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都是苏润帮他们这,帮他们那,如今难得苏润有危机,需要他们鼎力相助。
因此,听到苏润的话,梁玉他们毫不犹豫就上了。
苏润只是开了个头,众人各种法子就出来了。
司彦当先道:
“听闻蛮夷诸国皆为游牧民族,故每到秋冬季节,便无粮可食,才会南下劫掠边境。”
“若我朝可在边境划定区域,允许双方来往,以外夷肥壮战马换取粮食,或可增强我军战斗力,温水煮青蛙,待蛮夷习惯用战马获取食物,便会不知不觉成为我大炎的养马场。”
“如今边境安稳,诸夷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可以每年只对其中一个小国开放贸易,如此,既能离间他们,还能短暂拉拢一个盟友。”
张世点头附和:
“德明这主意不错,反正草原无法种粮,想什么时候断了他们口粮,还不是我们说的算?”
这办法可以,虽然慢了些,但长久下来,应是有效。
赵叡将这法子记在心里,打算晚上找他父皇议事的时候,顺便商量一下。
相比于司彦的徐徐图之,梁玉就急了些。
只听他紧随其后接茬道:
“子渊,我们火枪快研究出来了,等使臣进京,我们找个机会,逼那个大蕃王子跟你对打,到时候你掏出火枪就是一枪,保管把他吓得找不着北!看他还敢嚣张?”
诸国使者来访,多多少少都会趁机展示自己国家的强大,只是每次找的借口和展示的形式不一样罢了。
而武艺对决,几乎是次次都有的。
这些,柳玉成、宋修齐在教授玉泉六子的时候,就跟他们普及过了。
相比梁玉只是想让大蕃王子丢人现眼,赵翊这个王爷,更损了几分:
“对,子渊,你到时候往那草原王子下三路开枪,打不死也吓死那……”
话没说完,玉泉六子齐齐惊讶的转头看来,苏润更是皱眉直言:
“佑璋,润好歹点了驸马,私下就算了,大庭广众之下,是不是最好要点脸?”
开枪打下三路,他就是赢了也没脸见人啊!
赵叡带着淡淡压迫的视线,同样投来:
“佑璋,你这几日不必去军器所了,跟着秦祭酒读读书吧。”
他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己这弟弟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啊!
“啊?”赵翊被制裁,顿时垮了脸:
他皇兄怎么这样,明明知道他最不想见老师!
正事说完,赵叡也没心思看这几个糟心玩意臭味相投。
警告他们几个不准乱来,这些日子老老实实待在京城或者军器所之后,就打发他们滚蛋了。
众人在东宫门口分别。
赵翊要顺路去给他父皇母后请安,而苏润他们则是跟着谢天恩出宫。
路上,六人约好次日见面时间,就回家收拾行李了。
军器所在京郊,每日来回跑也不是事,他们还是要在那边住一段时间。
知道小弟刚进京,还没休息好就得去军器所研制火器,李氏心疼的很,所以给苏润收拾东西的时候,越收拾越多。
就这样,她还要亲自下厨给苏润六人准备吃食,生怕他们在外头饿着了。
以至于苏润第二日一早,带着谢天恩出发的时候,马车里除了他们两个的座位,其他地方全都被堆得满满的。
“耗子,走吧!”苏润见好友们都来了,便对乔装成马车夫的耗子道。
正如赵叡先前所说,昨晚半夜,特种士卒翻墙进院,今日一早,苏润就拥有了贴身侍卫、小厮、马夫甚至五大三粗的书童。
司彦等人也不例外。
但也正是因为家中有人保护,他们才能放心离开。
苏润走之前,太子别院正根据工种建造房屋,改建为军器所,如今再回来,这里已经完全修建好了。
署令郭大力和吴瓷匠早就接到东宫令旨,一大早就在山脚下等着。
见马车过来,亲自引路,将苏润等人引上山。
苏润他们也不磨叽,到了地方,就开始问东西打造的怎么样。
“几位大人,这些是这两日,根据太子殿下图纸,研制出的竹筒、铁管突火枪。”
掌管铁匠的郭大力,抱着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突火枪试验品走来,同时解释:
“至于火炮,尺寸实在是太大了些,最快还得再过三日,才能打造出第一个。”
跟着做实验做多了,不用苏润他们说那么详细,郭大力就知道,长度一样的,粗细得多做几个不同尺寸的,而粗细一样的,长短就得不同尺寸。
这就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
苏润传信回来没几日,火炮那么大,没做好也是正常的。
他也不废话,问清楚不同管子的各项数据,记录在册后,立刻分组开始做实验。
加上郭、吴两人,他们刚好三人一组,对着靶子开始打枪:
一个打枪,试验手感、后坐力和使用情况;
一个记录,将射程、威力等一一记录清楚;
而最后一个人则是负责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别院接连三日,都沉浸在‘砰砰砰’的爆炸射击声之中。
在众人分工合作下,没几日,突火枪就研制完毕。
突火枪(图片来自百度)
一般的突火枪看重威力,不在意外表。
但这杆突火枪是玉泉六子给熙和帝的寿礼。
故苏润特意将突火枪的整体形状,设计成龙形,龙尾巴是把手,龙身是枪管,龙嘴是枪口。
有郭大力监管制造,苏润他们研制出突火枪后,就回家休息了一日。
很快就到了八月初十,众人第一次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