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码。
目前来说,作为酆都大帝,唐寰宇的位格,是天生压制五方鬼帝和十殿阎罗。
因为。
在天庭的体制之下,他们是无法反抗酆都大帝。
但是。
这并不代表,酆都大帝,就真的能够成为幽冥主宰。
要知道。
在这阴曹地府之中。
还有强者。
而就在此刻,当五方鬼帝和十殿阎罗臣服之时,又有强者降临。
幽冥地府,从来不是什么善地。
忘川河水的腥浊气息,与彼岸花那种近乎糜烂的幽香混杂着,沉甸甸地弥漫在每一寸阴冷的空气里。
鬼魂的呜咽是这里永恒的背景,间或夹杂着铁链拖曳过石板的刺耳摩擦声,以及来自十八层地狱深处、被重重禁制阻隔后依然隐约可闻的绝望嚎叫。
森然的鬼气与秩序井然的阴司神威交织,构成了这亡者国度独特而令人窒息的基调。
然而此刻,这固有的基调正被另一种力量蛮横地撕裂、覆盖。
先是光。
并非地府常见的幽绿鬼火或惨白灵光,而是一种温润、纯粹、却带着无孔不入渗透力的金色佛光,自那无垠的、永远灰暗的幽冥天穹之上洒落。
起初只是丝丝缕缕,如同融化的金液,悄然晕染开阴霾。随即,光芒大盛,沛然莫御,将整个酆都城映照得亮如白昼,不,比白昼更添了几分神圣与庄严。
光中有影影绰绰的婆娑宝树虚影摇曳,有七宝砌成的池沼泛着涟漪。
更有无数细碎如萤、却又连绵成片的金色光点,如同拥有生命般,自虚空诞生,翩然飘落。
近了看,那竟是一朵朵绽放的金色莲花,花瓣之上天然铭刻着微小的梵文,旋转着,洒下更多柔和的光辉。
金莲遍涌,顷刻间便覆盖了忘川河两岸,铺满了森罗殿前的广阔广场,甚至试图落向那翻滚着罪孽与痛苦的血池地狱、冰山地狱……
与之相伴的,是声音。
不再是鬼哭魂嚎,而是宏大、肃穆、洗涤魂灵的梵唱。
这声音并非起于一处,而是从四面八方,从每一朵金莲,每一缕佛光中自然生出,汇聚成一片浩瀚的音波之海。
音节古老而晦涩,每一个字符都似乎蕴含着净化、超度、引向极乐的无上愿力。
梵音彻空,震荡着地府固有的法则,连那奔流不息的忘川河水,汹涌的势头都似乎为之一滞,河水中挣扎的冤魂厉鬼,面上竟短暂地浮现出片刻的安宁与迷茫。
佛光普照,梵音洗礼。
在这神圣景象的中央,光芒最盛处,空间微微扭曲,一道身影由虚化实,缓缓凝聚。
来者跌坐于一座九品金莲台之上,宝相庄严。
他面容饱满,双耳垂轮,眉眼之间蕴着无尽的慈悲与一种深不见底的宁静。周身笼罩在朦胧而辉煌的佛光之中,脑后更有一轮圆满的光圈,如同大日,照耀幽冥。
手中持着一柄锡杖,轻轻顿在虚空,便有一圈圈柔和的金色波纹荡漾开去,所过之处,戾气平复,怨念消减。
正是坐镇翠云宫,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宏大誓愿的西方教大能,地藏王佛。
他的降临,并未刻意散发出多么咄咄逼人的威压,但那无处不在、改天换地般的佛光与梵音,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一种对幽冥现有秩序的强大介入与覆盖。
刚刚才在酆都大帝唐寰宇位格压制下被迫臣服的五方鬼帝与十殿阎罗,此刻感受到那温暖却不容置疑的佛力浸润周身,神色皆复杂无比,敬畏地垂下头颅,不敢直视那光中的存在。
地藏王佛的目光,温和而悲悯,缓缓扫过下方肃立的阴司众神,最终落在了森罗宝殿最高处,那身着玄黑帝袍,身影却显得有些孤峭的少年帝王身上。
眸中似有微不可察的波澜掠过。
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漫天梵唱,传入每一个存在的耳中,带着一种抚慰人心、却又毋庸置疑的力量: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贫僧观大帝年少,资历尚浅,幽冥地府,关系亿万生灵轮回往生,重责在肩,恐非帝君一人所能担待。”
他的话语顿了顿,仿佛给予众生消化这信息的时间,佛光随之轻轻波动,更加浓郁。
“贫僧不忍见幽冥生乱,轮回失序,愿发慈悲心,暂代大帝掌此幽冥权柄,涤荡罪恶,渡尽恶鬼,早日还此地府一片清净极乐。不知大帝,意下如何?”
