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城,国府内,烟雾缭绕。
长桌两侧坐满了国府高层,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上峰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沉,手中夹着的烟已经燃了大半。
“诸位,刘文锋又拒绝了我们的命令。”代立将一份电报放在桌上:“他说正在筹备对日海军的反击,无法抽调兵力。”
何部长冷哼一声:“什么筹备反击?分明就是找借口!”
陈诚也跟着附和:“刘文锋现在明显是拥兵自重,根本不把中a央放在眼里。”
白崇禧敲了敲桌子:“各位,我们要冷静分析。刘文锋确实有不服从命令的嫌疑,但他在华北牵制日军的作用不可忽视。”
“牵制?”何部长不屑地笑了,“他现在都和日本人做生意了,还谈什么牵制?”
会议室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想起了那次国防会议上的尴尬场面,刘文锋当着所有人的面,毫不客气地将在场的大佬们骂了个遍。
更让人忌惮的是,刘文锋还直言不讳地说过,他想反随时都能反。
上峰缓缓开口:“刘文锋此人,野心太大。当初我就不应该给他这么高的军衔。”
宋子文试探性地问道:“上峰,要不要考虑调他回渝城?”
“调他回来?”代立冷笑,“他会来吗?现在的刘文锋,已经是尾大不掉了。”
陈诚皱着眉头:“那我们就这样任由他发展下去?他现在在华北的势力越来越大,再这样下去,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
上峰深深吸了一口烟:“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
代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委座,我有个想法。”
“说来听听。”
代立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既然刘文锋和鬼子人有接触,我们何不利用这一点?”
何部长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造舆论。”代立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在报纸上大肆宣传刘文锋和日本人的勾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个所谓的抗日英雄,实际上是个通敌叛国的汉奸。”
宋子文有些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太过分?毕竟刘文锋在民间的声望很高。”
“正因为声望高,才更要打击。”代立的语气变得阴冷,“民心如水,载舟亦能覆舟。只要舆论起来了,刘文锋就成了过街老鼠。”
陈诚点头附和:“这个办法不错。刘文锋再厉害,也架不住千夫所指。”
白崇禧却有些犹豫:“可是,万一刘文锋真的反了怎么办?以他现在的实力,我们未必能轻易收拾他。”
会议室内又是一阵沉默。
确实,刘文锋现在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
华北几个省都在他的控制之下,装备精良的军队二十多万,还有强大的海空军。
如果真的反了,后果不堪设想。
上峰思考了片刻:“就按代立说的办。但要注意分寸,不能逼得太急。”
代立会意地点头:“上峰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第二天,《中央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抗日英雄还是通敌汉奸?》的文章。
文章详细描述了刘文锋与山本五十六的多次会面,以及双方在军火贸易方面的合作。虽然用词谨慎,但暗示意味明显。
紧接着,全国各大报纸纷纷跟进。《大公报》、《申报》、《益世报》等主流媒体,都开始报道刘文锋与日军的“秘密接触”。
一时间,舆论哗然。
津门街头,几个市民围在报摊前议论纷纷。
“你们看见了吗?报纸上说刘将军和鬼子做生意。”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指着报纸说道。
旁边一个商贩摇头:“不可能吧?刘将军可是抗日英雄,怎么会和鬼子合作?”
“报纸上都写了,还有照片呢。”中山装男子翻到内页:“你看,这就是刘将军和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议论声也越来越大。
“我就说嘛,这世道没有什么好人。”一个老妇人愤愤不平:“表面上抗日,背地里还不是和鬼子勾结?”
“可是刘将军确实打了很多胜仗啊。”有人提出质疑。
“那又怎么样?”老妇人更加激动,“说不定就是演戏给我们看的!”
类似的议论在全国各地都在发生。
原本对刘文锋敬仰有加的民众,开始产生怀疑。
更要命的是,一些地下组织也开始传播更加恶毒的谣言。
什么刘文锋早就投靠了鬼子,什么峄城大捷其实是日军故意输的,什么刘文锋杀俘是为了灭口……
各种各样的谣言甚嚣尘上,真假难辨。
……
津门海防司令部,刘文锋的办公室里。
李云龙气得脸色通红,手里拿着几份报纸,怒气冲天:“司令员,这些狗娘养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说咱们通敌?他妈的,老子杀的鬼子比他们见过的都多!”
田城也是义愤填膺:“司令员,要不要我派人去渝城,把那些记者的嘴给撕烂?”
杨勇拍着桌子:“对!这些混蛋就是欠收拾!”
赵刚推了推眼镜,神情严肃:“司令员,现在的情况很不妙。舆论对我们很不利。”
周卫国在一旁分析:“看这个架势,肯定是渝城在背后推波助澜。他们想用舆论战来搞垮我们。”
刘文锋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地翻看着各种报纸。
从头版到尾页,几乎每一张都有关于他的负面报道。
有些报道还算客观,只是质疑他与日军接触的动机。
但有些报道已经完全是无中生有,把他描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
“司令员,您倒是说句话啊!”李云龙急得团团转,“咱们不能就这么被动挨打啊!”
刘文锋放下手中的报纸,淡淡地说道:“急什么?不过是几张废纸而已。”
“可是司令员,这样下去,咱们的声誉就完了。”田城担忧地说道。
“声誉?”刘文锋冷笑一声,“我要声誉有什么用?能当饭吃?还是能挡子弹?”
赵刚有些不理解:“司令员,民心很重要的。如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民众?”刘文锋打断了他的话,“什么叫民众?那些看了几张报纸就改变立场的,算什么民众?”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真正的民众,是那些在我们治下安居乐业的百姓。是那些因为我们的保护而免受战火之苦的人。”
“这些人知道我们的好,不会被几张报纸蒙蔽。”
周卫国若有所思:“司令员的意思是,不需要澄清?”
“澄清什么?”刘文锋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难道还要向那些蛀虫解释不成?”
“我刘文锋做事,从来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李云龙听得热血沸腾:“司令员说得对!咱们是凭本事打天下的,怕什么流言蜚语?”
但杨勇还是有些担心:“司令员,万一这些谣言传到部队里,影响士气怎么办?”
刘文锋的眼神变得锐利:“谁敢在部队里传播谣言,直接枪毙。”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谁信了,谁就不配当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