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房俊属实愣了一下。
他清晰的记得自己好像没有写下这段话啊?
毕竟剽窃的事情,房俊干的还真不多。
他也没有像其他穿越者一样没事就来个斗酒诗百篇。
不是他自视甚高,而是因为这些东西压根没啥用。
想一想古代的状元也好,宰相也罢,能流传出诗词的又有几人?
如王安石那般几乎算得上是稀少,不是人家学问比其他诗人差,而是人家没时间去抒发情感。
所以在真正的政治者身上,这诗词之道反而没那么盛行。
否则诗仙李白,诗圣杜埔那早就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了。
至于李世民吟出的那句话,正是《阿房宫赋》!
房俊也只是在那建筑群建造完毕的时候,心有所感念了几句,没想到竟然被李世民给知道了。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问题出在了谁身上。
“嘿嘿!王公公好记性,没想到俺随意之言竟然被王公公记住了!”
两人算是老熟人了,所以房俊毫不客气的打趣了一下王德。
而王德只是微笑不语,并没有回房俊的话。
倒是一旁的李世民,冷哼了一声道。
“哼~,你小子少在朕这里卖弄你的学识,诗词不错,但多把你的心思放在正地方上,奶奶的比朕还懂得享受!”
李世民的牢骚逗的房俊心中暗笑,之所以李世民会如此吃味,那是因为自己当初想要建个避暑山庄的时候被魏征一顿diss。
结果自然是没能建成,所以看到房俊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李世民有点吃醋了。
“陛下说的哪里话,臣的还不就是陛下的,等一有时间臣就带您去逛逛,您放心,到夏天的时候一定让您有个避暑的地方。”
这样的话,配合着房俊现在脸上那谄媚的笑容。
李世民仿佛看到了一个大奸臣站在了自己的眼前,他生气的站起身,直接又给了房俊一脚。
“你小子把朕当昏君了不成?”
娘嘞,真多余管你。
房俊揉了揉自己的屁股,心里暗自说了一句。
“是臣错了,以后臣多像郑国公学习,一定严格督促陛下的一言一行。”
这句话一出,差点把李世民的鼻子给气歪了。
“滚~”
过了良久,一声极大的滚声,从御书房中传了出来,吓得门外的太监差点没趴在地上。
不过他们等了良久,最后也没看到御书房中有人出来。
直到过了很久,他们才诧异的看着房俊笑嘻嘻的搀扶着李世民。
脸上的笑容别提多“猥琐”了,而李世民脸上的表情也没比房俊好多少。
因为房俊告诉李世民,那”阿房宫“中,可是有着不少温泉,到时候李世民负责带着自己的妃子去温泉中玩耍。
他来负责拖住郑国公,一定让李世民玩的开心。
就是这样的话,让原本还被气的不行的李世民又开心了起来。
玩不玩的无所谓,只要能反抗一下魏征老头,李世民就觉得开心。
这就好像一个被家长管的非常严的孩子,突然间叛逆一次就会非常爽。
王德看着这一幕,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房俊似乎总能抓住当今陛下的喜好。
只要房俊和李世民见面,李世民的情绪就总会跟着房俊变化。
而且王德神奇的发现,无论当时李世民是什么状态,最终总会变得开心起来。
即便被房俊气了一顿,但过后他依旧会开怀大笑,仿佛他的那些负面情绪总能在见到房俊后释放出去。
最终,两人在一起共进了午餐。
等到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市舶司的事情被正式的拿到了朝堂之上。
不过这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度,毕竟在整个计划之中,似乎最为重要的就是海船和贸易。
这在一群文臣武将看来,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毕竟在武将看来,战争依旧是以陆地为主,至于贸易,这在那些自视甚高的文臣看来不过是一种搞钱的手段而已。
他们这些人哪个还缺钱?
即便是魏征老头,那也是人家自己简朴,可不是真的搞不来钱。
所以这群人虽然知道房家很有钱,但真正嫉妒的并不多。
反而是房俊这官职,让不少人眼红不已。
毕竟如此年轻的实权四品官可并不多见,更何况他还有一个神机营那。
那里才是房俊真正的底气所在,不过大殿之中并非所有人都是这般想法。
除了房玄龄,魏征等知道详情的人之外,长孙无忌算是其中一个怀疑房俊真实目的的人。
至于另外一人,正是不久前归来的吴王李恪。
当然,如今的大殿之上,并非只有李恪一人。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愔,甚至是最小的晋王李治,加上那对房俊“虎视眈眈”的吴王李恪。
可以说除了被赐死的齐王李佑和那英年早逝次子李宽,其他皇子全都在大殿之上。
在这些皇子之中,太子李承乾可以说和房俊几乎穿一条裤子。
李泰如今失去了争宠之心,至于历史上的高宗李治,如今依旧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所以对于房俊的市舶司,只有吴王李恪和长孙无忌是一个想法。
他自己观察过房俊这一年来的行为,他发现房俊的很多事情看似像无意间完成。
可仔细推演却发现这些事情几乎都非常有深意,仿佛是一环扣着一环。
李恪在佩服的同时,已经深信房俊不可能做这样的无用功。
他创建市舶司肯定不可能只为了造几艘船,赚一些钱。
这其中更加深的东西,李恪没看透,但是他已经有了参与其中的想法。
这一刻,李恪和当初的李佑产生了相同的想法,那就是在房俊这里分一杯羹。
下朝之后,李恪直奔房俊的方向而来。
即便是太子李承乾在,他依旧走了过来。
“见过太子殿下!”
“三弟何必如此客气,孤已经和父皇建议,让你们在长安多留一段时间,想必杨漱妃也非常想念你和六弟!”
李承乾的话让李恪略微一愣,看着真诚的李承乾,李恪内心有那么一丝愧疚之感。
不过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他知道,大唐如果在李承乾手中,必定难以再像现在这般辉煌。
因为李承乾的性格太宽厚了,李恪认为这样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