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大队崔书记瞪了崔大可一眼。
“崔大可,你别跟我嬉皮笑脸的,你干的那些事情够让吃颗子弹的!以后再要是让我撞见你骚扰沈寡妇,我可饶不了你!”
“明白,明白。崔书记。那以后沈寡妇家的水您来挑,柴您来砍?嘿嘿,沈寡妇,崔书记来了,你还不赶紧出来迎接?
这是京城来的领导吧?嘿,可真是年轻,日后必定能飞黄腾达。崔书记,要不我去安排午饭款待京城来的小领导?”
崔大可貌似忠厚,但这家伙油嘴滑舌。
叶守信看了崔大可两眼,这家伙其貌不扬,但确实是有点儿手段。
在原剧情中,他不过就是帮着南台公社给机械二厂送了只猪过去,硬是在机械二厂扎下了根。
还把丁秋楠这样的冰美人给搞到手。
不得不说,崔大可这小子有些本事。
但既然叶守信来了,肯定不会让崔大可再得逞。
“崔大可,这些事情都用不着你操心,滚蛋!”崔书记看着崔大可就来气,把他给骂走了。
“得嘞,崔书记,京城来的年轻干部,那我崔大可先走了。有事叫我。”
崔大可嘿嘿一笑,也不生气扭头就出了沈寡妇家的院子。
“小叶同志,这家伙叫崔大可,在咱们南台公社都是出名的赖汉。对了,这要是放在你们四九城那就是叫胡同串子。
这个家伙整天游手好闲,半夜踹寡妇门,偷看寡妇洗澡,专做这些坏事。”
“崔书记,既然这个崔大可干了这些坏事,为什么不把他给抓起来?”
叶守信有些奇怪,这个年代对于作风问题是管的非常的严格。
“抓了啊,肯定是抓了。可这崔大可他没有结婚,他说他是追求人家寡妇。而且有的寡妇因为崔大可帮她干活,还帮着他说话。崔大可在公社派出所关了两天也就放了。”
崔书记也是叹了口气。
“崔书记,您来了?这位是?”
沈寡妇在屋里也走了出来。
沈寡妇的目光看向叶守信。
叶守信也看了看沈寡妇。
沈寡妇二十六,七岁的年纪,有些姿色,尤其是那双桃花眼,眸子一瞥之间带着说不出来的风情。
桃花眼,看狗都是带着深情。
“沈寡妇,这是京城来的小叶同志,前一阵子你不是到大队部汇报说是要孵几只小鸡苗子,小鸡苗子有没有孵出来?”
“孵出来了,崔书记。我正要向您汇报这件事情。我这次一共孵出了十只小鸡......”
“十只小鸡?沈寡妇,按着规定只允许养三只鸡,超过这个数字就是搞资本主义,是要被割尾巴的!”
崔书记皱起了眉头,他很严厉的警告沈寡妇。
“崔书记,您可能没有养过小鸡。小鸡养大可不容易,就这十只小鸡苗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几只呢。”
沈寡妇看了眼崔书记,翻了翻桃花眼,连忙解释。
“这我可不管,反正只能养三只,沈寡妇,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要是超过三只,被割尾巴你可不能怪我没提醒你。”
“崔书记,那我怎么办?我总不能把这多余的小鸡苗子给摔死吧?”
沈寡妇也急了,她一跺脚急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桃花花也起了一层氤氲的雾气,还真别说,这沈寡妇还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难怪这崔大可像只苍蝇一样的天天就在沈寡妇门口转悠。
“沈姐,这倒不必。你把多余的小鸡苗子卖给我。这样不会被割尾巴,又能得到好处。你看怎么样?”
叶守信笑着开口。
“卖给你?可是你买了去不也超标了吗?这也是要被割尾巴的。”
沈寡妇也是好意的提醒叶守信。
“没事,我不是一个人养,好几家分呢,不会超标。”
“那成吧,我去把小鸡苗子抓过来,给你。”
沈寡妇想想也同意了。
“小叶同志,这眼瞅着也快到饭点了,这样吧,中午去大队公共食堂吃。”
崔书记见事情办妥,他笑着征求起叶守信的意见。
“崔书记,去公社食堂就不必了,这样吧,我带了馒头,就在沈姐家弄点开水随便对付一顿算了。”
“小叶同志,还带着粮食呢?这样,也好。”
崔书记脸上的表情似乎是一松。
“崔书记,看你这意思,是不是大队公共食堂的粮食不够?”
叶守信笑着问。
五九年,这一年农村还是实行的还是人民公社体制,吃饭都是集中在公共食堂进行。
农村社员因为都是集体劳动,为了节省做饭的人力,提高劳动效率,采取集体用餐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说起来确实是不错。
但是做起来可效果可不太好。
干活时,磨洋工的多,吃饭时抢饭吃的也多。
效率没有提高,反而是降低了。
但叶守信对这件事情也不好评说。
沈寡妇提着个盖着破布的蓝子出来了。
“崔书记,叶同志,我已经把小鸡苗子给装进篮子里,外面风大,可别掀开这篮子上面的布,别让小鸡苗子受了风寒。要不然是养不活的。”
沈寡妇对这些小鸡苗子是看重,把它们当成宝贝一样。
可要养了鸡超过三只,就要被割尾巴,她也不敢多养。
“沈姐,这两块钱你拿着。算是我买小鸡苗子的钱。”
叶守信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递给沈寡妇。
“不,不。就几只小鸡苗子,还不一定能养大,怎么能收钱?还给两块钱,这么多,叶同志,这钱我是坚决不能收的。”
沈寡妇连忙摇头,没有接叶守信递给她的钱。
“小叶同志,两块钱确实是太多了,这样吧,这钱你也不用出,年前我给她想点办法预支点钱吧。”
崔书记也笑着让叶守信不用拿买小鸡苗子的钱。
“崔书记,你们大队粮食应该也不够吧。我也不瞒你,我是机械二厂的采购员,还能搞到粮食。你这样,年前你去四九城一趟,我给你们青山大队弄点粮食。”
“真,真的?小叶同志,您要是能搞到粮食,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崔书记现在最头疼的也是粮食。
大队的公共食堂都揭不开锅了。
每天每个劳力也只能喝两碗稀饭,一个半窝窝头。
妇女,老人,小孩全喝稀的。
一点干的都没有。
青山大队这几天,都已经有七个身体虚弱的老人去世了。
崔书记知道,这不是正常病死的,就是饿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