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国军队两翼的部队启动以前,北地联军的军队已经完全踏平了公国的前军营地,正在向着公国军队中军大营前进。
这支部队的战旗上绘制着正是铁桦树的纹章,是属于铁桦树家族的嫡系部队,旗帜上红黑相间的条纹,也表明了这支部队的身份,正是铁桦树第二军团,军团长是柯尔特伯的亲弟弟海恩斯子爵。
海恩斯子爵骑在高大威猛的战马上,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眼前这片被战火肆虐过的一个小型营地。
尽管这个营地规模不大,但此时已沦为了人间炼狱:满地都是残肢断臂、鲜血四溅;破碎的旗帜和武器散落一地,仿佛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惨烈战斗。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让人作呕,海恩斯胯下的爱马也在不停的打着响鼻。
“该死,这个小队的禁卫军团士兵,作战意志为什么这么顽强,明明其他友军斗后退了,但这些家伙却依然能够咬牙死撑着继续与我们厮杀,他们怎么能坚持作战到最后一个人的!”
海恩斯子爵咬牙切齿地说道,为了攻破这个只有一个小队规模的营地,第二军团投入了一个大队的兵力。
为了追求速度,第二军团死伤惨重,付出了两倍以上的伤亡,眼下这片小小的战场上,那些倒地的尸体也是以铁桦树领的军服为主。
海恩斯此刻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在进攻前军营地以后,他发现了这里边的营地结构与之前,北地联军的间谍传回来的信息完全对不上。
整个公国的前军营地里多了好几处小型营地,结构大同小异,都是围墙套着围墙,围墙之间还挖了壕沟,壕沟底部还插着大量的削尖的木桩,一半以上的伤亡都是在攻破围墙上面。
第二军团的作战一开始还好说,禁卫军团的抵抗意志并不是很坚决,海恩斯的铁桦树第二军团突破了最外围的围墙以后,禁卫军团很快就主动后撤。
铁桦树第二军团也在海恩斯趁势发起追击,第二军团的军官都是铁桦树家族的老底子,从原来的铁山堡守备军团扩军来的,无论经验和战力,都不下于柯尔特伯直属的铁桦树第一军团以及亚历克斯执掌的先锋军团。
他们心里非常明白,如果能够抓住敌人撤退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果断地发动追击并紧紧咬住敌人不放,那么这无疑将成为给敌人造成最大杀伤力的绝佳契机。
面对眼前这些正在主动后撤的公国禁卫军团士兵们,他们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这样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呢?
但是当第二军团发起追击的时候,立刻就遇到了问题。
就是那些建立在前军营地内的小营地,一个个都如同堡垒一般,易守难攻坚固异常,而且这些堡垒型营地巧妙地分布在禁卫军团后撤的必经之路上。
这些堡垒里面驻守着为数不多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
他们手持强弓劲弩,严阵以待地守护着这座坚固的防线。
每个堡垒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巧妙而致命的犄角之势。
这种布局设计得极为精妙,一旦敌军进入射程范围,便会遭到来自多个方向的交叉火力攻击。
如果对这些堡垒置之不理,继续追击敌人,那么紧随其后的第二军团士兵将成为那些隐藏在堡垒中的弓箭手们绝佳的射击目标,毫无还手之力。
这不仅是因为需要追击那些正在撤退的禁卫军团士兵,更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攻击公国军队的中军大营。
因此,第二军团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摧毁这些坚固无比的堡垒。
然而让海恩斯始料未及的是,这些坚固堡垒内的守军们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顽强斗志和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
面对如此强大而坚决抵抗的敌人,即使是以铁桦树第二军团这样精锐且训练有素的部队来说,想要攻克其中任何一座由一小队士兵镇守的营地都绝非易事。
光是眼前这座刚刚被攻下的堡垒营地,第二军团都需要付出至少损失两至三支小队兵力的惨痛代价。
而且铁桦树第二军团进攻的速度也被拖慢了,此刻那些从公国前军营地撤退的禁卫军团部队,已经完全摆脱了追击。
“不对劲,这准备也太充分了,建设这样的堡垒营地,公国这边绝对没少使用人力物力,他们怎么做到这么快的,昨天他们才刚刚换防啊!”
海恩斯子爵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此刻战斗还没停止,他只能抛弃疑惑,继续命令部队前进。
很快大军就完全跨过了公国的前军营地,那些小型堡垒营地也被第二军团一扫而空,虽然不好对付,但是只要不计伤亡,攻克这些堡垒营地也算不得什么。
此时此刻,铁桦树第二军团正面对着公国的中军大营。站在高处眺望,海恩斯可以清晰地看到原本应该井然有序、戒备森严的中军大营,如今却已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中军大营已敞开大门,但由于人数众多且场面失控,禁卫军团的士兵们只能拼命往前挤去,纷纷试图抢先一步冲进营地里寻求庇护。
海恩斯正要下达进攻的指令,就在这时候,一名后方抵达战场的传令兵,向他宣布了柯尔特伯的命令。
海恩斯听完命令以后,失声大喊:“什么,要撤军?”
