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暗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重用而欣喜若狂,楚霄看向暗影的眼神越发的欣赏。
“你反应很快,孤设立锦衣卫的初衷,的确是因为隐龙会。”
“这次神仙丸事件,如同当头棒喝,让孤惊觉,我大夏看似四海升平,实则暗潮涌动。”
“朝廷对于这些隐藏在暗处的逆党,竟显得如此迟钝,若是这一次不是他们胆大包天想要加害孤,恐怕待其羽翼丰满,酿成大祸,我等还被蒙在鼓里。”
楚霄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冷冽起来,“一个隐龙会,便在孤的眼皮子底下做出了这么多事,谁知道这暗处,还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类似隐龙会的组织。”
“所以孤想要加强对天下的掌控,这便是锦衣卫设立的最根本原因。”
楚霄背着走,缓步走到御阶之上,他居高临下,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这隐龙会乃是毒瘤,他们利用神仙丸不仅疯狂牟利,而且利用这东西,谁知道他们私底下到底控制了多少人。”
“不将隐龙会彻底铲除,孤这心头便永远压着一块大石头。”
楚霄一边说着,一边重新走回到书桌后坐下。
他目光再次锁定暗影,眼神中充斥着威严。
“你常年行走于暗处,对于潜伏、刺探没有人比你更熟悉了。”
“所以孤觉得你很适合执掌锦衣卫这把利刃,替孤监察天下,扫清奸佞。”
虽然暗卫也有着收集情报的功能,但是暗卫活动范围几乎全部在京城附近,这在楚霄看来局限性还是太大了。
而暗卫也不可能扩充太多人手,所以楚霄才想着重新建立一个机构。
楚霄说完之后,御书房内寂静无声。
暗影站在原地,面具遮掩了他所有的表情,楚霄也没有催促,默默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静静等待着暗影的回答。
过了半晌,暗影握紧双拳,朝着楚霄单膝跪了下来。
“承蒙殿下不弃,属下,愿领此命。”
“凡危害大夏之宵小,纵使他们隐匿于九幽之下,属下也一定会将其揪出,碾为粉末。”
见暗影同意了,楚霄开心的抚掌大笑。
“好,孤就知道自己没看错人。”
“这锦衣卫初建,很多地方都需要从零开始,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但是孤相信你的能力,你一定不会让孤失望的。”
暗影没有多言,只是朝着楚霄低头抱拳,他本就不善言辞,更喜欢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翌日清晨,金殿之上,当楚霄宣布将设立一个独立于现有朝廷体系之外,直接听命于他一人,且拥有监察天下之权的锦衣卫时,整个朝堂瞬间激起了滔天波澜。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殿下三思,监察天下之权,何其重也!若此衙署不受朝廷规制,独立于法度之外,岂非成了无冕之朝,凌驾于百官之上?”
“臣附议!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届时人人自危,谁还敢尽心竭力为朝廷办事?”
“殿下,此举恐非明君之道啊!”
反对之声跟楚霄预想的一样,如同潮水般涌来,无论是清流言官,还是与楚霄关系尚可的几位阁老,此刻都站到了同一阵线。
朝堂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如此团结的一幕了。
无他,这锦衣卫的权柄太过骇人了。
一个可以绕过所有程序,直接向太子负责,并能监察他们一举一动的机构,就像一把无形的利剑,悬在每个人的头顶,不知何时便会落下。
这让文武百官如何能够安心?
谁还没有些不便为外人知道的隐秘?
谁愿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另一双眼睛之下?
龙椅之侧,坐在御座上的楚霄,面色平静地听着下方此起彼伏的谏言,眼神却是一片平静。
他早已料到会面临如此激烈的反对。
毕竟锦衣卫的建立,触动的是所有人的利益,所以朝堂上才会出现了各方派系都统一口径的一幕。
待声音稍稍平息,初夏才缓缓抬起头,他的声音不大,可是格外的坚决。
“孤意已决,无需再劝。”
短短八个字,让殿内温度骤降。
“诸卿所言,无非是怕这锦衣卫权柄过重,行事酷烈,以致朝堂不安。”
楚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锐利,“不过,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隐龙会这等逆党就在我等眼皮底下兴风作浪,而朝廷此前却一无所知,此等情形,诸卿莫非视而不见?”
楚霄越说,语气就越严。
“孤知道你们又要说什么遵守祖制,可如今大夏一天一个样,一味的守旧,只会限制大夏的发展。”
“除了隐龙会外,谁也不知道暗处还有多少人想要动摇大夏的根基,祸乱朝纲,若是孤再不应对,届时谁来担责?是你们吗!”
一连串的质问,掷地有声,让不少官员哑口无言。
楚霄趁势站起身,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设立锦衣卫,目的在于预警,是为了肃清奸佞,你们若没做亏心事,有什么好怕的?”
这话一出,原本想要继续劝阻的文武百官一下子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若是这个时候跳出来,会不会被扣上一个心虚的帽子?
在楚霄一如既往的强硬态度下,尽管百官心中仍有万千不愿,但锦衣卫还是在他的一力推动下,被强行确立了下来。
太子楚霄的霸道,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见大家都不说话了,楚霄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殿外喊道,“传,锦衣卫指挥使暗影,上殿觐见!”
声音传出,百官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殿门。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即将执掌锦衣卫的新晋宠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无数道充满复杂目光的注视下,暗影身着崭新的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脸上依旧戴着着那标志性玄铁面具,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步走入金殿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