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礼部尚书,着重汇报了教育方面的进展。
在朝廷的大力推动下,各州府县学得以扩建修缮,蒙学数量增加。
尤其是鼓励女子读书的政策下,各地涌现出不少出色的才女,文风鼎盛。
同时,太医署在医疗方面也有所建树,组织编纂了一些实用的医书下发地方。
并在一些大城设立了官营的药局,惠及百姓。
刑部尚书则汇报了律法修订与执行情况。
新政中关于简化诉讼流程、严惩贪腐枉法的条款得到了有力执行。
民间积案清理颇有成效,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百姓赞誉颇多。
工部尚书禀报了水利工程的修缮与新建、官道驿路的维护拓宽等事宜,便利了交通与灌溉。
都表现出帝国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一位位大臣的汇报,勾勒出的是一幅国力稳步提升、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的繁荣画卷。
虽然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地方性的小问题或困难,但整体趋势积极向上,充满了活力。
杨过视这些情况做出日常处理和批奏。
杨过端坐于上,目光沉静,凝神细听。
对于大臣们的汇报,他时而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时而针对某个具体细节提出询问,问题往往一针见血,直指核心。
时而对某些取得的成绩给予简短的褒奖。
对于提出的困难和问题,他则当场做出指示,或要求相关部司协同解决,或直接给出处理意见。
其思维之敏捷,决策之果断,令殿内群臣无不心折。
他那沉稳的声音在殿中回荡,每一句话都决定着帝国某个方面的走向。
还有军事方面,对军队、武器的改革等等。
兵部尚书出列,声音洪亮地汇报了军事改革的进展。
包括在各主要边防军区推行新的操典,加强将士的训练强度与实战性。
淘汰老旧军械,逐步换装更加精良的制式武器,尤其是加强了神臂弩等远程兵器的配备。
在水师方面,新型战船的建造也已提上日程。
同时,他也汇报了边境地区的安稳情况,虽有零星摩擦,但大体平稳,军队士气高昂。
还有户部尚书汇报了上了半年来的财政税收收入国库等等,税收除了银两还有其他东西的。
随后,户部尚书手持厚厚的账册,出列详细奏报。
他先是总结了半年来因新政推行、商贸活跃带来的经济利好,然后开始汇报具体的税收入库情况:
“启奏陛下,自新政推行半年来,国库收入大增。
各项赋税,包括田赋、丁税、盐铁茶丝专营、市舶司关税、商税等,共计入库……”
他略微停顿,清晰报出一个惊人的数字:
“折合白银,一亿八千九百七十五万两有奇。”
这个数字报出,殿内隐隐响起一阵压抑的抽气声,显然连一些大臣都为此巨款感到震惊。
这几乎是往年同期收入的几倍有余!足见新政带来的经济活力。
户部尚书继续道:
“此外,税收除银两外,尚有各地缴纳的粮秣一千五百七十万石,绢帛一百八十五万匹。
以及部分地方特产如药材、皮货、珠宝等,均已登记造册,入库封存。”
杨过听完甚是满意,随后就这笔税收进行了一部分的安排事项,都是接下来的发展用途。
听到如此丰厚的财政收入,杨过那俊朗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这证明他推行的政策是正确且有效的。
他微微颔首,随即开始就这笔巨额收入的用途做出安排,他的声音平稳而充满权威:
“国库充盈,乃国之大幸。
然钱财乃流水,需用之有道。
孤意,从中拨出部分,用于以下事项:”
“其一,增拨五百万两,用于全国水利设施的修缮与新建,工部与地方需通力合作,务使农田得灌,水患得控,此乃民生之本。”
“其二,拨付三百万两,继续支持各地官学、蒙学建设,尤其是偏远州县,需确保学子有书可读,此乃百年大计。”
“其三,军械革新及边关城防加固,需银四百万两,兵部需拟定详细计划,务使我军武备始终保持精良。”
“其四,太医署及各地药局扩充,拨银一百五十万两,用于采购药材,培养医官,惠及百姓疾苦。”
“其五,预留部分资金,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灾荒或其他突发事宜,由户部统筹管理。”
随后他还让户部尚书联合其他部门一起尽快研究处下半年的的财政预算和计划。
杨过目光转向户部尚书,以及相关的工部、礼部、兵部等官员,下达了进一步的指令:
“今日所拨款项,仅为初步规划。
户部当立即牵头,联合工、礼、兵、刑等各部。
根据帝国未来半年之发展蓝图,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制定出下半年的详细财政预算和支出计划。”
他的语气变得更为严肃:
“预算需详实具体,每一项支出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预期成效,杜绝虚耗与贪腐。
例如,工部需列出具体要修缮哪些水利工程,预计耗费几何。
礼部需明确各地学堂建设数量、师资招募计划及所需款项。
兵部则需将军械更新、边关防务加固的每一项开支核算清楚。
此预算计划,需在一个月内呈报于孤。
帝国虽富,然亦需量入为出,精打细算。
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方能保江山永固,社稷长安。尔等可能做到?”
