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沈青云的话,文春林的指尖在材料上敲得更快了,原本就蹙着的眉头拧得更紧。
他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要是沈青云推荐的人有短板,比如廉政有问题,或者业务一般,他就能顺势提拔别的心腹。
可现在的问题在于,谢东山的履历干净得像张白纸,连个可挑剔的细节都没有。
沉默了几秒,文春林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勉强:“沙书记,我不是反对谢东山同志,毕竟他的材料看起来确实不错。但京州不是岩台,京州是省会,人口多、案件杂,还有很多省直机关的家属住在这儿,关系更复杂。谢东山在岩台做得好,不代表能适应京州的节奏。”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用这样的理由来阻拦沈青云了。
说着话,文春林抬眼看向沙瑞明,试图找到支持:“咱们省厅里,李文博同志在省厅干了八年,从刑警支队支队长做到副厅长,京州的大小派出所他都跑过,跟京州的街道办、社区也熟,要是从省厅内部提拔,能更快上手,不用重新适应。”
沈青云立刻接话,语气平静却针针见血:“文部长,李文博同志的熟,恐怕不是什么好事。省公安厅的工作都没有做好,谁敢保证他能够做好京州市公安局的工作?”
刘汉生放下手里的材料,语气严肃起来:“我同意青云同志的说法,干部提拔,资历是参考,但不是唯一标准。谢东山在岩台的表现,证明他既能打硬仗,又能守底线,京州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干部。李文博同志,还是先在省厅好好反思,把自己分管的刑侦工作抓起来,别再出纰漏。”
文春林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手指紧紧攥着材料的边角,把纸边都捏得发皱。
他心里清楚,自己再反对,也站不住脚。
沙瑞明没说话,但眼神里的倾向很明显。,
刘汉生和沈青云态度一致,唐国富还有实打实的证据。
要是再坚持,只会落下“为了派系利益不顾大局”的话柄。
他深吸一口气,松开攥着材料的手,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既然大家都觉得谢东山同志合适,我没意见。只是希望他到了京州后,能尽快熟悉情况,别辜负省委的信任。”
“好,那这个事情就定了。”
沙瑞明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沈青云同志,你跟方东来同志对接一下,让谢东山尽快交接岩台的工作,下周一就到京州报到。文部长,组织部那边尽快走流程,下周三前把任命文件发下去,给京州公安吃颗定心丸。”
“没问题,沙书记。”
沈青云和文春林同时答应道,只是沈青云的语气透着轻松,文春林则带着几分勉强。
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起身。
刘汉生走到沈青云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选对人了,京州公安这下能稳了。”
沈青云笑着点头,目光转向唐国富,唐国富冲他比了个手势,两人心照不宣。
文春林走在最后,他拿起桌上的材料,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绿萝旁,看着叶片上的露珠滴落在桌布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他心里五味杂陈,沈青云在汉东的根基越来越稳,这次推荐谢东山,不仅堵了他的嘴,还让方东来的势力延伸到了京州,以后想在政法系统里安插自己的人,只会更难。
但他也明白,谢东山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自己要是再固执,只会得不偿失。
他叹了口气,转身走出会议室,脚步比来时沉重了几分。
沈青云离开的时候,走廊里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墙上的党徽上,金光闪闪。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方东来的电话,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走廊栏杆上的花纹:“东来同志,事情确定了,谢东山很快就能到京州上任,你跟他说一声,让他把岩台的收尾工作做好,别留尾巴。”
电话那头传来方东来兴奋的声音,带着几分雀跃:“太好了,沈书记。我这就给他打电话,让他准备准备,到了京州先跟市局的班子碰个面,熟悉熟悉情况。”