明明眼前就是公国的中军大营,铁桦树第二军团距离那里只有一步之遥,但是海恩斯明白大哥的行事风格,哪怕是亲兄弟一旦抗命,柯尔特伯也一样不会饶过他。
海恩斯看着近在咫尺的公国中军大营,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这道命令迅速传遍了整个军团,但却引起了许多军官们的强烈质疑和不满情绪,海恩斯子爵接手第二军团以来,一直不能得到这些骄兵悍将的认可。
所以发生这件事以后,这些身经百战的军官们径直奔向了海恩斯,想要当面质问他为何突然改变战略部署。
海恩斯凭借着自己作为军团长所拥有的威严与权势,他强行压制住了这些人的质疑,并坚定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然而,这场短暂的混乱让整个军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耽搁了不少宝贵的时间,导致后续部队无法及时跟进,从而令整个军团的后撤速度变得异常迟缓。
就在这时候,公国军队的两翼军阵开始变化,也被铁桦树第二军团的官兵注意到了。
公国军队的钳形攻势极为迅速,海恩斯发现左右两翼的公国军队已经完全超过了第二军团,即将完成合围。
虽然这时候亚历克斯率领本部的骑兵部队正在试图滞碍公国右翼的军队,但公国的骑兵部队也倾巢而出,和亚历克斯的部队纠缠在了一起,没能阻拦住公国的右翼部队。
而其他北地联军的军团早已经执行了柯尔特伯的撤退命令,已经与艾德慕子爵的部队汇合,此刻都即将脱离战场。
此刻铁桦树第二军团上下都明白了自己陷入了生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真的被包围,他们可就难以获得北地联军其他部队的支援了,搞不好就会全军覆没。
正当海恩斯在犹豫是否抛弃后续部队的时候,敌人的中军大营突然发生了变化。
只见一队骑兵突然冲了出来,海恩斯光看着领头骑兵手里举着的大旗就认出来了这支部队的身份。
正是公国禁卫军团的军团旗,海恩斯心说坏了,就在这时候,那队骑兵领头的骑士从身后抽出一支火箭,在火把上一晃,就搭上硬弓,向天上射去。
拉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
伴随着火箭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号角声与鼓声顿时响彻整片夜空。
公国的中军大营瞬间灯火通明,犹如一条吞尾巨蟒突然昂首活过来一般。
军官的指挥声,士卒的报到声,兵刃与甲叶子的摩擦声顿时响作一片,战马奔驰,刀枪出鞘,不到一刻钟,在海恩斯的眼皮底下,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就从公国中军大营里冲了出来。
海恩斯一看就知道坏了,“该死的,是禁卫军团的主力。”
这支军队正以极快的速度开始发起追击,不愧是生力军,速度非常快,根据海恩斯的估算,第二军团估计没等跨过前军营地就会被追上。
海恩斯此刻知道已经不是放不放弃后续部队的问题了,如果此刻他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搞不好整个铁桦树第二军团都得全军覆没。
很快第二军团的阵型便出现了变化,后方的部队开始停止了行军,直接就地在公国的前军营地废墟组成防御军阵,而已经跨过前军营地的部队则加快了行军速度。
海恩斯子爵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直接安排了部队垫后,力求保证第二军团的一部分能及时冲出包围圈,不至于全军覆没。
而垫后的部队由海恩斯这个军团长亲自指挥,因为之前的混乱,他的军团长的威望已经受到了很大影响,他也是十分自责,认为是自己的犹豫导致了军团陷入危机。
而且海恩斯子爵也明白,如果此刻他不能以身作则,这些垫后的部队搞不好会直接一哄而散,反而会让整个第二军团跟着一起遭殃。
就这样海恩斯亲自率领的第二军团一部留下垫后,抵挡追击的公国禁卫军团。
而海恩斯子爵深陷了公国军队的包围之中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北地联军的部队。
得知消息的亚历克斯,知道自己的三叔被包围以后,拼命想带着骑兵部队冲进包围圈,救出海恩斯子爵。
其他已经成功脱离战斗的北地联军的部队,也跟着回师进攻,但是公国军队在今晚的战斗中表现的异常坚韧,他们牢牢挡住了北地联军的部队。
亚历克斯连续发动了多次冲锋都没能冲破包围圈,最近的一次,亚历克斯已经能看到第二军团的军团旗了,但是最后还是功败垂成。
但亚历克斯一直没有放弃,最后还是柯尔特伯派人强行将险些脱力的亚历克斯带了回去。
就这样前军营地废墟里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喊杀声终于停歇,随着公国军队陆续撤回了中军大营。
北地联军的骑兵部队才得已深入前军营地的废墟内部,他们终于确认了战场情报。
铁桦树第二军团海恩斯军团长以下,被包围的三个联队全员战死,海恩斯子爵为了不被俘虏选择了自刎,但他的尸体还被公国军队戮尸,身体直接被剁碎了丢到到处都是。
北地联军的骑兵部队派出了大量人力,最后也没有找到海恩斯子爵的全尸,最后只能以残尸下葬。
得知了自己的亲弟弟死去消息的柯尔特伯,一夜之间头发变得花白,连整个人都老了几岁,也因为这个原因,也没人敢告诉柯尔特伯真相。
而知道真相的亚历克斯更是悲痛无比,险些昏厥过去,他冲着公国军队的营地暗暗发誓,绝不会放过博雷子爵和禁卫军团。
此战过后,双方再次精疲力尽,重新进入了休战状态。
北地联军虽然及时撤出了大部分部队,但是剩下的损失依旧让柯尔特伯痛彻心扉,精锐部队之一的铁桦树第二军团半残,自己的亲弟弟也战死了,此战北地联军累计损失兵力将近2w。
而公国那边也损失不小,禁卫军团诱敌的部队虽然是最弱的两个联队,但后续的包围战中,不论是围剿作战意志坚定的第二军团还是抵御北地联军的解围进攻,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累计损失也与北地联军相当。
双方都在宣称自己是胜利的一方,但是公国军队凭借海恩斯子爵的死亡,赢得了舆论战的胜利,本来因为南部地区失利而动摇的部队士气得到了稳固。
当这场战斗的战报送到已经返回东部地区的维克多的手中时,他才知道因为那份迟到的战报,导致内战双方再次爆发了一次激烈战斗。
维克多看完手里的战报,也只能评价了一句:“称得上一场不胜不败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