众臣领命。
听到杨过条理清晰、高瞻远瞩的安排以及严格的要求,以户部尚书为首的诸位相关大臣立刻出列,躬身齐声道:
“臣等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按期完成预算制定,确保国库用之有道,利国利民!”
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
大朝会持续了很久,大概一个半多时辰才结束。
这场关乎帝国方方面面的大朝会,涉及政务繁多。
从民生到军事,从经济到教育,杨过与群臣一一商议决策。
不知不觉间,持续了很久,大概一个半多时辰才结束。
窗外的日头已然升高,明亮的光线透过高大的殿门照射进来,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清晰的光斑。
文武百官行礼退朝之后,金銮殿上只剩下杨过和小龙女以及林朝英曼妙婀娜的身姿。
待所有政务处理完毕,杨过宣布退朝。
文武百官再次整齐划一地行礼山呼万岁,然后依序躬身退出大殿。
那沉重高大的殿门被缓缓合拢,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金銮殿上只剩下杨过和小龙女以及林朝英曼妙婀娜的身姿。
随着百官的离去,那极度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消散。
杨过一直挺直的背脊微微放松下来,他侧过头,看向身边陪伴了他整个朝会的两位女子。
小龙女依旧静坐,清冷的面容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
但那白皙如雪的脸庞在殿内光线下更显剔透,白衣下的身姿清瘦窈窕,如同冰雕玉琢。
林朝英则轻轻舒了口气,那绛紫色宫装将她丰盈矫健的身段衬托得雍容华贵。
她伸手揉了揉微微僵硬的脖颈,动作间尽显成熟女子的风韵。
她们二人那曼妙婀娜的身姿。
在这空旷无人、唯有皇权威仪残留的金銮殿上,显得格外醒目与动人。
仿佛两株盛开在权力之巅的绝世仙葩。
金銮殿龙椅上,杨过揽护着小龙女和林朝英曼妙婀娜的动人身姿,不让他们受寒冷。
随着沉重的殿门隔绝了外界,空旷的金銮殿内更显静谧。
那残留的庄严肃穆气息与此刻的私密温馨形成了奇异的交融。
高耸的穹顶下,唯有他们三人。
杨过并未立刻离开龙椅。
他伟岸的身躯依旧端坐,双臂却极其自然地伸展,揽护着身侧两位绝色女子那曼妙婀娜的动人身姿。
他的手掌温热,透过她们轻薄的宫装衣料,稳稳地传递着令人安心的温度。
细心地将她们与这大殿深处可能潜藏的一丝清冷寒气隔绝开来,不让他们受寒冷。
小龙女曼妙完美的身姿扶着杨过缓缓坐下。
许是久坐有些不适,又或是想要更靠近些。
小龙女那清冷如仙、曼妙完美的身姿微微一动。
她伸出纤纤玉手,轻轻扶着杨过的手臂。
借助他的力量,缓缓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更舒适地坐下,几乎完全倚靠在他的怀里。
她那不盈一握的纤细腰肢与流畅优美的背部线条在这一动一静间,更显其身躯的柔软与轻盈。
杨过双手立刻扶护着小龙女曼妙婀娜的完美腰肢,保护她不让她摔倒。
在她动作的瞬间,杨过的双手仿佛拥有自己的意识般,立刻做出了反应,精准而轻柔地扶护着她那曼妙婀娜的完美腰肢。
那腰肢纤细得惊人,却又充满了年轻生命的活力,在他的掌中仿佛一件易碎的珍宝。
他的动作既是温馨,更是一种下意识的保护,不让她因任何细微的不稳而摔倒。
那份呵护备至的温柔,与他方才在朝堂上执掌乾坤的威严判若两人。
杨过一边保护着小龙女曼妙纤细的腰肢,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和她们交流有说有笑。
就这样,在这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金銮殿御座之上,形成了一幅温馨而又和谐的画卷。