李善长眼中精光一闪,缓缓起身,从背上取下荆棘双手捧起,随后跪伏于地,声音颤抖地说道:“不敢欺瞒陛下,老臣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请罪。”
朱元璋饶有兴致地追问:“哦?韩国公有何罪?”
李善长满面愧色地道:
李善长伏地叩首,额头触地,声音低沉而沉痛:“臣教子无方,致使幼子李鸾犯下滔天大罪,却未能及时察觉,实乃臣之罪也。”
朱元璋听后冷笑一声,目光如刀锋般直刺李善长:“朕倒要听听,你竟敢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
李善长抬起头,神情平静,语气坚定:“臣绝非作伪,实不知情。”
朱元璋眯起双眼,死死盯住李善长,一字一句地道:“当真不知?”
李善长毫无惧色,迎着皇帝的目光:“臣若知情,又怎会坐视不理?臣承蒙陛下厚恩,从一介布衣得封侯爵,受万钟之禄,怎能因私废公,背弃忠义?”
他的言辞慷慨激昂,令人动容,但朱元璋却嗤之以鼻。
他深知李善长的为人,城府极深,绝不可能如此轻易表露心迹。
而且,皇家向来不容意外,更不会轻信任何解释。
更何况,这件事本就是老朱为替朱政出气,进而针对李善长设下的圈套!
事情究竟如何,他心中一清二楚。
李善长确实如李鸾一般,被蒙在鼓里,被李景隆的演技所蒙骗,真以为朱政只是普通商户。
然而,他对李鸾见利忘义、企图强取豪夺、肆意妄为的行为不仅了如指掌,甚至还纵容支持!
如今,他却在这里装模作样,故作不知,虚伪地表演,想轻描淡写地敷衍过去,甚至隐瞒真相!
实在令人憎恨至极!
其心不可恕!
当下,老朱怒极而笑,随即起身离开龙椅。
他缓步走到李善长面前,双手背负,冷声道:
“好,既然你不清楚,那我告诉你!
你那宝贝儿子李鸾,意图侵占朱政的生意,未能得逞后,竟派人行刺!
我当时就在场,若非锦衣卫,后果不堪设想!
光天化日下竟敢刺杀我的孙子,甚至是对付我本人!
这不是谋逆弑君之罪又是什么?”
说到这里,老朱的声音愈发阴沉,一字一句道:
“我曾说过,朱政是我最钟爱的孙子。
谁敢伤害他,我定剥其皮!
并且我再三告诫,贵族子弟须严守规矩,不得欺压百姓、胡作非为!
可你的儿子偏偏无视我的训诫,与我对抗!
现在,你说,该怎样处置他?”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震慑全场!
**气势显露无疑!
在这股威压下,李善长额头冒汗,再也支撑不住,再次跪地叩首。
满面哀戚,声音微颤的艰难发声:
“陛下……”
李善长话未说完,便被朱元璋冷眼打断,厉声问:“莫非你也想替那逆子求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善长竟抬起头,脸上沟壑纵横,满溢痛心之色,坚定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