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不妨想一想吴王的身份!”
面对房俊的话,刚刚坐下的苏氏微微一愣。
身份?李恪的身份?
李世民的第三子,杨淑妃的大儿子,太子的三弟,还能有什么身份?
看着苏氏略微有些呆呆的样子,房俊第一次发现太子妃竟然还有如此可爱的一面。
“吴王可以说是杨光的外孙,太子妃觉得现在朝堂上的大臣有几个会支持他?”
一语惊醒梦中人,苏氏瞬间恍然大悟了起来,脸上的笑容瞬间绽放。
坐在上方的李承乾同样因为这句话而欣喜若狂,其实他和苏氏有着相同的担心。
毕竟父皇可是亲口称赞过这个三弟,而且几乎给了他最高的评价。
再加上杨淑妃近年来在后宫越发稳固的地位,一旦她真的成为了皇后,那他的储君之位绝对会受到冲击。
原本在李承乾看来,肯定是长孙无忌不会同意,毕竟李恪上位对他的冲击绝对会是最大的。
可如今看来,并不止如此啊?
“二郎是说,即便是前朝的一些官员,同样不会支持李恪?”
此言一出,刚刚还在欢喜的苏氏瞬间看向了房俊,仿佛只有房俊才能给出两人最想要听的答案。
见到两人的样子,房俊略微轻笑了一声。
“也许他们是反对的最为彻底的一批人!”
“为什么?”
两人同时开口,这样的答案让两人非常不解。
“他们是前朝的官,现在却在大唐任职,如果李恪成为了储君,你说他们会不会担心李恪秋后算账那?
就算李恪不会,那杨淑妃那?”
对啊!房俊的话让李承乾猛的拍了一下手掌,至于苏氏,也因为激动脸蛋上显得有些潮红。
很显然,无论是太子和苏氏,还是其他人,都认为李泰之后,吴王李恪才是储君之位的竞争者。
可谁能想到,最后竟然是那个最小的九弟,压根没人在乎的李治成为了皇帝。
没办法,虽然前期的李世民在储君之位上犹豫不决,宠溺李泰过度,最终导致惨剧。
结果李泰又来了一手“杀子传弟”的惊人之语。
再加上长孙无忌觉得李泰根本不受自己控制,当然会选择更为“软弱”的李治来当皇帝了。
只可惜,他们都错估了这个小小的李治了,这家伙的腹黑程度其他几人加起来都不一定能比的上。
看似软弱的高宗,先是利用自己“软弱”的外表,成功让长孙无忌帮他登上了皇位。
随后又扶持武则天,杀了长孙无忌的全族。
只可惜,李治算错了一件事,他觉得自己年轻,一定能活过武则天。
结果最后他自己先死了,结果就是大唐差点被易主。
当然,武则天的事情在这一世肯定不会发生了。
但是高宗李治的事情,房俊可不敢保证。
毕竟他没有那种特殊爱好,可养不起李治。
“这么说,殿下的储君之位应该稳了吧!”
苏氏想了很久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不是他不相信房俊和李承乾,苏氏现在是有点不相信李世民。
她的这位“父皇”,实在是太善变了。
当初对李泰的宠爱就让他经常做出一些逾越祖制之举。
现在难保他不会对李恪也做出这样的事情。
房俊微微沉思了一下,语重心长的说道。
“殿下,太子妃,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别人,很多事情是靠我们自己争取来的,何况我们本身就占着大意!”
房俊的话让李承乾和苏氏一愣。
“二郎不会是让孤~~~,不行,不行,那个不行~”
房俊看到李承乾连连摆手,顿时有些无语。
“殿下想哪去了,您现在就是储君,何必在做危险的事情,微臣是说您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自身强大了,陛下又怎会三心二意!”
房俊的解释让李承乾尴尬的挠了挠头,苏氏更是用手拍了拍自己高耸的胸膛。
“呼~,二郎可吓死人家啦!”
苏氏是下意识的动作,可她却忘了自己那傲人的资本,轻拍之间甚是壮观。
房俊赶忙轻咳了一声,然后赶忙转过头去。
李承乾和苏氏倒是没注意到这些,毕竟两人还沉浸在房俊的话语之中。
“自身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房俊微微一笑,对于李承乾的总结非常认可。
其实李承乾的智慧根本不比任何人差,而且胸襟这一块更是领先于其他几位兄弟。
只不过腿疾之后的经历让他对自己的自信失去了很多,虽然这一年来稍有恢复,可这毕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正如现在,李世民虽然恢复了他听政的权利,可也只是听,很少会询问他的意见。
即便有时候他想要开口表达,也会被李世民阻止。
这让李承乾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些信心,再次被打压了下去。
似乎知道李承乾最近的遭遇,房俊微笑着劝诫道。
“殿下,万事不可急切,多听多看,少说少做!这是微臣送给您的八个字!”
“多听多看,少说少做?”
李承乾默念了一下这八个字,似乎想要参透其中的含义,想了很久李承乾似乎略有所得。
“二郎的境界真是比孤高多了,如果你是父皇的儿子,那这大唐定然会更加辉煌吧!”
“咳,咳咳咳~”
“殿下可不要开这种伦理玩笑!”
房俊的话直接让房间中的李承乾大笑了起来,苏氏更是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不知道为什么,房俊总能在人家感触颇深的时候给你来一点与众不同的笑料。
让你忍俊不禁的同时还能深刻的记住一些东西。
不过房俊自己倒没这个感觉,实在是他可不想成为李世民的儿子。
这家伙的儿子,哪有一个好下场的。
大儿子造反,二儿子夭折,三儿子顶着英果类我和前朝唐朝两代血脉最终惨死,四儿子争了一辈子最后混了一个流放。
五子造反赐死,六子也没好哪去,最后一个高宗李治,还被自己媳妇给篡夺了天下。
好家伙,一个能和秦皇汉武媲美的大帝,最后连个继承人都没整明白。
贞观时期,当大臣远比当皇子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