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里溅出几滴水花,能瞧见桶里有好多条鱼,大的小的都有。
“可不是,下午没事去河边蹲了俩钟头,运气不错,钓了好几条呢!”
姜长顺瞥见女儿面前的酸笋罐子,又闻着那股酸味儿,当即笑开了。
“你们这是鼓捣酸笋呢?正好,今晚上咱就做酸笋煮鱼吃,这酸笋配鲜鱼,汤都能鲜掉舌头!”
姜宁脸上带着笑,对父亲说道。
“行,那咱今天晚上就清炒一盘嫩笋,再做个酸笋煮鱼,顺便把那些竹虫给炸了,这三样一凑,晚饭可不就齐活了!”
周安手里正拎着那个装鱼的桶,听了这话连忙点头。
“行,那我来帮忙杀鱼,给你搭把手。”
说着就拎着桶往院角走去,弯腰掀开桶盖。
伸手进去捞鱼的时候,周安看着桶里的三条鱼,心里忽然就犯起了嘀咕。
这桶里总共三条鱼,一条个头大的,得有三四斤多重。
还有两条小的,每条也就一斤上下。
模样看着都差不多,是同一个品种。
周安瞅了瞅,这模样,看着似乎就是鲤鱼。
一认出是鲤鱼,周安不禁挠了挠头。
要说这鲤鱼,说实话,味道是真不怎么美妙。
周安一直都挺喜欢吃鱼,河里的、海里的。
各种各样的鱼,他都喜欢吃。
但唯独这鲤鱼,实在是提不起他的兴趣。
因为鲤鱼这东西,是底栖杂食性的,专爱往泥底钻着觅食。
水里的水草、小虫,甚至是泥里的腐殖质。
它都来者不拒,食物杂得很。
也正因为这样,鲤鱼的鱼鳃和腹腔里,总容易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土腥味。
那味道腥得很,处理不好的话,吃着别提多扫兴了。
而且比起鲈鱼、鳜鱼那些鱼来,鲤鱼的肉质也差了一截。
那些鱼的肉嫩得跟豆腐似的,入口即化。
可鲤鱼的肉质纤维粗得很,吃着一点都不嫩滑。
而且鲤鱼个头越大,年头越长,肉质也就越柴。
更让人头疼的是,鲤鱼的小刺还特别多。
密密麻麻的全是肌间刺,吃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地挑。
稍不留意就可能卡喉咙,一点都吃不痛快。
鲤鱼这玩意儿不光周安不爱吃,其实大部分人都不喜欢。
在咱华国吃鲤鱼的还稍微多一些,在国外人家压根不吃。
在60年代,漂亮国为了控制水生植物,从华国引入鲤鱼。
鲤鱼缺少天敌大量繁殖,外国人又不吃这玩意儿,到了80年代已经泛滥成灾了。
抢夺本土鱼类食物,严重破坏生态。
投入了大量资金治理,效果都不理想。
周安以前去河里垂钓,要是钓上来鲤鱼。
他一般都是看都不看,直接就丢回水里,压根不会想着带回家吃。
倒不是浪费,实在是这鱼的口感和味道,实在不符合他的胃口。
可现在不一样了,这三条鲤鱼是岳父大人今天特意去河边钓来的。
岳父忙活了半天,钓上来之后高高兴兴地拿回来。
要是这时候他说鲤鱼不好吃,那不是寒了岳父的心嘛。
于是周安开始忙活起来,上下翻飞地刷着鳞片。
刷完鳞片,又拿起剪刀,“咔嚓”两下就把鱼鳃挖了出来。
然后划拉开鱼腹,把里面的鱼肠掏了出来。
弄出来的鱼内脏放在旁边,黑豹吃的津津有味。
灵猫黑豹跟着周安一起来到云南,还真挺适应的。
有时候在家里和白狗大福一起玩,有时候在村子里面转悠。
处理好三条鱼,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端着盆就往厨房走。
“小宁,鱼处理好了,给你送过来了!
这酸笋鱼还是得你来做,你们本地人做的才地道,我就不插手了,哈哈”
厨房里,姜宁正和她母亲围着灶台忙活。
案板上已经切好了嫩笋片和酸笋丝,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笋香。
姜宁接过周安手里的鱼盆,笑着说道。
“知道了,你先出去歇着吧,菜马上就好。”
没过多久,厨房里就传来了,“滋啦滋啦”的炒菜声和炖鱼的咕嘟声。
香味顺着门往外飘,勾得院里的人都坐不住了。
姜宁的父亲姜长顺,鼻子忍不住抽了抽。
“这味道,闻着就开胃!”
又过了十几分钟,姜宁端着一个大盆率先走了出来。
盆里是热气腾腾的酸笋煮鱼,汤汁金黄,让人闻着就流口水。
紧接着,姜母又端出了清炒嫩笋和一盘炸得金黄酥脆的竹虫。
大家围着桌子坐得满满当当,热热闹闹的,满院子都是烟火气。
三弟周刚早就等不及了,筷子一拿起来就直奔那盘炸竹虫。
这可是他们今天下午,在竹林里忙活的成果。
扒了好多根竹子,才找到这么一盘子竹虫,可得好好尝尝。
他夹起几粒炸得金黄的竹虫,放进了嘴里。
牙齿刚一咬下去,眼睛顿时就亮了。
“哇!好吃!比中午吃的炸蜘蛛还好吃!外酥里嫩的,太香了!”
周安听他这么一说,也有些好奇地夹了些炸竹虫。
竹虫的外壳,被炸得金黄金黄的。
他放进嘴里轻轻一咬,“咔嚓”一声脆响,外壳酥得掉渣。
但里面的肉质,却完全是另一种口感。
软嫩得很,甚至还有点微微爆浆的感觉。
让周安意外的是,这竹虫竟然没什么怪味。
反而有一种类似松仁的坚果香气,浓郁得很。
竹虫这东西,就是靠吃竹子的汁液长大的。
体内全是精华,脂肪含量还高。
一油炸,这些香味就全被逼出来了。
吃下去满口都是油香,还带着蛋白质特有的鲜美。
完全没有普通虫子,那种让人不舒服的土腥味。
姜宁看他吃得入神,笑着递过来一个小碟子。
里面是用辣椒面和孜然,混在一起的蘸料。
“蘸着这个吃,味道更好。”
周安试了试,果然,香辣和孜然的味道,裹着竹虫的鲜香。
口感一下子丰富了不少,越嚼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