“嗯,让他别着急,先稳扎稳打。”
沈青云挂了电话,抬头看向窗外。
省委大楼前的玉兰花正开得盛,洁白的花瓣在阳光下舒展着,偶尔有风吹过,花瓣轻轻摇曳,像在诉说着心声。
他心里清楚,谢东山的上任,只是汉东政法系统改革的一小步,齐云伟还在国外潜逃,夏文杰案的余党还没清完,文春林的势力也还在,未来的路还长。
但此刻,看着窗外的玉兰花,沈青云的心里却很踏实。
只要每一步都坚持“选对人、做对事”,不搞派系、不徇私情,汉东的政法系统,总会慢慢回到正轨,汉东的老百姓,也总会过上更安稳的日子。
他握紧手机,转身朝着办公室走去,脚步坚定,每一步都踩得很稳。
………………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沈青云坐在那里思考了很久,他知道,接下来自己的工作重点,是尽快融入汉东省的工作。
三天后的清晨。
岩台市笼罩在一片温润的春色里。
穿城而过的岩江碧波荡漾,江边的垂柳抽出嫩黄的新枝,晨雾尚未散尽,给这座以工业和矿业闻名的城市添了几分柔情。
沈青云乘坐的公务车抵达高速路口的时候,岩台市委书记郑文明、市长李向军带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等候在路边,身后的黑色车队一字排开,却没有刻意张扬的排场,只有一种务实的规整。
“沈书记,一路辛苦了。”
郑文明快步上前,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
这位在岩台任职五年的市委书记,皮肤黝黑,双手粗糙,一看就是常年扎根基层的实干派。他握住沈青云的手,掌心的厚茧蹭得人微微发疼,对沈青云客客气气的说道:“岩台这几天回暖,正好赶上樱花开,您调研间隙,我带您去江边看看,风景不比京州差。”
他跟沈青云其实不熟悉,只是在省委开会的时候见过几次,对于这位走马上任不到半年的新任省委副书记,心里面其实还是有点警惕的。
毕竟沈青云的名声在外,这才多久,就已经有好几个省部级干部被他收拾掉了。
沈青云笑着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人群中的谢东山身上。
这位即将公示为京州市公安局长的干部,依旧穿着一身笔挺的警服,肩章上的星花在晨光里闪着光,脸上没有丝毫浮躁,眼神依旧沉稳如岩江的水。
“客气了,文明同志。”
沈青云跟郑文明握了握手,随即又跟李向军打了个招呼。
这才看向了谢东山,笑着说道:“东山同志,辛苦了。”
谢东山连忙敬礼,再双手握住沈青云的手说道:“沈书记言重了,这是我分内之事。岩台公安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正好借您调研的机会,请您多指点。”
他的声音洪亮却不张扬,握着沈青云的手时,力道均匀,透着一股踏实劲儿。
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省委组织部的任命公告,再过两小时就会正式发布。
众人寒暄了一番,便重新出发。
车队沿着滨江大道行驶,窗外的风景缓缓向后倒退:整洁的街道两侧,商铺开门营业的招牌陆续挂起,早起的市民在江边晨练,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向学校,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坐在考斯特里的沈青云看着这一切,转头对身边的郑文明说:“郑书记,岩台的社会治安看着不错,群众的精气神也足。”
“这多亏了谢东山同志的努力啊。”
郑文明毫不掩饰自己对谢东山的赞赏,直接说道:“前几年岩台因为矿场纠纷、黑恶势力盘踞,信访量居高不下,晚上老百姓都不敢出门。谢东山同志来了之后,扫黑除恶动真格,打掉了矿霸张老三、物流帮这些涉黑团伙,还建立了警企联动和警民共建机制,现在岩台的刑事发案率下降了百分之六十,群众满意度连续两年全省前三。”
听的出来,他非常欣赏谢东山,言语中不吝对他的称赞。
坐在后面的谢东山闻言,连忙开口道:“是市委市政府领导有方,也是全体民警和群众支持,我只是做了该做的。”
他的脸上带着几分谦逊,心里却泛起一阵暖流,自己在岩台五年的付出,能被认可、被记挂,比任何荣誉都让他安心。
李向军接过话茬,语气务实:“沈书记,您不知道,谢局长为了破案,好几次在矿场蹲点,吃住在临时板房里,身上沾的煤灰半个月都洗不掉。有次抓捕涉黑团伙,他带头冲在前头,胳膊被砍伤了,缝了八针,第二天还照样上班。”
沈青云的目光落在谢东山的左臂上,那里的警服袖口微微收紧,隐约能看到一道浅色的疤痕。他心里愈发笃定,提名谢东山任京州市公安局长,是正确的选择,汉东需要的,正是这样敢拼敢干、扎根基层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