字字慈悲,句句为公,仿佛全然是为这地府安定、为这少年大帝着想。
但那话语深处蕴含的意味,却让下方所有鬼帝阎罗心头剧震。代掌幽冥?这已近乎是直白的夺权!
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或担忧或幸灾乐祸,齐刷刷地聚焦于宝殿之巅,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少年大帝身上。
血海剑主,这位名义上统御阴曹的酆都大帝,在漫天金莲与梵唱的包围中,在地藏王佛那悲悯目光的注视下,终于动了。
他缓缓抬起头,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上,并无众人预想中的惊惶、愤怒或是凝重。反而,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极淡、极浅的弧度。
那并非喜悦,也非嘲讽,更像是一种……看到了某种意料之中、甚至略带趣味的场景时,自然而然流露的神情。
他轻轻笑了一声。
笑声很轻,在浩大的梵音背景下,几乎微不可闻。
但就在这声轻笑传出的刹那,整个地府,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猛地攥紧!
嗡——
一声低沉至近乎虚幻,却又真实响彻在所有生灵神魂本源的颤鸣,自虚空最深处传来。
笼罩天地的璀璨佛光,像是被泼入了浓稠的墨汁,边缘开始模糊、黯淡。
那无处不在、洗涤魂灵的宏大梵唱,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声音变得滞涩、扭曲,甚至隐隐夹杂起刺耳的杂音。
唐寰宇的身前,虚空无声无息地裂开一道缝隙。
没有光华万丈,没有异香扑鼻,只有一本看似古朴、甚至有些残旧的书册,从中缓缓浮出。
书册非金非玉,非帛非纸,封面是混沌般的颜色,仿佛承载了世间一切色彩的终点。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封面上以大道符文烙印着三个先天神文——
生死簿!
它不是实体,更像是一种至高法则的具现化。
在其出现的瞬间,一种无法形容的古老、森严、执掌一切生灵寿夭祸福、界定阴阳生死轮转的绝对权威,如同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
以生死簿为中心,一种灰色的、朦胧的“气息”开始扩散。
这气息并非物质,也非能量,它更像是“混沌”本身的概念显化。所过之处,金色的佛光如冰雪遇阳,迅速消融、退却。
飘落的金莲花瓣变得灰败,旋转着化为虚无;那宏大的梵唱被彻底压制,只剩下地府原有的、属于死亡与轮回的寂静。
混沌气息笼罩地府,并非驱逐了黑暗,而是将光与暗、生与死、神圣与幽冥,都强行拉回了一种最原始、最本质的平衡,或者说,是包容了一切的原点。
在这原点之中,唯有生死簿,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绝对规则,才是唯一的主宰。
唐寰宇甚至没有去看那脸色首次出现细微变化的地藏王佛,他的目光落在生死簿那混沌色的封面上,仿佛在欣赏一件有趣的物事,语气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的玩味,对着地藏,又像是自言自语:
“王佛有心,慈悲可鉴……”
他的声音顿了顿,终于抬起眼帘,那双眸子里,不再有丝毫少年的青涩,只有万古幽冥般的深邃与冰寒,直视地藏王佛那双慈悲的佛眼。
“……可惜。”
“这地狱,”他声音平淡,却字字如惊雷,炸响在每一个心神摇曳的旁观者魂灵深处,“本王不空。”
“空”字余音未落,唐寰宇周身,那件玄黑帝袍无风自动,猎猎作响。他不再收敛,不再掩饰。
轰!!!
无法用言语形容其亿万分之一的情景,在幽冥地府上演。
混沌,先天,生死,大道!
不是光华,不是异象,而是一种“理”,一种“道”,以唐寰宇为核心,轰然展开!
它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瞬间充斥了地府的每一寸空间,改写了此地的底层规则。
忘川河水倒卷!
不是向上,而是向着某种概念的“源头”回溯,河水中无数沉沦的鬼魂发出前所未有的、掺杂着极致痛苦与某种奇异解脱感的哭嚎,他们的形态在凝实与虚幻之间疯狂闪烁,前世的记忆碎片与来世的因果虚影交错浮现。
十八层地狱的壁垒在这大道展开的涟漪中剧烈震荡,其中受刑的恶鬼,有的身上业火骤然熄灭,有的则被更加深邃的黑暗吞噬,刑罚的秩序在被颠覆,又在以一种更古老、更本质的方式重构。
六道轮回的通道,那巨大无比的、缓缓旋转的漩涡,猛地一滞,随后竟然开始了……逆转!
虽然只是极其细微的一瞬,但那种整个宇宙轮回根基都被撼动的感觉,让地藏王佛身后的金身护法、诸天菩萨虚影都齐齐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