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峰和金道华告别后,将木盒放进空间戒指里。
然后他叫了一辆出租车,直接来到了中福古玩市场。
楚峰看了一眼时间,临近中午。
楚峰便在古玩市场外找了一家餐馆进去,花了30块吃了一碗馄饨。
吃完饭,楚峰便直奔古玩市场走去。
古玩市场里,有专门摆地摊的区域。
沪城不愧是大城市,逛古玩地摊的人很多。
百米长的地摊上,来往人群,络绎不绝,每个摊位都有生意成交。
楚峰沿着摊位,开始透视,对着地摊上的古玩一一看过。
看来无论走到哪里,地摊上的精品好货越来越少。
楚峰一连看了六个摊位,都没有特别好的古玩。
瓷器大多数都带伤,还是民窑的居多。
名家字画很多,却没有一幅真画。
楚峰失落之际,前方摊位上的一件毛笔吸引了楚峰的注意。
这支毛笔制作的很精美。
一般的毛笔杆都是用木头或者竹子制成,眼前的这件毛笔的笔杆,笔帽都是取自一块青玉制成。
青玉笔管,通透温润,皮壳老气。
笔管上还雕刻着花鸟山水图案。
同时,在笔杆上还用馆阁体写着诗句:松声竹韵清琴榻;云气岚光润笔床。
整体看上去,这个青玉诗文毛笔很不错。
楚峰看着这件毛笔,走上摊位,蹲下,拿起那件青玉毛笔,观察了一下。
笔管长度有25厘米,笔管直径有1.5厘米。
楚峰看完,朝着地摊大妈询问:“老板,这个毛笔是什么朝代的?”
摊主大妈看了一眼楚峰,回道:“这个是清中期的毛笔。”
“哦,那这个毛笔多少钱?”楚峰开口询问。
“5万块。”大妈给出报价。
楚峰一听价格,当即摇头。
“一万以下能谈吗?”
大妈摇头,语气坚定:“一万以下不行,本钱都不够。你能出多少钱?”
摊主大妈看着楚峰,询问楚峰的心理价位。
楚峰思量一下,回道:“我的预算就是一万。”
“一万太低了。这可是文房用品,这笔管多废料了。想想这么出的料子,打成珠子也不值一万吧?”
大妈说着,试图说服楚峰。
“最低多少钱?”楚峰讨价还价。
“最低3万!”大妈回道。
“一万五!差不多可以了。”楚峰又给加了一口。
“一万五我亏钱,最低也要2万块。”大妈和楚峰进行价格拉锯。
楚峰摇头,不舍得放下毛笔:“那算了,我再去转转。”
2万这个价,已经超出了市场的合理价格。
楚峰不会购买,他相信,其他玩家也不会购买。
说完,楚峰就头也不回的朝着下一个摊位逛去。
摊主大妈见楚峰要走,赶忙叫住楚峰。
“小伙子,再聊聊。”
“我只能出到一万五了,能出的话,我就拿走。”楚峰止步,看着摊主大妈。
“好吧,你拿着吧。”大妈一松口。
楚峰就笑着走了回来:“谢谢,怎么付钱。”
“扫码吧。”大妈说着摸出一个二维码。
楚峰没有犹豫,手机上直接付了钱。
随后,头也不回的,拿着毛笔就快步离开了。
走到一旁,楚峰内心窃喜。
这次他捡到了漏了。
本身这个毛笔并没有捡漏,一万五属于行情价。
只是,刚才楚峰透视,看到这个毛笔的笔管内壁,竟然藏有东西。
楚峰在市场的凉亭里找了个空位坐下。
然后,楚峰将毛笔头从毛笔杆上拽了下来,找了一个牙签,一点点的从毛笔杆往外掏东西。
很快笔筒底部露出一张纸。
楚峰轻轻的往外拉扯。
很快,一张泛黄的银票被楚峰从毛笔管深处拽了出来。
这是一张清朝时期官方银票,因为银票中间分别用满文和汉文印着户部的印章,面值为叁拾两。
于咸丰三年四月五日由户部签发,是户部官票。
银票虽然褶皱,但保存还算完整,票框四周以龙纹和海水纹为饰,雕板木刻蓝色印刷。
楚峰之所以买下毛笔,主要是为了这张银票。
相对于普通的银票,官票更加少,许多时候价格往往能卖到大几万。
楚峰估计,这张户部官票保守也能值5万。
这也算是在捡到了一个小漏,还算不错。
楚峰将银票收好,看了一下时间,便朝着七宝斋的古玩店而去。
他在七宝斋店里闲转着。
起初,店老板还给楚峰介绍介绍,但老板见楚峰只看不买,便不再搭理楚峰。
楚峰也乐得清静,开启透视,看着每一件古玩。
没等几分钟,楚峰便看到一位酷似马天酬照片的老者走进了七宝斋。
马天酬,一身黑色大褂,留着平头,五十多岁的样子,闲庭信步走进了七宝斋。
“哟,马大师,终于把你给盼过来了。”店老板胡平见马天酬进来,快步上去迎接。
马天酬笑了笑,走进古玩店,直接坐到椅子上。
七宝斋老板赶忙让店员上茶。
马天酬喝了一口茶,这才朝着胡平询问。
“胡老板,最近有什么好东西吗?”
胡平赶忙应道:“有啊,这不,就等你来看呢。”
“哦,什么东西?”马天酬一脸兴趣,询问。
“一尊北齐的佛头。”胡平笑着回应。
“哦,佛头?什么来路?”马天酬神情一变。
“您放心,这是从樱花国竞拍回流的佛头,手续齐全。”胡平朝马天酬解释了一句。
“那就好,拿出来看看吧。”马天酬来了兴趣。
“好,您等着。”胡平说着,去取佛头了。
楚峰距离二人谈话不远,听得清清楚楚。
他也想看看这北齐佛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